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2岁的抗战老兵马丹林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了管子。而他身价100亿的儿子马未都看了父亲一眼后,直接对医生说:“拔掉管子,不给他治了!”

“你又不是没有钱,为何不救你的父亲呢?”医生感到很诧异,可是马未都依然坚持拔管。

1998年深秋,风中带着一丝凉意,吹拂着北京的街头巷尾。在这座城市的一个角落里,一场关于生命与死亡、亲情与责任的抉择正在上演。

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是一位曾经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抗战老兵马丹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丹林出生在山东沿海的小村子,那个年代家庭条件相对不错的他接受了一些教育,在那个文盲泛滥的年代这是非常珍贵的。

如果日本没有发动侵华战争,马丹林可能只是一个小山村的教书先生。奈何世道不稳,战争将一个求生逼上了战场。

战场之上,马丹林的知识得到了作用,同时也被领导重视。就这样马丹林从战火中走出来,而此时的他,已经年过七旬,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曾经的英勇与刚毅,如今都化作了病榻上的虚弱与无助。他的身上插满了管子,每一根管子都像是生命的倒计时,滴滴答答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而在病房外,马丹林的儿子马未都,正站在走廊的尽头,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一位身家百亿的商人,拥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和地位。然而,此刻的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和迷茫。

1955年马未都出生在北京著名的“部队大院”从小生活无忧无虑,慢慢成为一个“文艺青年”。他喜欢写作,又爱文物收藏,三四十岁的时候他的古玩收藏就多达上千件,积攒了巨大的财富。

然而,就在父亲准备享福时,病魔找上门来。最开始马未都并不担心,只要能治好父亲的病,花再多钱都不心疼,可是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

马未都深知父亲病情的严重性,医生已经多次向他表示,继续治疗下去,不仅费用高昂,而且效果甚微。

更重要的是,父亲本人也多次表达过不愿继续接受治疗的意愿。他厌倦了医院的束缚,更不愿让家人为了他而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

但是作为儿子,马未都又怎能轻易地放弃对父亲的治疗呢?他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父亲的生死,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未来。

看着病床上痛哭的父亲,马未都的心跟着痛,他甚至想代替父亲承受这份痛苦。百亿身家又如何,没有父亲,他什么都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马未都终于做出了决定。他走进病房,看着病榻上虚弱的父亲,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对医生说:“拔掉管子,不给他治了,别让他再痛苦了。”

这句话一出口,整个病房都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医生们面面相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马丹林则闭上了眼睛,嘴角露出了一丝释然的微笑。

对于马未都的决定,外界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他冷酷无情,不顾父亲的生死。也有人认为他尊重了父亲的意愿,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马未都坚守着自己的决定。

他明白,自己的决定并不是对父亲的不负责任,而是对父亲最深的爱和尊重。他尊重父亲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意愿和选择,也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在拔掉管子的那一刻,马未都握紧了父亲的手,仿佛要将所有的爱和力量都传递给他。

他告诉儿子,无论生死,他都是他最骄傲的儿子。而马丹林则微笑着点了点头,仿佛在说:“孩子,你做得对。”

最终,马丹林在儿子的陪伴下安详地离世了。他的离世并没有给家庭带来过多的悲伤和纷争,反而让家人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情感和时光。

而马未都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死和离别,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他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不断选择和抉择的旅程,而每一次选择都将塑造一个不同的未来。

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很多东西并不由我们主观意识而改变。“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生的大喜大悲往往就在一线之间,马未都身家百亿,最终也没能改变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