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播一周的郭有才在6月3日临时复播,仅半小时便收获了点赞破亿。
“泼天流量”砸中了郭有才,各路户外主播也想分一杯羹。
在郭有才爆火出圈后的数天内,平台涌现了一批「高仿」直播间,主播们穿上郭有才同款的复古衬衫、梳起油头发型,甚至连泛黄的直播滤镜也还原到位,直播背景大多也选在了客运站前。
不过,对比起“原版”直播间动辄10万+的在线人数,高仿直播间的人气相对就比较平庸。在线人数从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直播打赏的观众也寥寥无几。
某位郭有才模仿者直播间截图
“原版”与“高仿”的流量差距背后,既有直播核心内容的差异,也不乏入场先后时机的原因。而不容忽略的,还有直播间背后的直播设备。
流量的差距,同时也是专业直播设备与业余直播设备的差距。
从路人网友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早期郭有才的直播主要以“单兵作战”模式为主。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手机、一支麦克风就完成了直播间的搭建。而这也是大多数户外才艺主播,最为常见的一套直播装备。
图片源自网络
这套直播设备的成本相对比较低,手机作为拍摄与直播设备、电脑作为音乐播放设备、麦克风作为收音设备。这套直播设备也存在部分局限:
⁃ 机位单一:固定的手机拍摄机位,仅能够提供单一的视角,对直播内容的展示比较有限
⁃ 画质有限:手机镜头的解析力有限,拍摄的画面经由直播软件二次压缩、推流后,画质将会进一步损失
⁃ 流畅欠佳:手机既作为采集设备,也作为直播推流设备,长时间直播会给硬件带来比较高负载,影响直播画面的流畅度
反观郭有才,在一曲《诺言》翻唱彻底打响名气后,郭有才直播间做了一个新的调整:启用专业的直播团队。
首先,除了此前固定的侧前方机位以外,郭有才直播间引入了特写视角、摇臂视角、全景视角、航拍视角,由专业的导播工作人员负责切换镜头。
郭有才直播间的部分机位截图,图源郭有才直播间
看到这里,熟悉摄影的朋友应该有所觉察了,升级后的直播间包含了「远全中近特」五大机位,也就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些都属于专业摄影摄像领域中的景别概念。
多机位多景别的引入,大大丰富了直播观看的体验。上一秒,镜头聚焦在主播唱歌时的神情,下一秒切换至背后熙攘的人群。镜头机位的切换,可以有效提升观众观看直播的沉浸感,让你仿佛置身直播现场。
其次,直播画质的提升也是郭有才直播间热度激增的另一关键。在该直播间中的不少机位,采用了单反相机、摄影机等专业器材。这些设备在成像解析力、拍摄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
从观众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特写机位下,主播在烈日下激昂高歌,额角的汗水、青筋清晰可见;近景机位下,主播身上的服饰装扮、肢体语言清晰展现;全景机位下,身后的围观人群甚至是蓝天白云,都获得高清还原。
不同机位下的郭有才,图源郭有才直播间
最后,在包括郭有才在内的几乎所有头部直播间里,都有一个共同点——直播过程流畅稳定。
现场直播尤其是户外直播,环境对直播流畅度的影响是巨大的。
同样以郭有才的直播间为例,其直播间爆火的两周时间正值仲夏之初,日间平均气温在30℃往上。高温炎热的室外环境,是对直播设备的一次考验。
郭有才在烈日下演唱,图源郭有才直播间
如果用手机直播,在室外30℃高温的情况下直播持续两小时,手机既是采集设备(拍摄),也是推流设备(直播),恐怕不到半程就已经过热关机了。
专业直播间一般会采用采集+直播分离的做法,来缓解设备本身的性能负担。将手机/相机作为画面拍摄设备,再单独增加一台电脑作为直播推流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由相机拍摄的直播画面,借助视频采集卡进行采集,再传输给直播电脑进行直播推流,最终成为我们看到的直播画面。
其实不只是户外直播,包括电商带货直播、游戏直播、包括一些重要的商业直播,都会采用上面提及的这种直播模式,为的是确保长时间直播过程也能保持流畅。
除了大型直播间以外,部分使用手机进行直播的主播,也会借助视频采集卡来实现采集+直播分离,最典型的例子是手机游戏直播。
回到文章开始的话题。郭有才直播的爆火,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
复古的穿搭妆造、泛黄的画面滤镜、早已退出客运舞台的菏泽南站,再加上郭有才本人略带沧桑感的嗓音,共同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年代感,也构建出了亲民的形象,引发大众对于普通人、草根的共鸣。
郭有才正在直播,图源郭有才直播间
直播画质、流畅度的提升,则提供了更好的直播观感,吸引了更多观众停驻甚至是关注。
总的来说,直播爆火的实质,既是对流量风口的精确把握,也不乏自身内容的吸引力。而在直播内容这个环节中,不论是直播形式、直播画质或者是直播观感,无一不起到重要的影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