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能源装备产值规模达到1850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光伏储能装备产值规模达到700亿元,同比超过30%。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能源装备已经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增长极。”6月11日,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在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SNEC)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当前,光伏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迭代期。当日,协鑫集团、天合光能、格力电器等多位头部知名企业家,针对如何破解行业“内卷”式竞争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纷纷发声。

上海新能源高地正在加速构建

“上海正在全面落实碳达峰的实施方案,到2030年光伏的装机容量力争要达到700万千瓦。”汤文侃指出,目前,上海已经出台了《新建居住建筑光伏高质量发展意见》,正在加快研究储能的整体发展方案,并且在临港已经率先推动了示范应用,进一步推动光伏和储能在上海的高质量发展。

汤文侃强调指出,当前,上海把能源装备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依托设备大规模更新,推动创新突破。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助力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紧抓能源的转型机遇,打造一流的产业集群。聚焦多种储能的应用场景,围绕机械储能、超级电容、热储能、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路线全方位布局,引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力争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能源装备产业的高地。

三是加强产业链上下联动,推动政企共同发力,充分把握风光驱动、风储联动、光储联动等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的机遇。

行业遭遇强“内卷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处在最好的时刻与最坏的时刻并存,在阵痛中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

行业正在经历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轮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光伏大变局时代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SNEC开幕式上表示。

然而,每一次市场的震荡,都孕育着重大的产业变革。去年以来,光伏产业在变化中持续重塑格局。材料与制造端,“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智改数转网联”的高端智慧制造替代常规制造,曾经百花齐放的技术路线,改为N型技术一统天下。

“唯有核心技术突破,才能带来产业上限拓展和‘内卷’生态改善,才是产业链突破‘内卷

的关键。”朱共山

朱共山倡议业界尊重知识产权,共建开放协作的生态链,协力共闯科技“无人区”。

破解“内卷式”竞争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光伏行业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了破解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

高纪凡建议,全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关键成果和重要无形资产。”高纪凡称。

此外,在谈及当下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时,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

只有通过竞争,不断地进行技术升级,才能把这个市场维护得更好。

审读:任明杰

编辑:亚文辉

校对:于红波

监制:张 楠

签发:孙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