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当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一些发布会,又或者说一些通告。

在文字表述上让人感到很费解,所有的字我们都认识,可是经过排列组合之后,看的人一头雾水。

知道就说不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为什么老是整一些有的没的。

有段时间,张雪峰关于新闻学的一些论调遭到了很多网友的普遍讨论,我也不得不感叹新闻学立大功这件事情或许真的不是夸大其词。

如果大家还有记忆的话,曾经有一个媒体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在文章当中是这样讲的,在文章当中是这样讲的,新的一年开始了,努力说真话,要务实,要诚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诚恳,务实变成了高标准。

就连说真话也要努力一番。

有的时候不得不感叹,看到一些消息和数据的时候,确实需要一个强大的心脏,我看到了一个新闻,有媒体发布了这样一个文章。

贵州年人均纯收入低于万元的人口已基本动态清零。

在文章当中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贵州600万群众在外稳岗就业,贵州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与此同时,贵州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实施“贵州技工”“黔菜师傅”等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农民有了一技之长。

如今,贵州农民的日常生活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村超、村BA就是贵州农民新生活的生动写照,像西江苗寨、肇兴侗寨这样的美丽村庄在贵州还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知道一些媒体是否还清楚新闻三要素究竟是什么,在我们表述一些观点和数据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遵循新闻三要素的原则。

我觉得一些问题的表述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时候不得不感叹,我们的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一些文字经过排列组合之后有了新的表述,发明和创造在持续更新当中,人均纯收入、动态清零等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确实让很多网友感叹。

这几天,河南多地都被媒体曝光了这样一件事,持续干旱炎热的天气。

很多村民都在感叹,种地确实不容易,挣不了几个钱,还受到干旱的侵袭,与此同时河南鹤壁大丰收,每亩地生产小麦1800斤,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边是持续不断的干旱,很多村民发视频感叹生活不易,一边是同属河南地区粮食大丰收。

其实很多聪明的网友早已通过各种渠道透露出来的消息,经过排列组合之后,已经看穿了一切。

而至于人均和动态清零这些词。

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个自己判断事物标准的答案,互联网上也流传着一些段子和调侃,我觉得也相当的有意思。

比如说我和马云、马化腾三个人平均起来富可敌国,按照这样的平均算下来,我觉得大多数人都属于有钱人,而至于贫困人口,贫困收入按照媒体的说法早晚会解决,现在稳固上升,就业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曾经山西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网友爆料,山西花了859万元采购“防止返贫监测系统”。

当时这件事情闹的沸沸扬扬,还登上了热搜,很多网友好奇,花费这么多钱,还不如用到民生上面。

“监测返贫系统”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是数据上面的作用,还是实现民生增长的作用?

这个问题很多网友都有疑惑,都有质疑。

不仅如此,贵州也曾经发布过这样的一个消息,叫做“动态监防止返贫”。

换一个角度看,无论是山西还是贵州,都花了钱买了系统,对于“防止返贫”的现象,可以说非常的重视。

这些数据汇聚很多部门,监测很多人,能够有效的进行筛选和对比,能够及时的发现潜在救助对象。

当然了,及时发现潜在救助对象这句话是按照媒体的说法来表达的。

其实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听到一些话,比如诚实守信,比如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我相信大多数人的愿景都希望能够实现。

文明社会的体现在法律上,也在大家的社会氛围当中,脱贫、经济增长是所有人的愿景,希望这一天早日的到来。

也希望一些贫困地区能够实现经济增长,能够大家的就业有前景,我相信这也是很多网友共同的想法。

有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其实互联网上的网友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善良和客观的,对于一些问题确实有尖锐的看法和理解。

这来源大家朴素的情感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