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孙星先生的《工业文化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年出版),深感这是一部深入探讨工业文 化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的学术著作。作者通过对工业文化的系统性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 视角来理解工业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工业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征,还对工业文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刻的预测和探讨。在我看来,该著有如下两大创新之处。

首先是理论创新。《工业文化导论》对工业文化的定义和范畴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他认为工业文 化是研究人类在工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社会中,文化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规律,它涵盖了与工业生产 相关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这一定义为我们理解工业文化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工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于上述理论阐释,《工业文化导论》对工业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如“工业创造现 代文明”“技术发展与文化演变”“工业文化基本概念”“工业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与“工业文化的传播与 变迁”等章节,系统论述了从工业革命的兴起,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再到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的工 业文化的生产与变迁规律,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分析,展示了工业文化如何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不断演变。这一历史脉络的梳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工业文化的过去和现状,也为我们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探讨工业文化的核心特征时,作者深入分析了效率优先、标准化、专业化、大规模生产等特 征,并指出这些特征不仅深刻影响了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 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分析揭示了工业文化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深刻影响,为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其次是战略创新。《工业文化导论》对工业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演变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作者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工业文化正在经历着新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使得工业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范围更加广泛。作者具有战略站位的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工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也为我们思考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发展、创新工业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该著尤其出彩在于,书后附有“英国铁桥峡谷工业遗产”“法国巴黎航展”“德国红点设计奖”“美 国硅谷的创新文化”“日本匠人文化”与“中国的工业精神与班组文化”等人类工业文化的结晶的研究, 以多案例呈现的方式系统展示并阐释了人类优秀工业文化的经验与共性。此外,《工业文化导论》还强调了工业文化对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在作者看来,工业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对于当前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具有特别的意义。

总体来说,《工业文化导论》是一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导,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 运共同体当中的重要工业文化现象为切入点、以系统阐释工业文化软实力为研究目标的代表性著述。 作者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研究工业文化的重要参考书。 该著不仅对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理解我们所生活的工业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工业文化框架的同时,还为我们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发展和创新工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