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贺永魁)“这个闹钟提醒非常有用!不然一忙起来我们都有可能忘了自己入党时间和参加组织生活的次数等。”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浩门镇康乐路社区第二党支部党员马海忠最近参加组织生活,看到墙上的“党员闹钟”时情不自禁地感慨到。

和马海忠一样,同时能看到提醒信息的除了同支部的党员外,还有支部委员和党务工作者。这样一来,不但党员们给自己一个提醒,党总支也避免了因工作繁忙、党员基数大导致这些共工作被遗漏。而这,得益于康乐路社区党总支根据社区党员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依托自身实际探索制定的“党员闹钟”。与之前相比,“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的参与率和主动性明显得到了提高,这一举措也得到了党员们的点赞。

门源县浩门镇康乐路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54人。为进一步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该党总支根据年度党建工作重点和党支部划分管理情况,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统一制定“党员闹钟”,其内容涵盖党员入党介绍人、党龄、每月应缴党费、参加组织生活次数、政治生日等11项,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动社区中心工作发展的优势。

“为了让‘党员闹钟’充分发挥功能和效用,下设的3个党支部还根据‘小闹钟’内容对表提醒督促,使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逐步向规范化发展。”康乐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冶秀花说道。

“党员闹钟”是该社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双提一优”,强化党员管理,加强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创新举措。今年,依托村(社区)“十有”工程,康乐路社区按照“立足实际、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全面提升”的思路,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结合基层党建“双提一优”专项行动,合理布局,全面推进社区组织阵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功能室、幸福食堂、爱心超市、文化广场等功能场地为党员群众提供了优质党务服务、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成为了基层党员理论学习的“加油站”,党群谈心议事的“连心桥”,基层组织活动的“主阵地”。

此外,康乐路社区党总支以“党建引领、两呼两应、三单服务、六邻模式”为服务机制,打造了“你言传我就办”社区治理品牌,力争做到服务群众无缝隙、无空白、无盲点,切实增强服务居民的工作实效。今年来共调解矛盾纠纷7起,调解率达100%。

“‘党员闹钟’不仅是在纪律上的提醒、思想上的提升,更是行动上的提质,也让康乐路社区3个党支部和党员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做到‘闻钟而醒’‘闻钟而起’‘闻钟而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浩门镇党委副书记吉军甲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