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天峰

来源|财富独角兽

近日,上交所官网披露监管函显示,新华基金旗下两只资管产品此前持有金种子酒业5%以上的股份,在持股比例变动达到1%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因此对其予以监管警示。对于上交所的监管函,新华基金称,这是公司历史专户产品持有的金种子酒股票,在减持过程中,进行了集中披露,未满足相关规则要求。公司已督促业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01

新华基金被上交所监管警示

监管警示函显示,2019年4月4日至2022年9月15日,新华基金旗下两只资管产品“新华基金一金种子1号资产管理计划”和“新华基金一金种子2号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金种子酒5%以上的股份。2022年5月10日,金种子酒披露新华基金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截至2022年8月4日,金种子1号和金种子2号合计减持2%,新华基金在所持金种子酒股份每变动达到1%时未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迟至2022年8月11日才在减持进展公告中说明相关情況。

上交所指出,新华基金作为金种子酒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持股比例变动达到1%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的有关规定。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对新华基金予以监管警示。

笔者发现,除了上交所此次对新华基金予以的监管警示外,近年来新华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变动也是较为频繁。此前,栾超就因个人原因“清仓式”卸任全部在管产品的基金经理,不久后便离职。进入2024年基金经理赵强4月份也卸任了2只基金,赵强目前管理5只基金,但笔者发现,赵强旗下基金产品的业绩也是出现大幅亏损,而且旗下5只基金持股同质化问题尤其严重。

02

赵强旗下有基金近2年来亏45%

我们先看看赵强旗下基金的业绩,据天天基金网显示,赵强历任国金基金高级研究员、英大基金基金经理、中欧基金投资经理,2016年11月加入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监,目前累计任职8年又76天,目前管理规模17.75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63.2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截至6月5日)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赵强旗下管理着5只基金,但各周期的业绩都不理想。近6月来5只基金都出现亏损,亏损最大的是新华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C,其收益率分别-16.58%、-16.67%。近1年来5只基金也都出现亏损,其中新华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C亏损最大分别-29.04%、-29.20%。近2年来也有5只基金出现亏损,其中新华趋势领航混合亏损最大,其收益率-45.6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截至6月5日)

据天天基金网显示,新华趋势领航混合基金成立于2023年9月11日,该基金成立时间较早,自成立来收益率151.88%,目前规模2.33亿元。截至6月5日基金单位净值1.6251,今年来收益率-11.48%,近3月来收益率-10.10%,近6月来收益率-13.18%,近1年来收益率-26.95%,近2年来收益率-45.67%,近3年来收益率-43.06%,近5年来收益率16.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发现,尽管该基金自成立来收益率较高,但近年来业绩下降极快,而基金业绩下降,一般与买卖的股票有关,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45.00万股的海泰新光,2023年1季度持有34.56万股,2023年2季度持有54.15万股,2023年3季度持有41.50万股,2023年4季度持有35.85万股。2024年1季度持有35.41万股。然而,笔者发现,2022年4季度海泰新光的股票价格正好在高位,后来的几个季度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在2022年10月10日-2024年6月6日股票价格下跌了64.54%。

既然一直在持有,那咱们就不得不去看看海泰新光的业绩,海泰新光4月24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18亿元,同比减少20.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844万元,同比减少20.68%;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同比减少20%。今年1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下降。

除了一季报的业绩,海泰新光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称,2023年营业收入约4.71亿元,同比减少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6亿元,同比减少20.19%;基本每股收益1.2元,同比减少20%。从业绩表现来看,业绩都出现下降,这对股票价格可能更为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还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7.00万股的德业股份,2023年1季度持有8.42万股,2023年2季度持有15.58万股(这期间股票价格暴跌),2023年3季度持有17.87万股,2023年4季度持有16.56万股。2024年1季度持有14.86万股,然而,该基金从2022年10月10日-2024年6月6日德业股份股票价格下跌了83.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3年2季度持有22.48万股的澳华内镜,2023年3季度持有25.00万股,2023年4季度持有21.60万股,2024年1季度持有21.58万股。然而,在该基金整个持股期间,澳华内镜股票价格波动还是比较大的,从2023年4月1日-2024年6月6日股票价格下跌了22.08%。

