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金庸设家宴款待聂卫平。保姆上了15只大闸蟹,聂卫平狼吞虎咽吃了13只。聂卫平走后,金庸脸色一变,立马开除了保姆。

在 1983 年,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中,一段独特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那一年,文学大师金庸决定设一场宴席,以最高规格款待他极为尊敬的聂卫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金庸的用心与对聂卫平的重视。

因为今天不仅是一场普通的宴席,在之前,对于围棋就十分喜爱的金庸,早年就对聂卫平的大名如雷贯耳,甚至在这之后,更是对他投去了关注,也由此萌生了想要拜聂卫平为师的想法,

当那特别的日子来临,阳光柔和地洒在庭院里,金庸亲自站在门口,脸上满是期盼与欣喜。

他紧紧地望向远方,等待着聂卫平的身影出现。终于,聂卫平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他那气宇轩昂的身姿与不凡的气度,让整个场面都显得格外庄重。

当金庸引聂卫平进屋后,二话不说就要行拜师礼,金庸可是比他大接近两轮的,聂卫平快步走到他身边,一把将金庸扶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聂卫平提前知道金庸的想法,可他没当回事,以为就是个客套话,谁曾想金庸如此认真。

在聂卫平的苦苦推脱下,金庸最终只是通过鞠躬,当做拜师的礼节了,随后,便请他刚认的师傅上座开席。

众人依次入座,家宴正式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桌上是金庸特地为聂卫平准备的佳肴,但是还有一道菜是金庸特别的心意,为了招待好聂卫平,这其中金庸曾专门打听过聂卫平的喜好。

所以,他专门购置了肥美的大闸蟹,希望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与热情。

聂卫平见到这些大闸蟹,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他没有丝毫的矜持,旁若无人的开始拆蟹,那时的他不像一位围棋大师,更像一位面前摆满了美食的儿童。

他旁若无人地尽情品尝着大闸蟹的鲜美,那满足的模样,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和眼前的美食。

不一会儿的功夫,13 只大闸蟹就已经进入了他的腹中,只留下了些许残壳。

这一场宴会宾主尽欢,双方推杯换盏,好不快活,可天色越来越晚,宴会终究还是散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卫平离开后,金庸将一位保姆叫来并当场辞退。

为什么金庸会那么生气呢?因为金庸发现,保姆似乎对聂卫平那毫不做作的吃相,她的神态中都隐隐透露出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

尽管保姆表面上在尽心尽力地服务,但金庸还是从她的眼神和细微的举动中捕捉到了一丝对聂卫平的轻视。

金庸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愤怒。他向来极为重视礼数和对他人的尊重。

尤其是对自己如此敬重的聂卫平,他绝不允许身边人有这样的不当行为。在金庸的价值观中,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无论其身份地位、行为举止如何。

而聂卫平,不仅是他的贵宾,更是他在围棋领域极为钦佩的大师,现在更是他的老师,他理应得到尊重。

金庸当即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他毫不犹豫地对保姆说道:“你走吧,我这里不再需要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姆顿时惊愕不已,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的那点小心思竟然会被金庸察觉,更没想到金庸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就开除她。

她试图求情,解释自己只是一时的糊涂,并不是有意不尊重客人。但金庸心意已决。

他严肃地说道:“你的行为已经伤害了我对客人的尊重,这是不可原谅的。”保姆无奈,只能收拾东西,带着满心的懊悔离开了金庸的府邸。

金庸对围棋一直十分喜爱,而聂卫平的棋艺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金庸对聂卫平的棋艺钦佩至极,曾诚心诚意地拜聂卫平为师,虚心学习围棋之道。他们的关系既是朋友,又是师徒,这份情谊深厚而独特。后来《天龙八部》中著名的玲珑棋局,便有聂卫平在后指导。

此后,金庸在挑选保姆时更加谨慎,他要确保每一个进入府邸的人都能真正理解并践行尊重他人的理念。

他明白,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氛围。而他与聂卫平的情谊,也在后面的相处中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后来金庸离开了人世,聂卫平非常的伤心,提笔写到“金庸是我一生的朋友,愿彼岸仍有黑白缘分,闲敲棋子,快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