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支付宝公益调研组一行来到甘肃省积石山县,回访调研由支付宝公益爱心网友捐赠援建的博爱家园及灾后重建项目,进一步助力当地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更好地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副秘书长郭阳,甘肃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冯连宝,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捷,支付宝公益平台代表等参加了回访调研

在张谢家村博爱家园项目点,来自临夏州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师正在为60余名村民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讲解创伤包扎、心肺复苏术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帮助村民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张谢家村村民大多为中老年人,根据村民需求,博爱家园项目今年为村里建设了一个农家书屋,配备了文学类、技术类、综合类等书籍,帮助村民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同时还为开展村民培训提供了场所。截至目前,张谢家村博爱家园项目点已为村民开展知识技能培训3次,180多人次受益。下一步,张谢家村博爱家园项目还将根据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开展生计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张谢家村博爱家园项目援建的书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谢家村博爱家园项目点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研组了解张谢家村博爱家园书屋中的书籍配备情况

宁家村上社文化广场位于村民集中居住点,覆盖周边宁上社、宁中社、宁下社93户437 人。根据村民意愿,博爱家园项目于2023年对广场进行了改扩建。新建成的博爱家园文化广场地面更加平整,配备了体育运动设施,广场宣传栏里展示着宣传逃生避险等知识,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提供了防灾避险场所。村干部介绍,积石山地震发生时,广场未受损,成为该村23户130人的安置点,有效发挥了避险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积石山县关家川乡宁家村博爱家园文化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宁家村博爱家园文化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研组了解宁家村博爱家园文化广场宣传栏的展示内容

随后,调研组来到尕马家村,了解该村基础卫生条件和灾后重建项目博爱卫生站选址情况。尕马家村现有的卫生室位于村委会办公地点二层,服务该村228户1276人,卫生室面积小,设施老旧,在积石山地震中受损。在支付宝公益爱心网友捐赠支持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为该村援建一个钢结构博爱卫生站。钢结构博爱卫生站具有建设工期短、医生入驻时间快、抗震性能强、面积使用率高等特点,将为村民提供更便捷、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目前的尕马家村卫生室位于村委会办公地点二层

当天,调研组还来到甘肃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调研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赈济家庭箱储备情况。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储备在该中心的赈济家庭箱曾在灾后第一时间驰援甘肃和青海等地受灾群众。为更好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高区域、社区、家庭三级抗灾能力,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支付宝公益于2023年6月启动备灾计划,在韧性社区建设、救援队能力建设和备灾物资储备等领域开展合作。其中,支付宝爱心网友捐赠支持备灾赈济家庭箱4000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储备在甘肃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的赈济家庭箱

为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助力乡村振兴及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领导下开展博爱家园项目,建设“韧性社区”。截至 2023 年底,累计立项博爱家园项目 423 个,覆盖 2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超过 100 万人受益。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05年启动博爱卫生院(站)项目,通过在乡村援建博爱卫生院(站)房屋,并配备医疗设备、药品等,改善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基础条件。该项目于2014年升级启动“新站·新健康”项目,2019年推出钢结构博爱卫生站。截至2023年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已在全国立项援建3171个博爱卫生院(站),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益人口超过4360万人。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12年发起“赈济家庭箱”项目,该项目秉持“一箱物资,一户受灾家庭,一周应急生活”的理念,帮助过渡安置期的受灾家庭维系一周基本生活。同时,借助红十字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和物流体系,实现灾后24小时将赈济家庭箱运抵受灾地区。截至2023年底,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发放276431只赈济家庭箱,受益人口超过110万人。

供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社区发展与志愿服务项目中心

执行主编:张一诺

本期编辑:吴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