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到底哪种食用油更好呢?

芥花油就是我们平时吃得很平凡的菜籽油,亚麻籽油可能大家陌生一点,是一种小众油脂,不过营养价值是较高的,一般来说,我们烹饪用菜籽油更好一点,因为烟点更高,热稳定性更好,而亚麻籽油一般用来冷淋凉拌会好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籽油的味道我们会熟悉很多,用菜籽油的话老百姓公认应该炒菜会更香一些,亚麻籽油的味道有些独特,如果没吃习惯的话可能会有点不好接受,不过其实亚麻籽油自身带有独特香味,凉拌菜的话放一点还别有风味,有人把亚麻籽油添加到酸奶中共同食用,酸奶的味道似乎能变得更好。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菜籽油和亚麻籽油都属于植物油,它们的特点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而菜籽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ω9油酸成分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少,亚麻籽油则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算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丰富,尤其是短链脂肪酸ω3,在植物油中算是榜首地位。

谈不上哪种油谁好谁坏吧,但可以说两者真的很适合作为互补的油脂,各有好处,能取长补短。

很多朋友可能对“不饱和脂肪酸”有点迷茫,脂肪酸是我们人体所必须的成分,我们从高脂食物,如肥肉、猪蹄儿中摄入的更多是“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无直接害处,它们主要是提高饱腹感、储存能量,润滑肠道和关节,只是我们需要多控制它的摄入量,以免造成肥胖,肥胖后更多心脑血管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饱和脂肪酸的功效是合成人体内环境的更多部分,例如酶、激素、皮脂腺分泌成分、细胞膜,另外还有视网膜、大脑皮层等,很多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意义重大, 例如ω3脂肪酸中的DNA、EPA成分,有助健脑益脑,被称为脑黄金,ω3还有助改善血脂、抵抗细胞炎症;

适当的ω6脂肪酸也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功效,能平稳血脂,它们无法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ω9、ω18等长链脂肪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它们更稳定,也更适合加热烹饪,吸收效果更好,同时也有调理血脂的效果,不过它们在身体中能够合成,不属于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

总之为了这些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平衡,我们最好多种油交错着来吃。

有朋友问,那我就吃一种油不好吗?我选择什么油最好?

比如平时的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难道必须混合其他油来吃?

站在个人的角度的确是不推荐长久只吃一种油的,比如一直都吃玉米油,玉米油中的ω6脂肪酸含量占比太高,但ω3含量少得可怜,比如花生油,花生油中几乎不含ω3脂肪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的不均衡对人体依然是不利的。

因为我们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公用一种代谢酶,如果某一种占比太大,就等于抢了另外几种的饭碗,人体内环境不平衡,反倒可能会造成一些慢性疾病的威胁,例如ω6占比太高的话,反倒会增加肥胖几率,还可能会诱发细胞炎症,甚至促进癌细胞生长!

这些油都建议你少吃

1、开封时间过久的油

油是有保质期的,且开封后的油,由于容易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会加快变质,即使还在保质期内,开封后的由如果储存不当,也容易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食用油,很多家庭在开封后没有做好密封处理,油脂和空气接触后很容易发生氧化,继而产生一些氧化产物。摄入微生物超标、氧化的油脂后,容易引起身体中毒,严重的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2、反复使用过的油

反复煎炸的油脂内很可能会含有苯并芘、丙烯酰胺以及杂环胺等致癌物,长期使用这种油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总之,个人推荐如果大家想长期吃一种油,那么就选择调和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占比搭配是更合理的,不然,则可选择油脂搭配着来吃,比如菜籽油搭配玉米油,搭配大豆油,亚麻籽油搭配橄榄油等等组合,有时候甚至推荐大家选择适量动物油脂食用,它们能补充饱和脂肪,而且大部分含有更多ω3,更低ω6,刚好弥补了植物油提供的较高ω6和较低ω3。

长期吃了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有关。多吃水,多运动,饮食要规则,少吃多餐,最好做个胃镜检查,根在胆,体内带来 寒湿之气,阴阳失调,胆汁减少,部分胆汁逆行反流入胃对胃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 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情况,胃酸就会出现较多,胆往往是被忽视的地方

亡羊补牢,尤未晚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应该补起来,而不是听之任之,随它去了,要知道身体是自己的,当健康失去时候,你才会知道健康的可贵之处。方法会比困难多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有空余的时间,回到苏北那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采点紫花苦菜,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一种无人问津的野菜,回来烧汤,搁些红糖,晚上尽量不要再熬夜了。

可以根据表格上的脂肪酸占比来均衡各种脂肪酸的摄入量,大家也要学会适当调整烹饪用油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