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月底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宣布将查处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四周后交通部约谈8家网络客货运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20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满帮、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等4家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进行约谈,对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等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提醒。

约谈提醒指出,近期货车司机集中反映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上涨会员费,诱导恶性低价竞争,超限超载非法运输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引发货车司机普遍不满和社会广泛关注。

约谈提醒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举一反三,立即进行整改。

各平台公司表示,将按照约谈提醒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整改,并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审视平台经营行为,依法合规开展经营,切实保障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推动交通运输新业态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注意到,交通部约谈这8家客运、货运网络平台,发生在2021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9个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表态将严厉查处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毫无疑问,交通部是第一家响应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9个部门“严厉查处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并付诸实际行动的部门,也预兆着从国家层面,将掀起对网络平台严厉监管、严肃查处的骤风暴雨。

交通部约谈这8家网络轿车平台的第二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也宣布,该部门近日会同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再次就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对美团、饿了么、滴滴、曹操、达达、闪送、货拉拉、满帮、到家集团、阿里巴巴、腾讯等11家头部平台企业联合开展行政指导。

二、网络平台的几大劣迹,激起了公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商平台销售假冒伪劣、刷单虚假成交、炒作信用、小恩小惠诱导顾客给好评、强迫商户在电商平台二选一、虚假违规宣传、流量向头部商家倾斜导致大多数小商户利息受损等问题,经常见诸媒体,社会公众也大多心知肚明。

2015年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报告称淘宝网正品率为37.25%,(实体商业正品率一直在90%以上)。这是国家监管部门面对通过普遍地销售假冒伪劣、利用低价策略抢占实体商业市场份额的第一次正面回应。

随后工商总局还公布了2014年《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出淘宝存在的5大问题:

一是店名审查不严,用与知名品牌近似的店名,混淆消费者的判断。二是高仿手机、假名牌包等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大量存在。三是使用“全网价格最低”、“史上最低价”、“销量第一”、“排名第一”等绝对化语言进行广告宣传,“双十一”促销存误导广告宣传。四是大量存在的虚假交易和信用炒作,导致平台信用评价严重失真。五是人员管控不严,疑似泄露执法信息。

当然,这5大问题,在我国所有的电商平台,基本上都存在。

很遗憾,当时阿里巴巴刚在美国上市,马云在国内也是如日中天,牛皮哄哄,一周内就逼得工商总局撤回白皮书。一时间,刀光剑影化作了一团和气。导致之后几年监管部门对电商网开一面,见惯不怪。

网约货车和网约客车等网约车平台,与电商平台虽然在业务上有区别,一个是为客货车司机提供撮合平台,一个是为商户提供成交平台。但两者都有凭借强大资本和市场垄断地位实施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劣迹。

交通部在约谈时明确指出,近期社会各界集中反映网约车平台公司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以及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查阅新闻,我们可以发现,早在2021年5月,交通运输部就约谈过这8家新业态平台,约谈内容也与本次基本一致。交通运输部再次约谈,很显然,5月份的约谈没什么效果,或者是8个网约车平台,压根没把交通运输部的约谈当回事。

因为5月份以后,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上,投诉互联网货运平台存在随意调价、上涨会员费、恶意低价竞争等问题的持续不断,特别是去年油价一路走高,年底油价比年初上涨了21%左右,互联网约车平台不仅没有根据成本大幅度上涨的实际情况上调运价,反而还在不断调升会员费、平台抽成、平台保险费等费用,导致司机收入遭受油价上涨和平台费用增加双重压榨,在社会平均工资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司机的纯收入反而下降三成以上。引发了司机与平台尖锐的矛盾。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也披露货车司机货运互联网平台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五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也是反映最大就是压低运价行为,78.8%的货车司机认为存在压低运价行为,占比接近八成。

第二大问题是货源真实性问题,53.4%的货车司机反映货源信息与真实描述不符,49.2%的司机认为存在虚假货源信息。

第三大问题是客户服务困难问题,44.1%的货车司机反映出现各种问题后与平台协商困难。

第四大问题是会员收费问题,38.1%的货车司机反映收费较多,存在收取运输押金、保证金、技术服务费等项目繁多,一些平台随意调整会费标准。

第五大问题是准入门槛问题,15.2%的货车司机反映对接入车辆、驾驶员审核不严格,对于一些违规车辆、挂靠司机、不诚信货主(黄牛)没有必要的准入限制措施。

总结起来看,电商平台、网约车平台等互联网平台,都普遍存在以下五大问题:

一是平台初期通过双向补贴诱导(买方)用户和商户(卖方)入驻,形成规模、和垄断性市场份额后退出补贴,双向收割。

二是平台通过会员费、提高分成比例、流量收费等形式不断压榨商户收入。

三是通过垄断等优势地位,控制价格增加竞争力,低价导致低质,损害消费者利益。

四是通过垄断优势地位将控制平台收入向头部商户和平台资本集聚,扩大贫富差距,激化阶层矛盾,危害社会稳定。

五是平台对行业的高度垄断,阻碍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十大强力部委严厉表态,网络平台将遭遇强监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的若干意见,不仅提出要依法查处平台经济领域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意见还提到,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实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平台企业加强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的协商,合理制定订单分配、计件单价、抽成比例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和算法规则,并公开发布,保证制度规则公开透明。

二是国家税务总局是发改委牵头发布意见的九部门之一。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也公开表示,在《意见》中,要求强化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等税收协助义务,加强平台企业税收监管,依法查处虚开发票、逃税等涉税违法行为。强化对平台押金、预付费、保证金等费用的管理和监督。

三是交通运输部也在约谈提醒并要求,各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举一反三,立即进行整改。

一要切实维护司机群体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和相关部门关于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体权益保障工作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司机群体合理劳动报酬和休息时间;畅通司机群体表达渠道,及时回应合理诉求;积极参加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二要切实规范平台公司经营行为。各平台公司要坚持公平竞争,在制定或调整计价竞价规则、收入分配规则、会员费等经营策略时,要公开征求司机、行业协会的意见建议。

三要切实坚守安全稳定发展底线。加强对依托平台就业司机、车辆的资质审核,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和车辆。

四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这次行政指导会议,督促头部平台企业全面准确理解政策要求,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深入了解劳动者诉求,加大对用工合作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监督力度,持续完善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健全企业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制度机制。

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农村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十大十分重要的国家强力部门,在这个月集中发力,针对互联网电商、互联网叫车等一众依托资本成为商业、运输市场垄断型头部企业平台出台严厉监管政策,从市场秩序、经营品质、定价、收入分成、金融业务、税收、劳动安全与保护等方方面面对互联网平台画底线、立规矩,希望这些部门能把这些底线与规矩落到实处,对有违规行为的平台严惩不贷,让互联网平台改掉陋习,停止伤害,真正成为激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作者:国证大数据 徐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