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的6月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地围绕“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要活动包括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增长和文化自信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例如近期以来爆火的“非遗漆扇、泉州簪花”等,非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2023年2月,文旅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提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非遗+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不仅展示了非遗文化的价值,也为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则需要多方发力,保障非遗+旅游良性发展,促进二者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创新非遗展示方式

传统的非遗展示方式往往局限于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因此,创新非遗展示方式至关重要。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的魅力。例如江西景德镇的御窑博物院“青花秘境”元宇宙沉浸式项目,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游戏小程序,通过趣味盎然的知识问答加深了人们对于青花瓷器的系统性认知。同时加强非遗项目的解说和导览,让游客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打造非遗体验项目

为了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可以设计一系列非遗体验项目,例如设立非遗工坊,开展非遗手工艺体验,例如丽江的木文家“东巴扎染体验馆”,游客在欣赏精美扎染作品的同时,还能亲自动手体验扎染的乐趣,制作属于自己的扎染艺术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可组织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教学等,展示非遗技艺的精湛和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拓展非遗文旅市场

要加强非遗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将更多的非遗项目纳入旅游开发范围。其次,要创新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这些创意产品可以是非遗技艺的衍生品,也可以是结合现代设计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将这些产品纳入旅游纪念品市场,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还能进一步推广非遗文化,实现文化价值的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强宣传推广是提升非遗+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另外,通过举办非遗文化节、非遗展览等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关注,提高非遗+旅游的影响力。

五、跨界合作促共赢

可以与文化机构、教育机构、商业机构等跨界合作,共同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例如,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非遗主题讲座和非遗研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发非遗主题酒店、餐厅等,将非遗渗透到旅游的方方面面,为游客提供获得感满满的非遗文化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独特的民族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非遗+旅游”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的文化内涵,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让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