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因素介导的全身性出血性毛细小血管炎症,主要影响皮肤、关节、肾脏和胃肠道。在过敏性紫癜的病程中,急性期往往是引发肾损伤的高发期。那么,为何急性期的过敏性紫癜病人更容易出现肾损伤呢?今天,我们请来专家,为大家揭秘其中的病理机制,并提供防治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病理机制解析

1.免疫复合物沉积

在过敏性紫癜的急性期,机体产生大量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在血液循环中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使得红细胞、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渗出,进而引发肾损伤。

2.炎症介质释放

急性期的过敏性紫癜病人体内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炎症介质不仅直接损伤肾小球,还可以促进免疫反应,加剧肾脏炎症和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肾损伤的临床表现

急性期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损伤主要表现为:

血尿:尿液中出现血液,肉眼可见或仅在显微镜下发现。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严重时可出现泡沫尿。

水肿: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明显。

高血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三. 防治要点

1.合理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在治疗期间,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高盐、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2.积极调理,增强身体抵抗力

通过适度的运动和休息,帮助孩子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康复。同时,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免疫系统的调节和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尿常规、肾功能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度过治疗期间的难关。

【温馨提示】急性期的过敏性紫癜容易导致肾损伤,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和炎症介质释放引起的。为了预防和治疗肾损伤,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合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调理,大多数患者可以避免或减轻肾损伤,早日康复。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