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找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好好经营婚姻,让爱不错位。

文 | 尤丽娟(心理咨询师)

妻子在追,丈夫在逃

在咨询室坐下后,李静就红了眼眶:“老师,您帮我说说他,他整天对我冷暴力,不理不睬的!”我对她说:“我能感受到,你很需要得到先生的关爱。”此时,先生陈辉抬头望向天花板,一言不发。李静则恨不得抓紧先生的衣角,想要从他的嘴里掏出一个“爱”字。

我转头问陈辉:“是什么让你愿意陪着太太过来做咨询?”陈辉沉思半晌后答道:“我只想解决事情。我自问没有做错什么,尽了一个男人该尽的责任。”这时,李静望了他一眼,满目委屈:“你没有做错什么,全是我不好!”说完,泪水夺眶而出。陈辉烦躁地别过脸去:“哭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你怎么一点儿道理都不懂呢?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一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我轻声问李静:“如果你的眼泪会说话,它想要说什么?”李静说:“它想说,我要你多陪我,我要你只宠爱我一个。”我说:“这样的话是只想对先生说,还是曾经也想对其他人说过?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李静深思片刻,闭上眼睛回答道:“从我很小的时候,从我爸爸离开我们的时候。”听到这里,陈辉脸上的表情起了微妙的变化,他好像第一次知道了妻子的心声。

在李静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独自养育她长大。23岁那年,李静遇到比自己大17岁的陈辉。陈辉身上的稳重让她体会到久违的男性力量。当初所有人都反对李静嫁给陈辉,她却一意孤行,并要陈辉作出承诺:“你要永远宠我,像我爸爸一样。”沉浸在爱情中的陈辉满口答应。

婚后,李静要陈辉时时刻刻满足自己的需求,成了他的“挂件”。先生下班稍晚,她就会不断打电话,不分场合地哭闹不休,仿佛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这让陈辉苦不堪言,除了说道理,他一筹莫展。

李静痛苦地说:“我以为他会很疼我、爱我,可他总是不理我,把自己锁在房间不愿意和我说话。他答应过我,会照顾我一辈子的!我从小就没了爸爸,他又不是不知道,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陈辉忍不住插嘴道:“你应该明白,过去的事情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你要学会接受现实,学会坚强。”

李静正想反驳,我邀请她做一个深呼吸,闭上眼睛体会自己的感受。当她睁开眼睛时,我引导她:“请你看着先生,慢慢地告诉他,你的感受、需求、想法。”李静深吸一口气,看着先生:“你总是跟我讲道理,这让我感到很委屈。”太太平静的表达让陈辉心头一软,他低下头,说:“我不知道你很委屈,以前,你总是歇斯底里地哭,让我有些害怕。”

我问陈辉:“这害怕让你想到什么?”陈辉苦笑着:“让我想到我妈妈,她很情绪化,动不动就大哭大闹,总是和我爸吵架。我讨厌女人这样。可是,也许是我不好,他们才会这样。”说完,他双手抓挠着头发,满脸痛苦。

这是陈辉在咨询室中第一次进行情感表达。李静略有惊讶地说:“你从来没跟我说过,每次哭的时候,你都不理我,我以为你在恨我,你不爱我。”

在咨询结束前,我询问两位:“经过这次咨询,你们是否对彼此加深了理解?在这个时候,我邀请你们看着对方的眼睛,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对方。”李静说:“我现在才知道,原来你小时候经历过这些,所以我一哭你就会抓狂。”此时,陈辉的眼神里充满了愧疚。这个中年男人一时说不出话,伸出手来握紧了太太的手:“你从小就没有爸爸,你想要我多疼你。”

我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回到生活,深呼吸,接触自己的感受,每天用半小时去分享当天的生活以及感受。”

自我满足,一起成长

第二次咨询时,我邀请夫妻俩分享这个星期的变化。

李静笑着说:“您布置的作业是让我们分享彼此的感受,但他很少说话,基本上都是我在说,他在听。”我问她:“他的倾听让你感受到什么?”李静回答道:“挺好的,我这个星期也没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大哭。”我说:“我猜,是因为情感有了流动,对吗?”李静点点头。陈辉说:“她没有指责我,只是跟我分享她的感受,我会比较放松,也会愿意听她说。”看来,他们已经做好了改变的准备,也有了交流的场域。

在这次咨询中,我告诉李静:“如果你将弥补父爱的愿望全盘托付给先生,会弱化自己作为成年人的自我承担,退行为婴儿状态。一旦索爱不成,就容易对先生有怨气,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一席话让李静陷入了深思。

因为幼年丧父,李静对父亲有着未满足的期待,期待陪伴,渴望得到充分的关爱。童年未满足的期待会对个体产生深远的影响。成年后,为了满足童年未满足的期待,很多人往往会将其寄托在伴侣身上,通过要求伴侣达成期待,以填补爱与安全感的缺失。当初选择陈辉,其实就是李静将对父爱的缺失投射在了他身上。而这正是问题的源头,也是李静不断索爱的原因,继而成了夫妻关系里的阻碍。

我决定引导李静探索她对父亲的期待。我问她:“爸爸离开的时候,你还小,小小的你对爸爸有着什么样的期待呢?”李静难过地说:“我期待爸爸能多陪陪我,像大山一样让我依靠。”

我邀请李静在咨询室中挑选一个抱枕做爸爸的替身,让她亲手将抱枕放在面前的椅子上,跟她说:“我邀请你做一个深呼吸。此刻,爸爸正坐在你面前,请你告诉他你想要对他说的话。”李静泪如泉涌:“爸爸,你去哪儿了?我要你回来,我要你照顾我。”多年的思念与委屈在此刻倾泻而出。陈辉看着妻子,眼神里满是心疼与爱意。

当李静从情绪中渐渐平复下来时,我邀请她与枕头的位置做互换:“现在,你坐在爸爸的位置,你就是爸爸,听到女儿这样对你说,你想要回应什么?”李静轻声说:“女儿,爸爸爱你,无论爸爸去了哪里,都会一直守护你。”经过空椅子技术的治疗,李静心底的郁结得到了疏解。

离开咨询室前,我对她说:“这个星期,你把自己当成一个6岁的小女孩,把小时候想要爸爸陪你做的事写下来,一件一件地去完成。”然后,我转身跟陈辉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陪着妻子去做这些事。”

一周后,夫妻俩牵着手走进了咨询室。“可以分享下过去这个星期里,你们一起做了什么吗?”陈辉先开口说:“她呀,像个小女孩,要我陪着她去游乐场,还带她骑自行车。”李静在一旁笑着不说话。

“这个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什么?收获了什么?”李静说道:“原来,当一个小女孩这么快乐;原来,我长大了也可以去做小时候想要做的事情。我记得,我以前多么羡慕有爸爸的孩子……”“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是我们的一部分。小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缺失和遗憾。但,时光不可能倒流。我们长大了,有了力量,可以去满足自己,去照顾内在小孩,让自己更有力量。”

接着,我问李静:“照顾内在小孩,除了可以由先生陪着,还有什么方式呢?”李静说:“我可以自己去,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是啊,这样,你就有了3个选择,有选择就会有力量。”“我也不想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这样,他累,我也累。”

在后续咨询中,我引导李静学会在生活中自我照顾,也帮助陈辉处理小时候被母亲的情绪化困扰的问题。在最后一次咨询结束时,李静对陈辉说:“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可以独自承担很多事情了。谢谢你,你不是我爸爸,你是我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