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中国天气消息
昨天午后

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
山西南部、安徽北部等地
多地地表温度超过了60℃
局地还超过了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安徽高温范围

扩大至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北部

强度增大

淮北地区17个市县最高气温超过37℃

阜阳气温最高是界首市

3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气象最新预报

13-18日淮北地区最高气温36~39℃

局部可达40℃

江淮之间北部最高气温35~38℃

其中14-15日高温范围扩大至江北地区

强度有所增强

19日起高温范围缩小至淮北地区

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5~37℃

降水方面

14日淮北部分地区、

14-15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

有阵雨或雷雨

并伴有雷电、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6-18日沿江江南多阵雨或雷雨

19日起全省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

其中19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

局部大暴雨

未来三天安徽全省逐日降水量预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三天安徽全省逐日降水量预报

未来一周城市天气预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阜阳市气象台

6月13日9时45分继续发布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阜阳气象局预报

预计19日前我市

晴热高温天气为主

最高气温36~38℃

局部地区可超39℃

14日和16日

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并可能伴随局地强对流天气

19日起我市多雷阵雨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

市城乡建设局下发

《关于加强汛期和高温期间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采取换班轮休等措施,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

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不得在阳光直射下工作;

当气温达到40℃及以上时,必须停止室外作业。

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为落实防暑降温措施,通知鼓励施工单位配备冷风机等有效降温设备,以改善作业和休息环境,并为作业人员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确保建筑工地施工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场所满足防暑降温需求。

同时,加强教育培训和健康监测,班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观察,发现身体健康情况异常,应视情况安排休息或劝导就医治疗;对于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慢性病的作业人员,应及时调换岗位。

通知强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施工现场的氧气瓶、乙炔瓶、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应放置在有遮挡、通风阴凉的地方,严格分库、分类存放,禁止混放、混装,并禁止直接放在高温下暴晒,以防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近期,市城乡建设局及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将加大对汛期和高温天气期间施工现场检查力度。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重视安全生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施工企业,将跟踪督促整改,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理。

高温热浪
会带来哪些健康影响?

  • 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
  • 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 干热粉尘环境可能引发、加重哮喘,湿热环境助长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繁殖和传播。
  • 造成肾功能急性下降,严重时导致肾衰竭。
  • 引起精神与行为障碍,引发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系列精神疾患。
  • 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以下三类人群
要注意高温环境

1、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1. 尽量避开高温
  2. 儿童在户外玩耍时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
  3. 保证水分充足,补充电解质
  4. 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饮用含糖量过多的饮品。
  5. 保持沟通联系
  6. 儿童:监护人带儿童外出时尽量要在阴凉环境内,期间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情况;
  7. 孕妇:避免独自外出,有中暑症状时要及时寻求他人帮助与照顾;
  8. 老年人:宜每天探望,并将联系方式留给邻居或社区。

2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人群如高血压、肾脏疾病、糖尿病等

  1. 及时补充水分
  2. 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
  3. 减少运动
  4. 不进行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5. 适当补充电解质
  6. 通过餐食和饮品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应咨询医生。
  7. 保持联系
  8. 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及时获取他人的帮助与照顾。

3从事户外作业人群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

  1.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2. 在中等强度作业活动中,应每15至20分钟喝1杯水(200mL~300mL)。
  3. 保持凉爽
  4. 宜穿着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却背心等,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
  5. 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
  6. 尽可能将高温暴露较多的工作安排到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户外作业人员应定时休息。
  7. 预防职业性中暑
  8. 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适量喝水降温。
  9. 定期健康体检
  10. 户外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宜定期进行常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预防中暑看这里!

天气特别热时:

  • 穿着浅色、宽松及透气的衣物,以减少吸热,方便排汗及散热。
  • 避免做剧烈运动或进行长时间登山或远足等活动,高温、出汗及疲乏均会增加身体的负荷。
  • 户外活动宜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较后时间进行。
  • 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注意: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例如咖啡和浓茶,以及酒精类饮品,以免增加水分经泌尿系统流失的速度)。
  • 应利用风扇或空调保持环境通风、凉快。
  • 户外工作者尽量避开在炎热的时间段工作。若必须在炎热环境下工作,尽可能在工作地点加设遮阳工具,开始工作后,循序渐进调整工作步伐,并适时在阴凉处休息。

紫外线特别强时:

  • 减少阳光直接照射皮肤或眼睛,外出建议戴遮阳帽或撑伞。
  • 穿着长袖的宽松衣物。
  • 涂上防晒系数为15或以上的防晒霜,并在游泳、流汗后再次涂上。
  • 使用含避蚊胺的蚊虫驱避剂时,应先涂上防晒霜,再涂上蚊虫驱避剂。

最后提醒大家

若出现头晕、头痛、恶心、

气促、神志不清等症状

应立刻休息
并尽快就医

来源:综合安徽气象、阜阳气象、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安徽应急管理、阜阳市城乡建设局、阜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