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我国光伏史上里程碑的一年,期间光伏累计装机容量高达609.49GW,已超越水电成为新能源之首。而太阳能电池作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单元,直接决定着光伏发电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的上限,对光伏电站收益具有重要影响。

在太阳能电池中,以PERC电池为代表的P型电池虽然目前还占据多数市场份额,但却受限于较低的光电转换效率理论上限瓶颈;而N型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超过25%,还兼具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和载流子寿命更长等优势,因此未来替代P型电池的大势已成定局。

N型电池目前主流的技术路线包括TOPCon、异质结(HJT)和IBC。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均认为TOPCon具有更高的量产效率、更优的量产成本、和更明确的提效降本路径,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最具性价比和商业化价值的电池技术路线之一,因此果断押注TOPCon。

而浙江爱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科技”)则更看好异质结(HJT)。2023年,爱康科技通过布局苏州、湖州、赣州、舟山、无锡等多个基地,计划五年内实现超4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力争成为高效异质结领域领军企业。

理想虽美好,却易被现实打脸。随着2023年报于今年4月底公布,爱康科技由于拆借资金中累计4.1亿元无法判断合理性、准确性,以及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被负责其审计的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的非标审计报告。不但爱康科技自此改名为“ST爱康”,其股价也由此开启了迄今连续27板的跌停,退市几成定局。

6月13日爱康科技更是爆出惊天消息,因爱康科技及实际控制人邹承慧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已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康科技2023年报究竟有何玄机?持续经营为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股价为何连跌27板?退市是否再无回转余地?投资者如何挽回损失?带着这些疑问,侦碳家决定走进爱康科技并开启全面扫描。

一、净利润连续大亏三年,应收账款持续大增,未来坏账风险加大

爱康科技2023年业绩明显不佳,当期实现营收46.62亿元,同比下降-30.32%;归母净利润亏损-8.26亿元,继续维持去年同期的亏损水平。算上2021年,爱康科技已经连续三年都处于持续大额亏损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侦碳家发现,爱康科技连年亏损的重要原因,与其毛利率明显过低有直接关系,利润空间因此受到极大压缩。2023年是爱康科技近3年来综合毛利最高的时刻,但也仅有5.88%,如此低的毛利率对应的毛利润必然较低,再扣除费用和减值损失,巨额亏损在所难免;而其2022年的毛利率更是低至亏损-0.93%,所以虽然爱康科技当年的营收为近3年来最高,亏损反而也是近3年来最大,完美诠释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实操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康科技的毛利率持续偏低,除了降本乏力,还与受电池片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压制和拖累,爱康科技主营产品电池片出现价量双杀有关。

自2020年9月我国正式推出双碳战略以来,光伏下游的新增装机容量迅速增长,但产业链上游各环节产能无法在短期内跟上,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下各环节产品价格都出现持续上升趋势,最明显的如硅料,电池片价格也出现类似现象。因此光伏各环节产品的市场价格,无疑在2021年和2022年都享受了最美的时光。

但随着涨价推动的新增产能不断建成投产,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供需失衡均得到极大改善,自2023年初开始,市场价格自高点开启了持续下跌模式。比如硅料市场价格从最高超过27万元/吨下跌至今,已跌破全部硅料企业的现金成本。

电池片的市场价格也在今年5月底迎来了新低。M10单晶TOPCon电池主流成交价仅0.30元/W,G12单晶TOPCon电池主流成交价仅0.35元/W。

在电池片市场价格继续下探新低的同时,同期行业库存情况也不乐观,已进入24-26亿片区间,一些电池片厂商甚至面临排产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侦碳家认为,电池片市场的不景气,确实对爱康科技的毛利率等盈利能力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但在市场极度景气的2021年和2022年,爱康科技的毛利率甚至更低,同样也出现了巨额亏损。可见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客观原因的影响,爱康科技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也是其持续出现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除了销售面临价量双杀,降本乏力,并导致毛利率过低,压缩了利润空间,爱康科技在2023年还出现了较大的投资收益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这三类损失分别高达-1.03亿元、-2.37亿元和-1.65亿元,比起去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这也是造成爱康科技2023年净利润继续出现巨大亏损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侦碳家发现,最近3年以来,爱康科技的应收账款从5.46亿元持续大增到12.98亿元,是造成其2023年出现较大信用减值损失的主要原因。而且2023年爱康科技的应收账款已经占到同期营收的27.85%,明显偏高,未来的坏账风险在加大。

此外,爱康科技在2023年的存货金额为4.2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明显,但因为2023年光伏全产业链都在面临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因此存货跌价的金额反而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述损失,爱康科技因短期借款金额较高而每年需承担的财务费用也高达数亿,对净利润亏损也有关联。2023年,爱康科技的短期借款增长到26.54亿元,长期借款则减少为1.19亿元,为此承担的财务费用高达2.78亿元。

