攻击行为的概念:攻击行为是任何对生物体有意的伤害行为,而且被伤害者会力图避免这种行为。攻击行为根据其目的性不同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如果行为者的主要目的是伤害对方就是敌意性攻击,例如孩子甲打了孩子乙,并且嘲笑乙。工具性攻击是通过伤害别人而达到其他目的。例如,一个男孩为抢玩具打了一个女孩。他的目的是抢玩具,打人只是手段,就是工具性攻击。

一般而言,1岁左右的婴儿就会显示比较明显的攻击意图。两个1岁的孩子可以为争夺玩具而争斗。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如果儿童没有学会以协商或者其他更友善的方式解决冲突,那么在更大的儿童身上就会表现更多攻击性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击行为发展研究显示,2—3岁的孩子会在玩伴妨碍或攻击自己的时候使用踢打等躯体行为进行反击。3—5岁时,身体攻击会下降,而语言攻击的频率上升了,孩子们更多使用嘲笑、说坏话、诽谤、起外号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攻击。学龄前的孩子的攻击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工具性攻击,其目的在于玩具、糖果等孩子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到童年中期,大多数孩子学会使用友善的方式解决大多数争端,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发生率都会有所下降。

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为什么有些孩子习惯攻击别人?

调查发现有两类高攻击性的儿童——主动攻击者和被动攻击者。主动攻击的儿童在攻击行为之后发现可以“赢得”利益:攻击行为可以控制其他儿童,其他儿童屈从于攻击,这让他们获得了自尊。表现力量是主动攻击者达成个人目的的工具性策略。被动攻击者通常对他人持有怀疑和警惕的态度,习惯于把别人看作好战的,认为自己应该对对方采取强制措施,所以他们常常表现出高水平的敌意和报复性攻击。

对攻击行为的研究显示导致儿童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

原因一:家庭教养方式。如果父母在教养中更倾向于体罚或者压制孩子的攻击行为和反抗行为,那么他们在采取这些压制措施的时候,同时也给孩子的攻击行为提供了榜样。也就是说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攻击行为。研究同时发现攻击行为多的孩子的父母也更倾向于采用攻击的方式解决冲突,他们也会在孩子受到同伴侵犯时鼓励他们的孩子以强制的方式作出反应。缺少父母监管的孩子往往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和不良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二:家庭氛围。研究发现高攻击的儿童通常生活在争吵不断的家庭氛围中,成员之间很少以亲切交谈的方式进行沟通。他们较少交流,即使交流也是以嘲笑、威胁或者其他激进的方式进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常常是一个家庭成员试图制止另一个成员对自己的挑衅。例如,孩子之间起了争执、相互打压、挑衅、激惹,而父母通常以强制的方式制止他们。在这些家庭中,教养者往往忽视亲社会行为,几乎只靠控制策略处理他们认为的不良行为,也只有这时父母关注孩子。对这些儿童来说,反抗成人是他们获得成人关注的方式。

高强制的教养方式教养的儿童往往最终会抵制惩罚,他们会通过反抗父母和重复受罚的行为来对父母进行反控制。相对而言,非控制型家庭的儿童会从其他家庭成员那里获得更多积极的关注而不必通过招惹他们得到关注。欺负同伴的孩子可能经常在家中观察到成人之间的冲突和攻击,学习到攻击行为可以使自己获利,他们会要求被欺负者让出资源或者屈服,有目的地折磨被欺负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做才能减弱以至于避免孩子出现攻击行为?

首先,要创建非攻击性的生活环境,避免暴力示范。家长和学校都要注意避免儿童过多参与攻击性的游戏,包括儿童群体间的游戏以及电子游戏。尽量避免进入可能发生冲突的游戏场所。家长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以强制控制的方式进行,避免冲突升级。家庭中应鼓励亲社会行为,从小培养孩子安全的依恋模式。

其次,找出并去除可能强化攻击行为的因素,强化孩子的自控能力。如果孩子的攻击行为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那么就不给他想要的“奖励”,让他明白攻击是没用的。例如冷处理,把踢打的孩子送进一个人的房间,让他冷静下来,直到他采取了正确的行为方式。对这些孩子来说,家长也要和他们讨论如何不使用攻击行为而得到关注,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社会技能,发展亲社会行为。

第三,教会孩子控制情绪。需要教会孩子识别并且控制自己的愤怒,以安全的方式表达愤怒,而不是只会使用攻击行为。教会孩子理解识别他人观点的方法,让他能够在模糊情境下识别安全的人际信息,减少敌意归因,以减少攻击行为。提供孩子可能的社交技能,让他学会用非暴力的人际技能处理问题解决冲突。

第四,学校、社会要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学校为孩子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第五,家庭教育:家长应做好表率,在家庭中营造一种文明礼貌的气氛,避免对孩子实行简单粗暴的教育,以免孩子模仿并通过攻击行为发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