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现一“神童”,自称五岁学完初高中知识,可高考后,成绩却让人笑掉大牙,连200分都没有,如今现状更是令人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商丘有一奇男子名为张民弢,三岁识千字,五岁精通诗词歌赋,八岁不到便将小学初中的各种知识融汇贯通后便参加高考,就读于北京大学,仅仅五年时间便完成了硕博连读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这番经历使其信心大增,更自诩为“当代鲁迅”。自认为自身基因优良,其后代更将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07年诞下一女,取名为张易文,从其姓名便可看出张民弢对其女的抱负之大。
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张易文的教育并未和其他孩子不同,未曾参加义务教育,从小在其父亲的教导下学习各种知识,其教育经历和其他孩子并未有何创新,依旧是题海战术。
不同的是,张易文的各种习题相比于同龄孩子的习题更加晦涩难懂,这也使得张易文在学术上突飞猛进,让人值的欣慰的是该女和其父亲一般,八岁便可轻松应对小学初中的各种考试,九岁便已经和一群大哥哥大姐姐坐在了高考的考场之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易文的成绩令人出乎意料,只有可怜的172分,真正的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欲速则不达,但是张民弢又怎能答应,也不愿意接受这一切,更不愿看见几年的努力白白浪费。
于是当即将张易文送进了当地不错的一个高考复习班,张易文对此已经麻木,此时的她已经退无可退,更无法改变已经“疯魔”的父亲,在一年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下,成功的以352分被当地河南商丘工学院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大学是轻松的,也没有超高压的学习使其总是紧绷神经,本以为能够好好放松下,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注定了她这四年大学不会快乐,面对着大她10岁的哥哥姐姐们,此时在她眼里似乎变的像‘巨人’般触不可及。
年龄、身高的种种因素,使她在学校没有朋友,同年级的同学无一例外都将她当小孩儿看待,他这四年注定孤独。而一直令其引以为傲的聪明才智在各种同学的比较下也显得那么可怜。
此刻的她心里好像蒙上了一层迷雾,任其使用各种办法都无法驱赶,深深的挫败感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一度的陷入了自我怀疑。
毕业不久,年幼的他看着同级学生进入各种企业任职,令他羡慕不已,而他由于年龄原因,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录用。
此刻的她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般,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这都是可悲的,其实去往某个地点心情最愉快的时候是在途中而不是终点,因为到达终点后你会缺乏一个再前进的动力。过程,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
无奈的她此刻再也没有了曾经的骄傲,像一个落榜的学子般回到家中,去往自己父亲的教育机构担任助教,张民弢在此刻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我行我素,对张易文依旧严格要求,动不动就扣罚工资,每月到手里的薪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工作更是难以发展,还是年龄问题,本就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她在面对如此多的同龄人面前,显得孤单渺小,十三四岁的孩子本就不服管教,不知道让多少教师为之头疼,更别提张易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如此高压的压迫下,张易文终于爆发了,敢和父亲诉说自己的观点了,可惜已经疯魔的父亲又能听的进去,父女两个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一次又一次的消耗,此刻的张民弢才知道张易文已经不是曾经那个任由他摆布的乖乖女了,“神童计划”就此宣告失败。
可是‘魔’这个字大家都了解,怎么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计划,于是张民弢转头就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儿子,张易文的弟弟,企图再次将‘神童’重启,计划将其儿子送进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发现,这件事情不只是张易文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张民弢只不过是将这件事情放大了几倍,让我们看得更清楚罢了。
之前就有一个视频,内容是外国人指着一所高中问道:“那是什么?工厂吗,怎么天天灯火通明的”是啊,那不就是工厂嘛,制造出一个个考试机器,理论知识懂得再多,心理教学不到位,其根本就会腐烂,才会发生一件件学生跳事件,多么的可悲啊。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看,教书育人,不止教书,还有教人,并不是人人都是孔子,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孔乙己”,家长们一定要及时醒悟。
这个世界上不止有文学家,还有建筑师,音乐家等等,这样的社会才被称之为世界,要明白孩子的所需所想,一定要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实时疏导,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