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座城市中,有一群特殊的群体——河南人。他们远离家乡,来到上海打拼,却时常怀念家乡的味道。为了让在沪河南人都能品尝到家乡的美食,一家名为“豫掌柜”的餐厅应运而生。这家餐厅的老板们都是一群河南老板合伙开的,他们立志要让在上海的河南人都吃上饸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正我出去吃饭,基本上都是饸饹面”,“天天吃嘞见嘞都是饸饹面”,身为饸饹面忠实粉丝的老板,光一人吃饱可不行,争取让在沪河南人都吃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豫掌柜餐厅的店员全是河南人,客人基本大半都是老乡,在这里用方言交流无障碍。店里还增设了“河南话科普栏目”,一面墙上写满了河南人才懂的神秘语言,让老乡们倍感亲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饸饹面,餐厅还为河南人提供了专属配置。每桌都配有蒜瓣、自制的羊油辣椒,以及河南禹州的特产银梅可乐。这种神奇的饮料加入了金银花、乌梅、良姜和丁香,酸甜的话梅味浓郁,是独家的紧俏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饸饹面是一道能让北方人为之争吵的美食,它的名字在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叫法。在上海,这家24小时营业的餐厅提供了正宗的河南口味,让无数在沪的河南人力荐不已。餐厅还提供了一系列河南菜,包括道口烧鸡、扣碗、酸辣酥肉汤等,让人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饸饹面的名字来源于制作它的机器,现吃现轧,翻滚一会儿就能出锅。以前没有电动机器的时候,还需要人力手动操作呢。用料也别具一格,必须用高筋面粉,嚼起来格外有韧性,筋道弹牙。这家餐厅使用的还是河南产的面粉,主打一个家乡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工羊肉汤底是饸饹面中最“主贵”的部分,这家餐厅只用羊腿骨和脊骨熬制,每天要用四五十斤。熬上4个小时后,大料要最后再加,老板透露秘诀,只有这样汤底才能纯白浓郁。再抓上大把的葱花芫荽,舀一大勺自制的羊油辣椒,鲜美醇厚,香而不辣,冬天来一碗是热乎乎的暖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饸饹面的标配浇头必须是白切羊肉片,羊杂也有不少人喜欢。蘸上香辣汤汁,鲜嫩软烂又热乎,肉肉不够吃怕是河南人共同的烦恼。葱花芫荽青翠鲜亮,洁白的羊汤浓郁够味,面条粗粗圆圆又爽滑筋道,天冷的时候,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比什么都得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口烧鸡是店里最费功夫的一道菜,作为中国四大名鸡之一,找遍上海却没几家能做。老板特意请了老家专门做的师傅,大火20分钟,小火3个半小时,关火还要焖4小时以上。步骤繁琐,提前晚上开始做,一天也只能供应二三十只。必须是两年左右的蛋鸡,老鸡才越煮越香,经过长时间卤煮,肉质依旧紧致不会松散。肉皮是脆爽弹嫩的,不爱吃鸡皮的人,应该也会喜欢。手撕的烧鸡上桌热气腾腾,趁热吃有种柔如无骨的感觉,十分嫩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酥肉扣碗可能是河南八大碗中上桌频率最高的一碗,婚嫁丧娶基本上都必不可少。做法略繁琐,日常能吃上是绝对的仪式感。猪腿肉先裹粉炸,再带料汁上桌蒸,出锅倒扣在盘中,才能正式上桌。酥香软嫩,辛香入味,回味有淡淡的八角胡椒等香料味。基本都是瘦肉,但一点也不干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蛋是河南人的专属皮蛋,名为“变蛋”,绝对是检验一个河南人真假的利器。上海基本很难见到,老板是用大巴车从老家送过来的。不同于松花蛋用鸭蛋制作,变蛋使用鸡蛋,做出来是金黄透亮的,涩味也更轻。和黄瓜洋葱简单一拌,蛋清果冻般Q弹爽滑,蛋黄软糯流心,溏心的口感最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式方子肉也是餐厅的一道特色菜。红烧猪蹄在上海点评榜上排名第一,但老式方子肉也建议不要错过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