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元庄村口的大牌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农业在塔元庄村已经不是新鲜事。

□文/本报记者 桑蕾 摄/本报记者 张澍

出正定古城南城门,沿着滹沱河西行不到两公里,就到了美丽乡村塔元庄村。这里街道整洁、绿树成荫,路边高楼林立,智慧农场、非遗展示馆、美食一条街、水上嘉年华,一个既有田园风光,又胜似城市的好地方。

13日,跟随着黑龙江省党政代表团的脚步,记者来到塔元庄村探寻这座村庄幸福的密码。

塔元庄村南距石家庄市15公里、东距正定县1.5公里,拥有极佳的区位优势。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塔元庄村四周还是一片荒滩,人多地少,乡亲们日子过得紧巴巴。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工作期间,到塔元庄村调研,针对其区位特点,确立了走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子,也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吃城”,并概括出“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20字方针。

从那时起,塔元庄村就建起了大棚,种上了蔬菜,开始围绕着城里人的生活转。但此时村“两委”班子频繁变动,村里的经济还是没有多大起色。进入2000年,村里在外搞建筑的尹计平被请回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有了带头人,塔元庄村的经济列车终于跑了起来。

塔元庄村委委员张金霞告诉记者,村里“两委”班子很快得到了全村人的信赖,大伙跟着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日子越来越好。2008年,塔元庄村盖上了高楼,分房时没抓阄,而是尹书记来分派——年纪大的住一楼二楼,年纪轻的住得高,“两委”班子成员住顶层,两个兄弟照顾父母方便就住对门。细心、周到的分配方式让所有村民都说这比抓阄还要好。

2020年1月,塔元庄村与同福集团达成村企合作共识,成立了河北塔元庄村同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同福集团货币资金出资占股达70%,塔元庄村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及闲置资产使用权出资占股30%,共同建设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每年按股份分红,村集体每年增收千万元,每年都有稳定收益。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北省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再次来到塔元庄村考察。那时塔元庄村提出了提前奔小康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塔元庄村变化之快、之大表示肯定,并对村庄发展寄予厚望:“你们要在全国提前进入小康,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

就这样,塔元庄村建起了中央厨房自动化生产线、智慧农场、萌宠乐园,还与电商合作建立了塔元庄捷昵非遗展示馆,企业生产、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2013年,塔元庄村拍摄了一个全家福,当时有1200位村民入镜。此后2016年、2019年、2022年,每隔三年,塔元庄村都拍摄一个全家福,人数逐年增多,2022年的全家福已经有1900人同框入镜。明年塔元庄村会拍摄第五张全家福,全村人都盼望着那一时刻的大团圆。

村支部书记尹计平说,拍这个全家福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对比,看到期待。明年拍摄的时候,我们村集体收入要达到6000万。

正在塔元庄捷昵非遗展示馆工作的村民仝晓芬今年26岁,她告诉记者,前几次拍摄,她因为读书在外都没赶上,这一次她一定不会错过。仝晓芬出生在90年代,小时候家里人总说好好读书,以后走出塔元庄村。如今塔元庄村的年轻人都愿意留在村里工作,就连她在县里念初、高中时的同学,都让她问问塔元庄村有没有就业的机会。

小村庄不止能留住年轻人,更让众多的村民满意:按照人头分,每人年底分红3000元,只要是本村户口,老人小孩都有。剩下的400万元,则用于公共事务支出和社会福利发放。全体村民的物业费、水费、供暖费、电梯费等全部由村集体承担;每月免费给村民分发面粉、大米、食用油、蔬菜等生活物资,每年组织免费体检;60岁以上的老人除上级政府发放养老金外,村里每月再发200~700元不等的养老金;村里考入全国排名前150名大学的大学生,还能获得学费奖补。集体经济托底、福利保障充足,让塔元庄村民真正做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塔元庄村的幸福密码,尹计平认为可以复制全国。他表示:“农村的发展要从党建引领和班子团结方面下功夫,要把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发展好,拉动群众才能共同致富。还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做文章,把百姓的凝聚力搞起来,只有获得百姓对村班子建设的支持,才能把一个村庄从穷到富,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