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数月的股价大幅下跌之后,随着《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的立法路径出现新的不确定性,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等国内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公司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根据BioSpace的报道,当地时间本周二,美国众议院规则委员会将《生物安全法案》排除在了《2025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最终修正案名单之外。在提交的近 1400 项修正案中,众议院规则委员会通过了 350 项修正案,众议院议员将对这些修正案进行讨论和投票,以确定最终纳入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DAA)的项目。《国防授权法案》是一项两院协议,其规定了美国国防部的预算和支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Committee On Rules Report With Embedded Amendments)

众议员俄亥俄州共和党 Brad Wenstrup 和伊利诺伊州民主党 Raja Krishnamoorthi 以及其他来自不同党派的众议院议员提出将《生物安全法案》纳入《国防授权法案》(NDAA)的提案。不过,在众议院规则委员会会议上,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议员均未支持将这一法案纳入 NDAA 修正案名单进行表决。

消息发布后,此前受法案波及的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等公司的股价也随之回暖,药明生物港股上涨 14%,周三达到了 12.84 港元/股;药明康德 A 股上涨 7%,达到 45.68 元/股。

多家公司进入名单,可能会影响美国CXO供应链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4 年 1 月,美国众议员 Reps. Krishnamoorthi 和 Mike Gallagher 首次提出了《生物安全法案》,这对于中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消息。

根据官方的描述,该法案的目的是确保所谓涉及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国对手生物技术公司无法获得美国纳税人的资金。一旦颁布,该法案将限制联邦资助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使用外国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的设备或服务等。

根据官方的描述,该法案的立法范围可能非常广泛,既禁止美国政府与“相关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也禁止与联邦政府签订合同或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公司与这些相关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合同。一旦实施,一系列美国公司可能被迫选择放弃与相关生物技术公司的关系或放弃与联邦政府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selectcommitteeontheccp)

这一法案最初特别点名了几家中国的相关生物技术公司,华大基因(BGI)、华大智造(MGI)以及华大智造的子公司 Complete Genomics、药明康德。受此法案影响,药明康德的股票于 1 月 26 日、1 月 29 日以及 2 月 2 日跌停。

当时,业内普遍认为这一法案虽然正在审议中,但是鉴于两党对该法案的大力支持以及所谓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很有可能在 2024 年以某种形式成为法律。此后,民主党和共和党也确实大力持续推进该法案。今年 3 月初,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举行了提案听证会,美国参议院版本的《生物安全法案》(S.3558)在大会上以 11:1 的票数通过。消息发布后,药明康德的股票再度跌停。

4 月份的时候,美国立法者表示将更多中国生物技术和医疗科技公司列入所谓“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公司名单”中,并试图阻止这些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

时间到了 5 月 15 日,美国众议院监督和问责委员会以 40:1 的票数通过向众议院报告一项编号为 H.R.8333 的修订版立法草案,这也让《生物安全法案》距离成为法律又近了一步。其中包括一项祖父条款,明确规定允许美国与法案中提到的中国公司签订的现有合同可以保留至 2032 年 1 月 1 日,给予双方为期 8 年的过渡期,在谈判选择年这些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可免于国家安全审查。与此同时,最新版本的法案也将药明生物添加到了“相关生物技术公司名单”中。

这一决定主要考虑到了现有的行业发展状况,如果《生物安全法案》成为法律,它将对该行业产生广泛影响。此前,行业组织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发布了一项调查,强调美国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对中国合同药品开发商和制造商的严重依赖,并警告不要过早断绝关系。调查发现,在 124 家美国公司中,79% 至少与一家中国本土或中国独资制造商签订了一份合同或产品协议。

早在 4 月,默沙东、Iovance Biotherapeutics 和 Kyverna Therapeutics 等生物制药公司也详细说明了该法案将会如何影响他们的项目。

有外媒称,这一法案的提议会彻底重塑美国 CXO 供应链,甚至可能会破坏药物研发和美国患者的药品供应,数百万患者依赖中国的合同开发和制造组织。被针对的两家主要 CRO/CDMO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是行业难以取代的主要参与者,而被迫寻找新目标的风险将迫使药物开发商必须不断面临并适应持续变化的形势。“美国的生物制药公司享受这些中国公司提供的成本和速度,以及其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如果《生物安全法案》成为法律,中国 CXO 的竞争对手或者替代者能否在同一规模上与之相媲美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政策也会对投资策略产生影响,相关投资者可能会撤出中国公司,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

未纳入NDAA,《生物安全法案》立法可能已经落空

危机中可能也存在转机。

每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决定国防部的预算和支出,有业内人士预计这次的最终修正案名单可能会包括《生物安全法案》。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在本周二的众议院规则委员会会议上,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并未将《生物安全法案》的修正案纳入 NDAA 表决。

有消息称,这表明,该法案是否立法还存在变数,市场普遍将这一信号解读为:《生物安全法案》立法已经落空。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提案依然保持“提交”状态,不仅没有通过纳入NDAA 的第一步,而且是直接被忽视了,该项立法可能已经技术性流产。

全球投资研究及分析平台 SmartKarma 的一名分析师 Criss Wang 指出,该法案被纳入年度《国防授权法案》遇到阻碍,总统大选后需要新的立法程序,而发起人 Brad Wenstrup 即将退休,《生物安全法案》成为正式法律的可能性正在降低。不过,由于美国将与盟友重组供应链,加之高利率,业绩逆转需要时间。

在 Criss Wang 指出该法案纳入《国防授权法案》的“障碍”之后,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的股价随之上涨,药明康德 A 股涨超 7%,药明生物港股涨超 14%,药明合联港股涨近 12%,药明康德港股涨约 8%。其他同行康龙化成、凯莱英、泰格医药等的股票亦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pixabay)

这些信号引发了市场对于该法案在美国能否成为正式法律的猜测,对国内的 CXO 而言极有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药明康德管理层方面对此回应称,公司了解到,关于将《生物安全法案》加入《2025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修正案未能获得众议院规则委员会的批准,因此《生物安全法案》目前不会进入众议院的《2025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立法议程,其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公司将继续密切观察相关的立法进展。

不过也有一些专家提醒到,该法案还是有可能克服现有障碍的。投资银行 TD Cowen 的分析师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团队仍然相信该法案“将会颁布”,该法案可能会在众议院单独提出,或附在参议院即将出台的《国防授权法案》中。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产业最新讯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