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父爱如海,深沉而宽广,父爱虽平淡,却无处不蕴含在平静的生活中,于无声中感动你我。父亲节即将到来,走进邹城博物馆,用文物打开尘封的岁月,看三千多年前的父亲是如何表达对女儿的爱。

西周鲁伯驷父窃曲纹铜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西周鲁伯驷父铜盘,1965年邹城市栖驾峪村出土。此件通高13厘米,口径34厘米,深4厘米,底径28.5厘米。敞口窄沿,浅腹,腹外附双耳,圈足低而外侈,腹部饰窃曲纹,圈足饰斜角雷纹,耳部饰重环纹。

媵器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特别流行。当时,诸侯和大夫们为了维护彼此的政治地位和利益,或者小国为了求得大国的庇护,往往通过联姻来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一定的政治集团。

铜盘内底部正中镌有铭文三行十五字:“伯驷父作姬沦媵盘子子孙孙永宝用。”从铭文内容看,该盘应属媵器,也就是陪嫁品,是鲁伯驷父为其女儿沦姬出嫁时的陪嫁之物。

西周鲁宰驷父兽面纹铜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西周鲁宰驷父铜鬲,1965年邹城市栖驾峪村出土。该器物通高11.2厘米,口径11.2厘米。器体质厚,古朴秀丽,宽平沿略向外折,束颈圆肩,腹部略鼓,宽裆平底,足呈兽蹄形。

鲁宰驷父铜鬲及其铭文是了解鲁国历史的重要实物,也是研究和探讨西周时期鲁国的礼制、社会习俗、青铜铸造工艺以及疆域问题的珍贵资料。

腹部饰变形兽面纹,沿上镌有十五字铭文:“鲁宰驷父乍姬□媵鬲其万年永宝用”。从铭文内容上看,可知此铜鬲应属媵器,即陪嫁之物。该鬲是当时鲁国姬姓贵族宰驷父为其女儿出嫁时的陪嫁用品,让她世世代代永远享用。

春秋弗敏父饕餮纹铜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鼎,作为古代最常见、最主要的器具之一,自夏商周到秦汉时期延续两千余年。鼎是用以烹煮肉食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与现代的锅有着相似的功能。但在商周时期,鼎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烹饪工具,更是别上下、明贵贱的礼器。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数目的鼎,以此彰显其社会地位和尊贵程度。青铜鼎作为礼器在古代也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

这件弗敏父饕餮纹铜鼎,1972年出土于邹城市峄山镇下山庄斗鸡台遗址,是春秋时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鼎通高26厘米,口径25厘米,重5千克。口微敛,双直耳,腹略鼓,兽蹄足,造型古朴。鼎腹部纹饰分上下两层,上饰象形纹,下饰兽面纹和窃曲纹。线条流畅而清晰,铸造工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更为珍贵的是,鼎内刻有三行铭文共十七字:“弗敏父作孟姒□媵鼎,其眉寿万年永宝用”。这段铭文揭示了铜鼎的来历和寓意,它是费国敏父为女儿孟姒陪嫁用的宝鼎,寓意着长寿万年,子孙永享。

无论是“子子孙孙永宝用”

还是“万年永宝用”

都包含了一位父亲

对远嫁异国女儿的殷殷期盼

希望女儿婚姻幸福

后世子孙万代绵延

尽管已时隔3000多年

仍能让现在的我们唏嘘不已

父爱如山

来源:邹城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