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主题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2024·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参加开幕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次论坛由民进中央主办,民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民进重庆市委会、重庆市水利局承办,中国水利学会、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协办。

论坛中,嘉士伯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启动水回馈项目,中国的长江流域水回馈项目同步启动,将在中国重庆、云南和江苏三地修复湿地、净化水源,助力长江保护和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是嘉士伯集团实现“零水浪费”目标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三大啤酒企业之一,嘉士伯集团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在其“共同迈向并超越零目标”ESG计划中,“零水浪费”是六大零目标之一,计划在2030年前,全球酒厂的平均水耗对比2015年降低50%,并在高水风险地区的酒厂实现100%的水回馈,即把酒厂生产消耗的水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等量地回馈给自然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中国,嘉士伯是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运营平台,已发展成为中国第四大啤酒公司。“我们有19个生产基地位于长江流域,有超过六成的销量来自于长江经济带。希望在持续实施ESG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公益环保项目,和各个利益相关方合作,为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嘉士伯中国企业事务副总裁谢夷说。

WWF是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专注在长江流域保护工作长达25年。从最早于各部委合作对水资源、渔业资源、湿地资源等传统自然资源的保护,到近几年推动企业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此次WWF和嘉士伯集团强强联合,使用WWF“水风险评估工具”开展长达一年的评估,在嘉士伯中国各酒厂所在地中,选择了长江流域最合适的项目地点——重庆、江苏、云南。

“长江流域是人与自然高度耦合的系统,其生态系统健康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参与到流域治理是共抓大保护重要的一环,对重塑长江作为一条‘生命之河’的活力意义重大。”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区域主任、中国淡水项目主任任文伟说。

湿地是一种天然的水处理系统,能够通过植物、微生物和物理过滤过程,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过量营养物质,从而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源,实现水回馈。此次三个湿地项目各有侧重,云南项目选址在昆明寻甸县,将改善当地湿地景观,提升黑颈鹤(世界上唯一的终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鹤类)栖息地质量,重庆项目旨在梁平区和城口县更新和建造新的湿地,以净化生活污水,而江苏项目则专注于在社渚河流域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产养殖污水。

预计到2025年,这些项目将完成并开始持续发挥作用,推动实现“零水浪费”的目标,为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为企业参与推动长江大保护提供范例。(马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