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财经新势力#

内容提要:

1、10月份俄罗斯个人购买人民币陡降91%,是何原因?

2、俄罗斯人为什么又突然重新喜欢上了“有毒货币”了?

3、不过俄罗斯的出口商还是酷爱人民币

4、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交易中的总需求稳中有升,为何汇率却跌了四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由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数轮经济制裁,严禁很多重要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配件和高科技产品向俄罗斯出口,也给定了明确的时间减少从俄罗斯的商品进口,并切断了俄罗斯的SWIFT国际支付系统,导致俄罗斯不得不寻求与友好国家之间的贸易使用本币结算。这一现实情况迫使俄罗斯为保持卢布币值稳定,在4月份宣布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西方国际货币为“有毒货币”,人民币、卢比等友好国家的货币成为俄罗斯外汇市场的新宠。

奇怪的是,11月18日,俄罗斯《生意人报》、《莫斯科时报》等媒体都发布了一条重要消息,称夏季席卷俄罗斯公民的对“友好”货币的抢购浪潮突然平息,俄罗斯人还是更喜欢“有毒”货币。这是怎么回事?

一、10月份俄罗斯个人购买人民币陡降91%,是何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并非空穴来风。这一消息来源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周四(11月17日)发布的一份“金融市场风险概览”。该报告披露,10月份,俄罗斯居民个人在证券交易所和银行外汇柜台购买了价值29亿卢布的人民币。但9月份这一数据为316亿卢布,在8 月份购买量达到448亿卢布。10月份俄罗斯人购买人民币的数量比9月份减少了近11倍(原文如此,实际上是减少了91%),比8月份减少了94%。

实际上,俄乌战争发生之前,俄罗斯外汇市场的买卖以美元、欧元等西方货币为主,人民币占比很小。人民币交易量在外汇市场交易总量中的占比,1月份低于0.5%,2月份低于1%。因为战后一周卢布汇率暴跌,3月份开始到4月中旬,俄罗斯关闭了外汇交易市场,直到4月中旬才重新开放交易。但对美元、欧元等俄罗斯央行定义的敌对国家的“有毒货币”,只准卖出,严禁俄罗斯居民个人购买。个人有外汇急需,只能在场外黑市交易。这也是4月中旬放开外汇交易之后,卢布兑美元、欧元汇率持续上涨,很快收复战后深度跌幅的公开的秘密。这一政策直到9月份才松动,但也只放开了个人每月可兑换1万美元或欧元的口子。但对有好货币是不设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3月份开始,受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官方鼓励俄罗斯民营企业和个人各显神通,从友好国家采取平行进口的方式躲避制裁,进口俄罗斯急需的产品。因此,导致了俄罗斯居民个人对友好国家货币的需求急剧增加。其中对人民币的需求,从5月份之前每月1-2亿卢布,急速增加到6月份的54亿卢布,比5月份增加了15倍。8月份达到448亿卢布,比7月份翻了一倍多,比6月份增长7倍。整个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占比(含企业)也达到了26%。

但从平行进口的实际效果来看,其实差强人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制裁导致的关键原材料、芯片、配件的供应问题,俄罗斯官方和民间的态度也从最初狂热转为开始冷静。因此,俄罗斯个人对购买人民币的热情,实际上从9月份开始降温。当月俄罗斯个人购买人民币规模比8月份下降了30%,为316亿卢布,整个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占比(含企业)也下降到21%。

10月份,受9月底俄罗斯宣布部分军事动员,一百多万人为逃避被征召上战场逃往国外的影响,俄罗斯个人购买人民币的数量更是断崖式减少到29亿卢布,比9月份减少了91%。甚至比6月份的规模都要低47%,接近一半。成为自俄罗斯限制与美元和欧元交易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俄罗斯人为什么又突然重新喜欢上了“有毒货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意人报》在报道中认为,相较于人民币,俄罗斯人更喜欢敌对国家的“有毒货币”,即美元、欧元等西方国家的货币。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俄罗斯央行在报告中披露,10月份俄罗斯居民个人对欧元和美元等“有毒货币”的需求急剧增加。人们对美元和欧元的兴趣激增是在大规模宣布部分军事动员的背景下发生的,这导致百万俄罗斯公民逃往国外。为逃避征兵上战场,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将卢布兑换为“有毒货币”,然后携带出国。

