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一聊D-RAM内存江湖风云录第二期,美光公司。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M国的半导体产业群星璀璨,巨头林立。
从群雄并起到硕果仅存,美光从当初最被看不起的穷小子,如今却成了M国D-RAM产业的独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D-RAM由登纳德博士在IBM Thomas J. Watson研究中心研发成功,1969年由加州的先进内存系统公司(Advanced Memory system.Inc)正式商业化生产。

1970 年英特尔在自己的3英寸晶圆厂成功量产划时代的C1103。1972年,凭借1K D-RAM取得的巨大成功,到1974年,英特尔占据了全球82.9%的D-RAM市场份额。

70年代是一个分水岭,王朝更替,上半场D-RAM 霸主是英特尔,下半场则属于莫斯泰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斯泰克凭借CPU和D-RAM 集成方案低成本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到70年代后期,一度占据了全球D-RAM市场85%的份额。

本来,D-RAM的竞争已经够激烈了,恰在这时日本企业横脚入局,凭借举国体制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简称“VLSI”,日本半导体产品高良率,低故障率,价格巨低,以压倒式优势迅速抢占M国市场,1984年,日本D-RAM产业进入技术爆发期,疯狂冲击M国市场。

M国企业,莫斯泰克、德州仪器、IBM、Intel和Motorola等D-RAM厂商的纷纷崩溃,改行的改行,退出的退出。

美光公司恰恰是在M国内存产业风雨飘摇的80年代末成立的。1978年,几个Mostek的离职员工创立了美光公司,靠生猪养殖发家的J.R.Simplot拉来投资,将一个废弃的肉类冷库改造为超净车间,买来了二手设备组件生产线。三年后,美光的D-RAM工厂开始投产,总投资额为700万美元。相比于其他公司动辄上亿美元的投入,美光公司的起步可谓省钱到家了。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M国的半导体产业群星璀璨:摩托罗拉,德州仪器,IBM,英特尔,随便说一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存在。相比之下,1978年在爱达荷州牙科诊所地下室成立的美光科技,显得格外微不足道。

所谓树大招风,日本举全国之力发展D-RAM产业使得美国深感恐惧。美光公司也不堪惨烈的竞争,于是向ZF求助。

一系列限制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措施接连推出,包括挥起制裁的大棒。1984年,M国推出《半导体芯片保护法》,1987年,修改《反托拉斯法》,明确美国政府也可以合法地补贴企业,然后效仿日本,联合14家企业建立了半导体制造技术联盟(即SEMATECH),主攻芯片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从技术上对抗日本先进技术。

强大自身的同时,美国还举起所谓法律武器。依据其《贸易法》301条款,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起了对日本的起诉,逼迫日本于1986年签署《日美半导体协定》,《协定》明确要求,提高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至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狙击日本的同时,美国还通过扶植诸如韩国半导体等办法,继续对日本半导体赶尽杀绝。到1990年代中期,日本半导体彻底陷入颓势,至今未能东山再起。

美光公司因为成立比较晚,没有巨额投入,可以说轻装上阵。加之产品定位明确,走性价比路线,避开了日本对本国半导体产业的冲击,并于1984年成功登录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然后乘着M国制裁的东风,一路做大。下面我们看一下美光公司的重大收购决策。

  • 1998年收购Texas Instruments的D-RAM业务。
  • 2005年和Intel盒子成立NAND Flash 生产公司IM Flash Technologies。
  • 2013年7月31日,美光科技以20亿美元收购尔必达。
  • 2016年11月9日,美光科技以41亿美元收购尚未持有的台湾D-RAM生产商华亚科技 的67%股权并与其合并。

纵观M国的D-RAM内存产业,作为D-RAM技术的发源地,本身就有先发技术优势,所以才有了一众熠熠夺目的明星半导体企业。但是在低成本竞争方面,M国企业似乎并不占优势,这也是为何现在的半导体产业,韩国和台湾会后来居上,占据主要市场的原因。

除掉技术和成本因素,国家强权支持和巨大的本土市场,也是半导体产业最终能否做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因为本国的市场不够大,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本土市场不足以分摊企业的研发成本,同时没有主权,明明知道是不平等协议,也只能忍气吞声的接受,最终只能走向衰落。台湾和韩国也存在这个问题,虽然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一旦国际局势不稳定,就会对产业造成巨大冲击,甚至破产。

半导体产业风起云涌,波诡云谲。40多年过去了,巨头们一个个粉墨登场,又黯然退场。当初最被看不起的穷小子,如今却成了M国DRAM产业的独苗。内存市场三分天下,美光公司作为探花,虽然不是占有率最高的,但是无论市值还是利润率,都是三者中的佼佼者。加上M爸强权附体,虽然是老三,日子却是三者中最滋润的。

从群雄并起到硕果仅存,M国的内存产业,始于创新,衰于内卷。美光公司是否可以再续辉煌,有待进一步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