从4月9日晚间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营业收入约6.78亿元,同比增加52.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785万元,同比增加167.04%;基本每股收益0.43元,同比增加168.75%。2023年业绩持续增加,业绩表现不错。不过,澳华内镜4月29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公告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69亿元,同比增加34.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76万元,同比减少83.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还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15.00万股的英杰电气,2023年1季度持有18.31万股,2023年2季度持有21.09万股,到了2023年3季度已经没了持仓。笔者发现,该基金在持有期间,在2022年4季度股票价格已经出现下跌,到了2023年1、2季度时英杰电气的股票价格有所上升,但从2023年1季度股价出现止跌反弹,在2季度快结束时,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可能是2023年3季度股价下跌幅度过大,该基金就选择平仓。

从2022年10月8日-2023年9月28日股票价格下跌了46.56%。到了2023年4季度该基金又买进19.12万股的英杰电气,2024年1季度加仓至23.91万股,然而,英杰电气股票价格还是出现下跌,在2023年10月8日-2024年6月6日股票价格下跌了2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还发现,该基金在2023年4季度持有9.14万股的万兴科技,2024年1季度还持有12.08万股,然而,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3年10月8日-2024年6月5日万兴科技股票价格下跌了46.75%。基金业绩亏损,也导致规模出现下降,截至2024年3月31日,新华趋势领航混合,期末净资产2.33亿元,比上期减少4.53%。

03

赵强曾踩雷国联股份?基金经理剑走偏锋

赵强旗下基金相互抄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截至6月4日)

笔者发现,赵强旗下还有一只基金的业绩不理想-新华安享多裕定开混合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9月13日,目前规模1.14亿元。不过,该基金的净值公布日期目前只停留在了5月31日,基金单位净值0.8230。自基金成立来收益率-17.70%,今年来收益率-11.19%,近6月来收益率-14.40%,近1年来收益率-28.95%,近2年来收益率-38.93%,近3年来收益率-40.71%,近5年来收益率-23.4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截至6月5日)

基金业绩下降,那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我们先回顾一下该基金离任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据天天基金网显示,新华安享多裕定开混合基金成立之初由崔建波管理,其收益都是正向收益。刘彬接任后,该基金还有11.96%的涨幅,但后来赵强接任后,业绩就出现变化,赵强和于航管理的1年又177天,任职回报-38.06%,这其中谁的业绩好,谁的业绩差,自然一目了然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截至6月5日)

基金业绩亏损,基民自然会抱怨,2023年曾有基民表示,基金管理人在干嘛,哪来的勇气,全部买成了股票87%的仓位,不要拿着投资人的血汗钱给自己赌博行吗,说好的80%债券,稳定收益哪去了,今年债券市场涨这么好,偏偏买这么多股市,跌成狗。

有基民跟帖表示,太不负责任了,说好的风格,说变就变,投资人的钱都不是钱了吗。还有基民表示,我们要维权!甚至还有基民表示,被关小黑屋,让基金经理蹂躏了一年,亏了差不多40%,应该查查有没内幕交易。有时候笔者看到贴吧中基民的抱怨,也是经不住些许悲凉。

基民买基金不就想通过专业人士来帮助理财,图个稳定的同时,能赚点小钱,但没成想有些基金的亏损幅度如此之大,有时候甚至连投资的本金也会受损,更别提收益了,而且从个股买卖点可以看出,一些基金产品真的是在股价最高的时候买进,然后就是持续性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发现,该基金在2023年2季度曾持有34.80万股的国联股份,2023年3季度持有32.07万股,2023年4季度持有17.60万股,到了2024年1季度预计是经不住连续下跌的打击,最终平掉了仓位。我们再看看国联股份的股票价格走势,简直就是一路下跌,在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国联股份股票价格居然下跌了73%。

其实,近年来围绕着国联股份的舆情一直不绝于耳,可以看到,从2019年下半年到去年年底,国联股份的股价上涨超10倍,但一只十倍牛股的股价是怎么突然变得跌跌不休了。据悉,曾有媒体直指国联股份造假的文章,该文章指出,国联股份通过“隐性”融资性贸易网持续做大自身业务规模的模式。