同时,货币资金迅速从29.91亿元减少到16.21亿元,不仅数量接近腰斩,也不再能覆盖短期借款,与后者的缺口超过10亿,短期偿债能力承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一二季度,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价格基本都在继续下跌,反转却无迹象,二季度从硅料到组件的表现尤为明显。这种情况下,爱康科技主营的N型电池片将继续面临价量双杀,最终净利润的巨额亏损在所难免。

果然,今年一季度报显示,爱康科技实现营收仅6.34亿元,同比下降-49%;归母净利润大亏-2.13亿元,同比大幅由盈转亏。如果不出意外,侦碳家预计二季度爱康科技还将出现更大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角度看,爱康科技亏损之严重更加明显。2023年,爱康科技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去年同期的-25.75%继续下降到-40.35%,股东财富遭受大量损失。而2024年一季度的ROE为-11.59%,按此趋势,全年ROE将继续下降到-46.36%。

但爱康科技除了净利润亏损严重,现金流量也在继续恶化。2023年,爱康科技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1.84亿元减少到-4.52亿元,经营活动由“造血”转变为“失血”。如果参照2021年5.36亿元净流入,爱康科技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短短3年内减少了约10亿元。

同时,爱康科技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从2021年的-3.68亿元增加到3.56亿元,这意味着其从净还债净分红的状态转变为净借债和净筹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康科技当前面临持续亏损的困境,除了与市场价格等因素密切相关,技术路线的选择也对影响了最终结果。

二、选择高成本技术路线,恐令羸弱的盈利能力雪上加霜

当前主流的N型电池片技术路线包括TOPCon、异质结(HJT)和IBC,其中TOPCon被多家头部企业认为具有更高的量产效率、更优的量产成本、和更明确的提效降本路径,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最具性价比和商业化价值的电池技术路线之一。除了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使用现有PERC生产线升级是TOPCon的又一大优势。

而爱康科技矢志不渝热捧的异质结(HJT)当前还存在诸多明显短板,包括成本、工艺成熟度、技术难度和兼容性等方面。成本高昂是HJT的最大劣势之一,电池片中需大量使用银浆原料(占非硅材料成本的50%左右),但HJT无法像其他类型电池那样使用常温银奖,而必须使用低温银浆(目前只能从日本进口)。TOPCon使用银浆的价格只要4000-5000元/公斤;但HJT却只能使用低温银浆,不但价格高达6000-7000元/公斤,用量还要多出20%,原材料来源还局限于日本。

今年5月,在TOPCon电池价格已低至仅0.3元/W时,HJT电池片的成本还高达0.5-0.6元/W,成本劣势可见一斑。

公开资料显示,从市占率来看,2022年TOPCon高达8.3%,HJT却仅有0.6%。爱康科技的技术路线选择,从结果角度看也被打败了。

由于爱康科技净利润连年出现巨额亏损,异质结(HJT)技术路线也遭受池鱼之祸而受到鄙视,甚至“爱康成为异质结的先烈”的观点也在网上出现,虽然爱康科技进行了辟谣,依然坚定认为异质结电池正成为N型电池的终极目标。但发展才是硬道理,爱康科技的说辞恐缺乏说服力。

三、担保累计融资余额近36亿远超净资产,为多家子公司担保的债务暴雷

侦碳家注意到,爱康科技净利润的“亏损元年”并非2021年,而是早在2019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2019年,爱康科技创纪录地巨亏-16.12亿元,不但将过去10年盈利全部亏掉都还不够,其盈利状况还自此一蹶不振。而就在该巨亏的前一年,爱康科技突然开始大幅增加对外担保额度,这难道是巧合吗?

截至今年4月30日,爱康科技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经审议的对外担保合同项下的融资余额为35.98亿元,而其在期末的净资产仅有20.81亿元,累计对外担保合同项下融资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177.50%。这意味着净资产已无法覆盖担保融资余额,可能存在巨额代偿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幸的是,怕什么来什么,爱康科技担保的多家子公司债务都出现了贷款逾期,爱康科技的代偿风险恐将奔现。

1,爱康科技曾于2023年4月5日,为子公司国康新能源借款中的2亿元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但截至目前,该笔担保债务已经到期,国康新能源未能按照约定偿还借款本息。

2,爱康科技曾于2024年1月26日,为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金属的5,000万元采购款项上限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但截至目前,该笔担保债务部分已发生债务已经到期,苏州爱康金属未能按照约定偿还借款本息。

3,爱康科技曾于2024年2月7日,为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进行贸易业务应承担的付款义务及其他责任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金额不超过1亿元。但截至目前,该笔担保债务已经到期,苏州爱康光电未能按照约定偿还借款本息。

侦碳家担心,上述子公司偿债出现“暴雷”,可能只是开始,而非结束。爱康科技的代偿风险未来可能继续上升,直至被撕裂。爱康科技由于当前净资产已经明显低于担保融资余额,未来由于代偿金额而出现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风险绝非危言耸听。

