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8年2月15日,许光达的儿媳曾正魁生下了一名女婴,婴儿的诞生给这个冷落的家庭,带来了生气和希望。曾正魁想抱着女儿去见爷爷,但又怕不允许。因为当时许光达已经第二次被审查了。

于是,曾正魁就给女儿拍了一张照片,让炊事员张进保借着送饭的机会带给许光达。家里人给许光达特意买了一个保温饭盒,里面有好几个,可以装饭菜,还可以盛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进保偷偷把孩子的照片递给许光达,许光达看着孙女的照片,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他心里想着,要是能抱一抱就好了。突然,一只手伸过去,把照片抢了过去,并扔在地上。许光达很少发脾气,而这一次他怒斥:“给我捡起来!”

许光达二孙女的名字含义

1966年11月,装甲兵机关大院受到了政治潮流的冲击,没了以往的安逸。许光达见老战友、老同事的处境很差,心里着急。一次在批判会议上,许光达情绪激动,导致心脏病猝发,直接倒下了。顿时,全场愕然,会议就此结束,而许光达则被紧急送到解放军总医院进行抢救。

次日,一些人来到医院,要求许光达接见,说他们来向将军赔礼道歉。还没等许光达表态,护士就先说了:“首长,为了您的健康,我有权拒绝他们。”许光达见状点点头:“那就由你安排吧。”此后,许光达在医院安心休养了数月。

1967年1月16日,许光达从医院回到了装甲兵司令部,主持了一个重要会议。晚饭是在家里吃的。当时,许光达的儿子许延滨和未婚妻曾正魁也在家。从他们的口中,许光达了解了外面的一些情况。饭后,一群人以“交代问题”为由将许光达带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许光达的生活秘书陈志文,带着一群人来许家搜东西。此人是个见风使舵,见利忘义之辈。在陈志文的引导下,很快就查出了一面日本旗、一张许光达同外国人的合影。

许家人解释说,那是20年前,许光达率军与日寇浴血奋战,亲自从日寇手中缴获来的战利品。至于合影,那是1年前的8月份,许光达率军事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同霍查的合照。然而,陈志文等人根本不理睬,带着这些“罪证”就离开了。

许光达被关之后,前秘书陈志文等人去找了许光达的儿媳曾正魁、养女沈燕、儿子许延滨、侄儿许树云等人,让他们去揭发。可这些人直接严词拒绝,结果一无所获。2个月后,许光达被稀里糊涂地释放了。和之前被关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回家以后,许光达认真审查自己的问题,并写了很多东西。可是,无情的事实砸碎了他的梦想。1967年8月,许光达再次被带走了。临出门时,他对夫人邹靖华说:“现在看来,很明显,他们不是要我检查,而是要我的命。”许光达嘱咐儿子、儿媳,要他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跟着毛主席干革命。他自己已经把一生交给了党,让孩子们也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光达离家第二天,儿媳曾正魁也被带走了。由于她态度坚定,始终相信公公的为人。由此,她不得不放弃被保送念军医大学的机会,而考入了她并不喜欢的北京钢院。11月,钢院考虑毕业生的分配问题了。那时,国务院已经有通知,大学应届在校毕业生,从1967年9月1日起发工资,曾正魁是符合标准的。但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不予毕业,不予分配,取消学籍,停发工资。

此时,曾正魁已经怀孕5个月了。无奈之下,只好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回了家。许延滨也在此时被取消学籍,住在家里。夫妻俩在家互相鼓励,共同承受着磨难。

1968年2月,曾正魁生了女儿。她托炊事员送饭之际,把孩子的照片带给公公看。当照片被扔地上了,许光达发怒了。看守第一次见这位大将军动了大气,实在太吓人,最后乖乖地捡起了小孩的照片。

后来,张进保因传递照片被批判。从此,不准他给将军送饭,而且也不许家里人给许光达送饭,改由到士兵食堂去打饭。被关期间,许光达的身体状况很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5月26日,许延滨夫妇接到通知,说许光达已经病危,让他们赶快去医院。当天,许延滨夫妇带着仅一岁的女儿雪青去了医院。这是雪青生下来第一次见爷爷。许光达把孙女抱在怀里,怎么都亲个不够。

许光达问孙女名字?许延滨说:“雪青,像雪花一样清白。”可当别人问起为何给孩子取这个名字时,许延滨就说:“学青。”

许光达的第二个孙女是同年3月出生的。许延滨夫妇给孩子取名为“雪华”。这个名字的含义很好,许光达过去用过几个名字,比如说“德华、洛华”,孙女叫“雪华”,就是继承爷爷之意,忠诚中华,永葆民族气节。

许光达去世后,儿子对骨灰盒做了个特殊动作

待了一会儿后,许延滨感觉父亲有话要对他说。于是,许延滨就拿来一个听诊器,放在父亲的喉咙处。许光达很快明白了儿子的意思,悄声说,要儿子帮他转告周总理,他有话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延滨回去以后,连夜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希望总理能派人与父亲谈一次话。考虑到这封信怎么样才能送到周总理的手上,许延滨考虑良久后,还是选择递交到专案组的手里,让他们帮忙呈送。他想的是,如果能转达到总理那里,那就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事,如果被扣下,正好又记下一笔他们的“坏账”!有句老话说得好,欠账总是要还的!

6月3日这天上午10点左右,许延滨突然接到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他要去瞻仰父亲的遗体,一直等到中午12点。最后得到通知,因天气炎热的缘故,遗体已经放在太平间了,家属要吊唁,只能等到第二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日一早,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到了医院的太平间。许延滨看到父亲的遗体后,情绪很激动。当即提出了三条要求:第一条,我们要求尸检;第二条,我们要看尸检报告;第三条,没有我们的人参加,不准火化。否则,我们不会在死亡通知书上签字。

然而专案组组长表面说,许延滨提出的这些条件,他们会研究一下再答复。这些问题不是问题。可强行送走他们夫妇后,许光达将军的遗体就送进了火葬场。

6月5日,许家人接到通知,说由于天气太热的缘故,已经进行了火化。同一天,许延滨写给周总理的信也被退了回来。来人表示,周总理工作很忙,不管军队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光达离开人世后,他的遗物被退回许家。有一本一直怀揣在许光达怀里的从延安带来的党章,里面夹着一张孙女雪青的照片。此外,还有一本《毛泽东选集》,扉页上许光达写了一首诗:“身经百战驱虎豹,万苦艰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也心甘。”这就是许光达将军的胸怀!

6月30日,许光达的家属接到通知,可以送许光达的骨灰盒到八宝山革命公墓。许光达去世后,周总理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批示,许光达同志的骨灰盒应该放在他应该放的地方。

当时,许家只派了许延滨一人去了。在放骨灰盒的时候,许延滨故意放颠倒了。别人提醒他的时候,许延滨说,放颠倒了,你们颠倒过来吧。”许延滨的话很有深意。

参考资料:《始终是个谜——许光达大将之死》、《许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