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衡水市水利局新闻发言人、二级调研员梁开亮介绍,今年以来,全市水利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预测,今年全省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漳卫河流域、子牙河流域、大清河流域可能有较重汛情,汛期可能会发生高强度降雨。市水利局全面梳理了全市今年的防汛基本情况,提前部署防御工作,开展业务培训和多项演练,制定印发了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组织各县(市、区)针对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方面,逐项梳理防汛重点和薄弱环节,逐一细化落实防范措施,形成了“一县一表”;对“23·7”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了全面复盘,总结经验,检视防汛工程短板弱项,完善方案预案;进一步压实防御责任,对河道堤防、蓄滞洪区、河道内村庄等共落实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385名,印发履职明白卡,使责任人有名、有实、有能,形成了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防汛责任链条。

市水利局还组织各地以河道、蓄滞洪区、闸涵枢纽等为重点,深入开展问题隐患排查,共检查防洪工程395处,累计排查发现各类问题隐患29项,已于5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加快推动防洪排涝抗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市共有44个水利项目获得国债资金支持,其中水毁修复项目11个、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项目33个,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同时,及早调整了市县防汛应急处置队伍,并组建了由5名水利退休老专家为防汛顾问、12名技术骨干为防汛调度专家、13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为水工程抢险专家的市级专家队伍,及时为防汛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在蓄滞洪区运用准备方面,全市水利系统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时间节点,进村入户深入宣传《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市水利局重新修订了《衡水市献县泛区运用预案》,组织修订了《衡水市主要行洪、排沥河道洪水调度方案》及《衡水市分洪口门运用方案》,并组织各地编制本地河道调度方案及堤防险工险段应急处置方案;协调指导饶阳、武强对蓄滞洪区围堤、隔堤及分洪口门进行排查,做实做细蓄滞洪区居民财产登记及变更登记,设立警示风险标识,发放转移明白卡,落实“叫应”机制,使蓄滞洪区内人员熟悉预警信号、转移时限、转移路线和安置点,确保群众遇到险情能第一时间转移到位。

市水利局还积极做好引调水工作,努力为抗旱储备水源,相继实施了位山引黄、渠村引黄、潘庄引黄、东线引江、石津渠引水、引岳入衡输水,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保障。截至6月3日,共引调外来水7.13亿立方米,促进了农业增产,改善了生态环境。

6月1日进入汛期后,水利部门立即进入防汛工作状态。市水利局将持续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汛情发展变化,强化洪水过程、洪峰流量、水位以及出现时间等监测预报,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安全度汛。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晨阔

编辑:张旭辉

微信公众号 :hengshui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