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LNG资源

进口LNG是国内天然气上游中是更加容易自主获取的资源类型。2023年省网或类省网公司LNG进口量占比近9%。随着新天、浙能等接收站进一步常态运行,该比例还会继续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签订长协的省燃气公司或城市燃气企业多考虑以自身业务作为托底需求,立足本省/市,尝试周边市场的拓展。

以上海为例,上海申能持有上海五号沟和上海洋山两座LNG接收站,2020年洋山接收站二期投产后,申能集团LNG接收站站总接卸能力达到750万吨/年。为了满足自有接收站运营需求,目前申能集团已完成680万吨合约签订。

下游消费方面,上海市天然气消费即将迎来峰值,申能集团未来需要以接收站为抓手,拓展长三角销售渠道。2021年申能集团完成对广汇集团的股权收购,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申能可借助广汇启东接收站拓展江苏市场。

深圳燃气依靠进口长协,完成产业链的向上延伸

深圳能源建成1座5万吨级LNG码头,年周转能力 80 万吨。依托该项目打通了国际天然气资源自主采购通道。同时,依托区位优势与广东大鹏签订了25年照付不议的采购合同;2021年7月,签订广东大鹏 LNG 代加工权益相关的进口 LNG 合同,采购气量约27万吨/年,合同期限为12年;2021 年10月,全资子公司华安公司与BP中国签署十年天然气购销协议,BP中国从2023年1月起,在深圳向华安提供每年不超过30万吨的天然气资源。

LNG长协作为气源获取途径,具有供应稳定,价格相对可控的优势,对于有稳定销售渠道的企业来说,是理想的气源获取方式。

除长协进口以外,现货的进口也是可获取的优势资源

近年来包括国家管网公司和中海油在内众多企业牵头采用拼单或整船的形式为国内企业提供进口的关外服务,能够解决短期天然气需求缺口。

以华北地区为例,2024年1-5月,进口LNG现货共计四船,分别是康科德、振华、京燃、“拼多多”,LNG现货进口量高低取决于国际LNG现货价格与国内LNG现货以及管道气采购价格的价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和国内LNG价格形成价差会进一步促进进口LNG现货市场的繁荣,华北和华南地区国家管网接收站较多,第三方企业进口LNG现货的主要流入市场。

国内LNG/CNG气源

国内LNG市场主要考虑气田周边LNG工厂资源进行再气化后进入长输管道中。国网西北地区部分上载点附近逐渐开始建设LNG再气化设施。

该方式对气源成本要求较高,常态下较难形成套利价差。主因近年国内LNG市场销售半径缩短至500公里范围内,主产地和主消费地价差较低。LNG和CNG气源主要考虑气田周边进口的放散气,在井口周边压缩成CNG或者LNG,通过车辆运输至上载点进行上载。据悉,仅塔里木气田周边天然气井放散气体量一年达到3亿立方米以上。

具备天然气开采资质的第三方气源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开发主体多元化,矿业权竞争出让制度、严格区块退出。2015-2022年间,南疆地区共挂牌出让34个油气区块的勘探、开采权。非三大油竞得挂牌出让的25个油气区块。

目前部分公司气源开采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可以成为三大油以外的气源供应方,通过长输管道供应终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