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潮安区凤凰镇叫水坑村地处高山密林之中,这里千亩竹林郁郁葱葱,溪涧流水淙淙,构成一幅乡村生态画卷,游客纷至沓来。

绿化美化进村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化美化进村道路。
叫水坑村千亩竹林郁郁葱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叫水坑村千亩竹林郁郁葱葱。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叫水坑村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典型村培育工作,不断提振集体经济,提升乡村风貌,优化乡村社会治理格局,跑出典型村创建“加速度”。

叫水坑村有粤东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400多亩和毛竹林1500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叫水坑村有粤东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400多亩和毛竹林1500亩。

叫水坑村有粤东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400多亩和独具特色的毛竹林1500亩,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浮凤苏区的重要根据地,至今仍保留着潮澄饶革委会旧址、红军洞等多处红色遗址。

立足资源禀赋,叫水坑村统筹做好“红”“绿”两篇文章,发展特色茶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形成“茶叶种植+乡村旅游+红色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叫水坑村实施茶产业提升工程,投入280多万元修建22条茶园机耕路,总长超过10公里,为茶农管理茶园带来便利。该村还投资100万元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大大提高茶园灌溉效率,并投资50万元建设茶叶加工厂,打造叫水坑茶叶品牌。此外,叫水坑村组织致富能手牵头100多家农户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天池茶业合作建设产业园,规模种植茶叶200亩,并由天池茶业派遣专家开展茶叶技能培训,向村民传授先进种茶经验。近几年,叫水坑村茶产业发展迅速,全村现有梯田茶园600亩,年产茶叶约3万斤。“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叫水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泽程说,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茶叶销路持续扩展,茶产业逐步为叫水坑村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叫水坑村深居凤凰山腹地,地势险要,曾是潮澄饶红色根据地的活动中心。1934年10月,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在叫水坑村内峎公厅成立,并在麻竹涵山寮建立县委印刷所。当时,青年踊跃参军,妇女积极支前,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修缮一新的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旧址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缮一新的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旧址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为了留住和传承红色根脉,叫水坑村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修缮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旧址,布置革命历史和文化展馆,该旧址入选广东“南粤红绿径”特色线路。市民游客在这里聆听革命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旧址现已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叫水坑村安装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叫水坑村安装健身器材,为村民提供休闲健身好去处。

林泽程介绍,该村还投资200万元建设1200米环山碧桂路栈道,沿线连接竹林、“红军洞”、原始森林等特色旅游景点,打造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路线;建设茶文化主题公园,厚植茶文化底蕴,推进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此外,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动7家民宿规范化发展,打造茶文化馆4家,建设游客服务中心2个、停车场5个,进一步发展叫水坑村旅游经济。

叫水坑村建设环山栈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叫水坑村建设环山栈道。

清理卫生死角40处、垃圾杂物10吨,整治35户房前屋后乱堆乱建,完成“三清三拆”点位整改20处……去年来,叫水坑村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稳步推进整治房前屋后乱堆放、打造“四小园”绿化美化等工作。同步推进村庄绿化行动,种植金银合欢、桃花心木、大叶紫薇等树种约1000株对荒山进行补绿,覆盖面积约17亩。以“一路一广场”为抓手,对进村道和叫水坑工夫茶文化广场进行绿化美化,并发动党员群众聚焦“四旁”“五边”见缝插绿,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绿美乡村。

接下来,叫水坑村将依托红色革命文化和绿色生态环境两大旅游资源,合理规划特色旅游线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实现新的发展。(文/图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育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