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国(云南)探险旅游发展大会在怒江州落下帷幕。这场盛会不仅吸引了全球探险爱好者的目光,更通过展示怒江州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掀起了一股“怒江热”。大会举办期间,探险旅游发展、奔赴彩云南、怒江大峡谷探险之旅、三江并流国际探险公园等网络互动话题全网阅读量累计达1.768亿次,充分展示了“秘境怒江·户外天堂”的丰富内涵,让“秘境怒江”的魅力在全网“破圈”刷屏,成为无数网友心中的“户外天堂”。

蜿蜒奔腾的怒江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蜿蜒奔腾的怒江 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培育探险旅游新业态

“云南文旅资源丰富、有特色,毫不夸张地说,可与德国、瑞士、新西兰等旅游发达国家相媲美,具备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和优势。尤其是云南拥有众多高山峡谷、大江大河、幽谷密林,是名副其实的探险乐园。”中国探险协会副主席张春强说,去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竞相争办中国探险旅游发展大会,中国探险协会经过反复研究比选,最终选择在云南省举办。

在探险专业人士看来,云南是天然的探险旅游胜地,无论是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雄奇壮美的高山峡谷,还是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碧波荡漾的山溪湖畔,或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山花烂漫的林间小道,甚至是云蒸霞蔚的万千气象,都为探险爱好者提供了全天候的绝佳体验场景。

蓝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灏 摄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饶祥碧表示,之所以选择在怒江举办探险旅游发展大会,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怒江是探险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之一。怒江州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域所在地。怒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之一,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我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齐名的世界最美大峡谷。这个区域具有丰富的探险旅游资源,多次举办过国际自行车A级赛、国际野水漂流挑战赛、翼装飞行世界杯、国际定向越野巡回赛等重要赛事。在怒江举办,还可同时带动迪庆、丽江、保山等滇西北地区探险旅游业发展。

怒江是“三区三州”重点区域之一。当地海拔高、景观美,但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长期生活着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民族同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旅游业是怒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从怒江实际出发,不适宜大团队进入,只能承载小众且愿意探险的游客,亟须培育开发高品质的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探险旅游是最佳选择。

怒江是各级重点帮扶地区之一。云南现有27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怒江州1市3县全部在列。各级各部门都在积极为怒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谋划策,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成立支持怒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专班,2023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资金中专门安排8250万元支持怒江打造20个农文旅融合示范点,这些示范点都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在怒江举办探险旅游发展大会,目的是全方位挖掘和释放怒江的资源价值和消费潜力,在怒江培育一批探险旅游业态产品,全面推动怒江并辐射滇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全省旅游产业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作出示范。

蓝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灏 摄

做足山、水、路“三篇文章”

“中国(云南)探险旅游发展大会暨探险旅游发展系列活动的举办,将为怒江拓展探险旅游业态、模式、产品提供扎实的平台和广阔的契机,也将为建设‘秘境怒江·户外天堂’品牌,打造‘世界最美大峡谷’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怒江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和桂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怒江州将深度挖掘解构怒江山水及文化资源禀赋,突出自然资源的原生态、多样性和文化资源的神秘性、独特性,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区域合作,大力发展探险旅游新业态,开发支撑怒江“户外天堂”的特色产品体系,将怒江打造成全境、全季、全时的世界级户外旅游目的地,推动怒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蓝灏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灏 摄

按照这一思路,怒江州将围绕山、水、路做足“三篇文章”——

做足“山”的文章。依托境内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和担当力卡山四大山脉,加快开发和建设怒江国家步道,通过国家步道全面串联农文旅融合示范村、旅游景区景点等,同步建设科考研学基地,开发攀岩、溯溪、翼装飞行等户外运动项目。

做足“水”的文章。依托怒江、澜沧江、独龙江及其支流,打造怒江野水漂流运动基地,着力发展怒江皮划艇野水漂流等水上体育旅游项目,持续打造国际顶级皮划艇赛事品牌,建设世界级皮划艇训练基地和休闲野水竞速旅游目的地。

做足“路”的文章。依托国道G219怒江美丽公路段及境内省道,进一步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组织开展中国怒江大峡谷国际自行车挑战赛,积极申办丙察察越野车赛、马拉松赛等特色品牌赛事,做响做特怒江美丽公路品牌。

发展探险旅游前景可期

石月亮 邓斌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月亮 邓斌 摄

近年来,我国探险旅游发展迅速。在很多探险爱好者心中,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高山峡谷和激流险滩。来自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探险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探险相关行业的企业数量已达570万家,探险产业总产值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5%。中国参与探险旅游的人群达3.3亿人。预计到2026年,中国探险产业规模将达2.7万亿元,参与人数将增至4亿人。

面对探险旅游热潮驱动的探险旅游经济发展契机,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在冷静地思考:如何让探险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如何在“热”与“冷”之间,用发现者的眼光和探索者的实践发现并解决探险旅游业出现的新问题?

在本届探险旅游发展大会上,中国探险协会主席韩勃提出,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交流,提升中国探险旅游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建立完善的行业规范体系,强化应急救援机制,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使游客的安全得到保障;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各种类型的、规范安全的探险旅游场域,树立行业标杆,引导探险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白皮书》显示,中国专业探险人群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占比达36.7%,反映出较高的收入和对专业探险活动的浓厚兴趣。三线城市以30.2%的占比位列第二,拥有不小的市场份额。未来,分布趋势将受收入提高、基础设施改善、探险旅游宣传增加、消费文化演变及科技应用等影响,预计二线和三线城市占比将出现更迅速的增长。同时,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也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对于中国探险旅游的发展方向,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探险旅游将形成“三箭齐发”态势,融合个性化、技术创新及深度可持续发展。探险需求的“井喷式”增长,推动市场向定制化和专业化发展。数字技术如VR、AR和AI,将在提供沉浸式体验中发挥关键作用。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核心动力,强调最小化足迹和保护自然资源。安全意识提升将促使业界实施更严格的安全措施。社交媒体和数据分析,将使营销策略更加个性化。可以预见,未来或将出现更多创新的探险形式,要求探险旅游业从业者需不断适应创新,满足升级需求,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本报记者 饶定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