在互动平台上,国联股份表示,媒体所质疑的事项均不符合事实,公司正在积极回复问询函。在对问询函的回复中,国联股份也坚称,“媒体报道所述融资性贸易、人均创收异常、募集资金使用等事项不属实,前期相关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公司与亿兆华盛、东岳飞达不存在融资性贸易情形,公司其他业务不存在融资 性贸易情形”。

然而,在2023年8月的一则《关于对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经查明,2023年1月11日,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265,000万元至 7,340,000万元,同比增长95.14% 至97.15%;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 简称归母净利润)为112,000万元至113,500万元,同比增长93.63% 至96.23%。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网上商品交易收入增长所致,2023 年4月27日,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更正公告和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实际实现营业收入为 4,026,897 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2,579万元。业绩预告更正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在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时,尚未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

随着年度审计工作的深入,经与注册会计师沟通,公司对部分营业收入进行了净额法调整,该调整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偏差及更正情况。综上,公司年度业绩是投资者关注的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股1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理应根据会计准则对当期业绩及收入确认等情况进行客观、谨慎的估计,确保预告业绩的准确性。

公司业绩预告不准确,营业收入的差异幅度为44.57%,绝对差异金额高达323.81 亿元,影响了投资者的合理预期,且迟至 2023 年 4 月27日才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2.1.1条、第2.1.4 条、第2.1.5条、第5.1.4条、第5.1.5条、第5.1.10条等有关规 定。时任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召集人李玉华作为公司财务会计事 项的主要督导人员,未能勤勉尽责,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 4.3.1条、 第4.3.5条、第4.3.8条、第5.1.10条等有关规定。针对上述违规 事项以及公司其他违规行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对公司及主要责任人作出纪律处分决定。

经过监管查证,上述事件的争议部分逐步尘埃落定,再回到本文的写作,作为基金经理难道不具备相应的风控意识吗?除了新华安享多裕定开混合基金持有国联股份外,笔者随机挑选赵强旗下基金,翻看了新华趋势领航混合基金持仓发现,该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25.00万股,2023年1季度持有25.34万股,2023年2季度加仓至44.95万股,2023年3季度没了持仓,估计是被通报后平仓了。

然而,这期间在2022年10月10日-2023年9月28日国联股份下跌了70%。到了2023年4季度又买入了25.44万股,到了2024年1季度又没了持仓,这期间又跌了50%左右。难道基金经理在做交易策略时不进行尽职调研吗?

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在《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指出,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督促行业机构强化服务理念,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切实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维护好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任与信心。

考察一家基金公司赚钱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还是主动权益产品业绩,而主动权益产品中,头部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又决定着该公司当下和未来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及潜在规模。从这个维度看的话,新华基金旗下一些基金的业绩并不理想,笔者发现,赵强旗下有数只基金的持股居然是一致,基金持股一致,自然业绩也会出现大幅回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网 截至6月5日)

笔者在翻看赵强旗下基金持仓,总感觉这些 基金的持仓都有相似之处。我们以2024年1季度为例,5只基金都持有海泰新光、微电生理、德业股份、寒武纪、澳华内镜、禾迈股份、英杰电气、源杰科技、万兴科技,这等于就是5只基金中有9只股票是一致的,这到底是基金经理懒于调研,还是另有所图?

事实上,押注赛道或行业的基金,更多是建立在投资者对投资风险收益比缺乏必要认知的基础上。这些投资者往往被高收益预期所蛊惑,而忽略了所要承担的风险。从押注赛道或行业的基金业绩表现看,并没有让投资者获得可观的收益,更多的是在追涨杀跌中亏损惨重,但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从中获得了可观回报。

持股同质化有可能放大市场波动,基金的同质化极有可能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市场能不能逐步降低其波动性,基金的同质化对于降低波动性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笔者发现,如果买的时候大家都在买,卖的时候一起卖,而看到基金有很多的名字,但是实际上基本投资风格和投资特点都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最终也只是是千人一面。

监管层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和鼓励分散投资,降低基金对单一上市公司的持股集中度,降低基金对单一行业的持股集中度。不过如何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让机构、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依然是需要长期引导和监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