但侦碳家认为,这可能未必是压垮其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爱康科技由于2023年报被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的非标审计报告,并且后者直言存在可能导致对爱康科技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已经导致爱康科技股价创纪录地连续27板跌停,距离退市近在咫尺。

四、内控重大缺陷,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非标审计报告保留意见

4月30日公告显示,负责爱康科技年度审计的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认为:“爱康科技于2023年通过其资金总监向非金融机构拆借资金累计发生额41,016.30万元、支付利息2,263.81万元,同时通过其账户支付其他费用3,067.34万元。但由于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资金总监借入资金的来源及利息费用支付的合理性、准确性,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认为,爱康科技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如下重大缺陷:

(1)上述资金进出均通过其个人账户办理且部分资金支付审批程序不完善,爱康科技未能对营运资金实施有效管理

(2)爱康科技的投后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合理设计并有效执行,致使其对外投资管理出现重大缺陷,具体包括营运资金管理和长期股权投资管理,从而使内部控制已无法为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合理保证。

同时,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还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爱康科技2023年发生净亏损89,448.77万元,已连续三年出现亏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277.81%、对合并报表范围外担保余额100,582.34万元。以上事项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爱康科技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对爱康科技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公开资料显示,爱康科技的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张金剑已经默认“挤兑风波”的存在,他表示爱康科技目前有一些无序,在手未交付的组件订单达1.7GW,其中也包含异质结的订单,短期内消化较为困难。

为此张金剑言辞恳切地疾呼客户下单给爱康不容易,希望能有机会与同行伙伴相互沟通,和大家一起把订单交付出去。

但股市上的投资者已不愿意再给爱康科技更多耐心。

五、连续27个一字跌停板创造记录,退市风险拉满恐无力回天

按照2024年修订征求意见稿,主板股票连续两年内控非标或未按照规定披露内控审计报告要实施ST,第三年内控非标或未按照规定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即退市。

其次,按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孰低计量,如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连续3年将被暂停上市。

此外,如个股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交所也将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而爱康科技的股票收盘价自公告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至今,已连续出现27个“一字板”跌停,股价杀跌之惨烈史上罕见,背后则是人均持有1.62万股的近28万投资者血本无归的噩梦。同时,股票成交量也被压至地板最低,这显示出投资者想要从这番大逃杀中逃出生天的史诗级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爱康科技股价收盘于0.45元,次日股价终于不再跌停,但依然下跌-4%以上收盘于0.43元,至此爱康科技已经连续17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面值1元,即使在随后3个交易日连续涨停,股价理论上也仅有0.43*1.1^3=0.58元,所以爱康科技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而退市,恐怕已是板上钉钉。

那么,因爱康科技股价暴跌和退市,而血本无归的投资者是否有可能获得补偿呢?理论上确有这种可能性。

六、信披违规被深交所关注,恐面临28万投资者巨额亏损的索赔

今年6月4日,爱康科技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由于其在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关于“公司是否有 ST 风险”的提问时,直接回复“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风险”,未充分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生产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相关回复不准确、不完整。因此董事长邹承慧(代行董事会秘书)、董事兼高级副总裁田野对相关事项承担主要责任。

此外,由于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深交所可能会对爱康科技及相关责任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证券法及相关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部分律师对此也公开表示,其认为在2024年2月5日至2024年4月29日之间买入爱康科技股票,并且在2024年4月29日收盘时仍持有该股票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

但上述可诉可偿性只是理论上存在,爱康科技仅在27个一字板跌停期间,股价就蒸发了几十亿需要赔偿,但爱康科技最新一期的短期借款已高达29.04亿元,叠加担保债务可能还需要代偿最高35.98多亿,爱康科技还能剩下多少真金白银来补偿在这场风暴中亏损得瑟瑟发抖的众多投资者?

七、合计减持20多亿,实控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另据6月13日最新公告,爱康科技及其实控人邹承慧已接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爱康科技及其实控人邹承慧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依法对其对立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侦碳家还注意到,公开资料显示,实控人邹承慧及其家族曾不断减持所持爱康科技股份,迄今已合计减持达6.27亿股,套现20.54亿元,而爱康科技的业绩也一蹶不振至今。果然,连大股东都不看好的股票,结果一般不会太好。

如今,爱康科技的倾颓之势已在多方面显现,并如多米诺骨牌般蔓延开来。6月7日至12日,爱康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同时也是主要生产基地的“赣州爱康光电”、“浙江爱康光电”、“湖州爱康光电”和“苏州爱康光电”均已公告停产

而早在5月31日,上述子公司的62个银行账户就已经被冻结,合计冻结金额八千多万元,同时还在供应链、销售端、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都面临困难。截至当前,甚至有媒体爆料在爱康科技总部的前台已不见到人。

今年6月正值一年一度的光伏盛会,SNEC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在上海举行,但作为异质结电池代表的爱康科技却不幸缺席,虽然这早在意料之中,但此番凄凉之景,还是让侦碳家想起了桃花扇中的一段至理名言: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侦碳家就此否定对爱康科技卷土重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