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三位法官老师的分享和答疑,我对法学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的要点和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在这个专业领域不断前行的决心,作为一名转专业生,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学有所成。”南通大学法学院董同学说。

6月1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南通大学法学院举行。南通中院行政庭副庭长鲍蕊、执行局员额法官范加庆、民一庭法官助理刘婷与法学院师生同聚一堂,共话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南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晓燕、院长助理、副教授王菁出席活动。南通大学法学院在校师生、南通中院研究室部分干警共计30余人参加座谈。

经验分享环节,三位法官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围绕法学专业学习、能力培养、职业选择与发展等方面作经验分享。

鲍蕊

夯实专业基础非常重要,法学是实践之学,扎实的基础不仅来自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来自生活和经验,在学习中要善于向生活实践“取道”,把法律规范应用于生活中的事实,从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据。更为重要的是,不论在平时学习时思考问题,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都要始终将公正与良善作为终极目标,孜孜以求,作出无愧于良知的价值判断与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加庆

法学本质上是规范之学,在学习时要竭力避免脱离规范看理论,要原原本本地学习法律规范,细致了解掌握具体条文规定;理论学习也要结合实践,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边学习边思考,这样的学习将更加有效;学习还要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切忌“只知一部而不解全貌”,否则分析和思考问题将带有片面性,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婷

从象牙塔步入社会,我们面对的更多的是一种运转模式、体制机制、评价系统的变化,需要我们弄懂如何定位自己、了解职业、认识社会等系列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只要俯下身子、耐住性子、沉下心思,时常用真善美雕琢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届时回首,到处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动交流环节,三位法官针对同学们的现场提问一一作答,帮助同学们摆正心态、消除顾虑、解决疑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法治人才的培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也是人民法院等司法实务部门的职责。

下一步,南通法院将继续加强与高校的协同合作,通过提供实习岗位、开放日参观、组织观摩庭审等多种形式,强化人才培育交流,推动理论实践实现融合发展。

来源:市中院研究室

编辑:周莉莉

审核:顾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