10月份,俄罗斯外汇市场个人交易中96%的需求落在了美元和欧元上,个人购买了708亿卢布的有毒货币。企业购买有毒货币的数量也突然增加了四分之一,比9月份多购买了1460亿元卢布,据推测其中绝大部分通过场外黑市交易被出国的俄罗斯人所购买。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数据显示,10 月份俄罗斯银行个人客户的外币账户“流出”了148 亿美元,其中64%的94 亿美元的流出发生在上半个月。从1月到9月底,俄罗斯个人向国外账户转移了创纪录的 341 亿美元,比2021年全年相比增长了 118%,10月份流出的金额则是1-9月的月均流出金额的3.9倍。

居民外汇流出导致的结果是,10月初俄罗斯家庭在外国银行的外币存款达到631亿美元,超过了他们在俄罗斯国内银行608亿美元的外币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此影响,俄罗斯央行在其发布的俄罗斯2022年10月份金融市场风险评估报告中,在战后首次谈到了外汇流动性短缺问题,并认为这是俄罗斯银行在西方扩大制裁时“外汇负债外流的风险”增加的结果。

报告称,在清算会员担心制裁扩大的背景下,国内市场的外汇货币供应量也有所减少。由于西方制裁冻结了近一半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中央银行无法帮助商业银行支付外汇互换。只有在10月份没有对 NCC(莫斯科交易所的清算中心)实施制裁这一事实才挽救了局面。尽管外币流入情况已经趋于正常化,但央行仍建议银行积极开展外汇资产贬值工作。

三、不过俄罗斯的出口商还是酷爱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对外汇的需求,降低在其购买外汇的用途上。在俄罗斯居民个人因要逃离俄罗斯,导致对人民币的需求陡降91%,对美元、欧元的需求激增的同时,俄罗斯的企业依然酷爱人民币。因此,以人民币为主的友好国家的货币在俄罗斯外汇市场中的交易份额继续增长。10月份,友好国家货币交易量占到俄罗斯外汇交易量的 31%(其中人民币23%),高于9月份的27%。友好国家货币的主要买家是俄罗斯的外贸企业。

俄罗斯中央银行在报告中指出,10月份外汇市场企业买入外汇的规模从9月份的5316亿卢布增至6776 亿卢布,环比增加了27.5%。该业务主要是由于俄罗斯人在友好国家开设账户以及为进出口商品提供服务。

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22年1-10月,中俄贸易额达到1539亿美元(10177亿人民币),这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1469亿美元的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其中中国对俄出口596亿美元(24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8%,从俄罗斯进口943亿美元(623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9%。贸易逆差从去年同期的101亿美元增加到347亿美元,扩大了243%。这既是俄罗斯外汇市场可以进行价值万亿级别卢布的人民币交易的基础,也是俄罗斯外贸企业对人民币的需求继续增加的原因。

四、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交易中的总需求稳中有升,为何兑汇率跌了四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俄罗斯,个人的外汇交易量不超过10%,90%的外汇交易由企业进行。因此,俄罗斯个人减少了对人民币的购买,但企业却在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所以总体上看,俄罗斯外汇市场中对人民币的需求还是稳步增加的。这从卢布兑人民币的汇率中可以得到证实。

一年前,1000卢布可以兑换86.9元人民币,3月8日跌到谷底,为40.3元人民币,从4月份俄罗斯外汇市场恢复交易后不久,卢布汇率恢复到战前水平,此后卢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一直稳定在115-125之间。截止本文截稿的2022年11月19日,为117.2元,人民币比一年期贬值了26%左右。

由于3月份之后卢布汇率完全受俄罗斯央行的高度控制,卢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结果就是我们从俄罗斯进口的按人民币计价的6235亿元人民币商品,仅因汇率影响,价格就上涨了36%,相当于我们多支出了2250亿人民币给俄罗斯。而我们对俄罗斯出口的2491亿元商品,又因为人民币贬值,对俄罗斯降价了24%,意味着俄出口企业少收了俄罗斯880亿元人民币。这里里外外,我们对俄罗斯的进出口,因汇率损失了3100多亿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友好国家顶着次级制裁的压力,在俄罗斯经济困难时扩大与俄罗斯的贸易交往,按理说俄罗斯不应该通过控制汇率来做小动作,贪小便宜。我们大气,不与他计较这点小的得失,但印度因此就不愿意了,导致了印俄使用本币进行国际贸易计划的搁浅。印度的《经济时报》指出,由于俄罗斯控制卢布汇率升值,卢比又在贬值,使用美元支付才对印度有利。这也是我在《俄印本币贸易结算计划失败,将对俄罗斯外贸带来哪些冲击?》一文中告诉读者们,实践证明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中无法长期绕过美元使用非国际货币交易的根本原因。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