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

是世界献血者日

恰逢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
今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

主题口号是:

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

二十周年之际:

感谢您,献血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献血对身体健康有没有不良影响?

正常成年人定期献血不影响身体健康,这是医学界的共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项研究认为献血会损害健康。

首先,献血对人体内的总血量影响很小。一个成人大约有4000至5000毫升的血容量, 一次献血通常是200至400毫升, 占全身总量的5%至10%。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一个人一次失血量只要不超过身体总量的15%以上,对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各个脏器的供血是没有影响的。

其次,人体血液的所有成分本身就处在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血液中血小板寿命约为10天,白细胞寿命一般为18~36天,红细胞的寿命较长约为120天。也就是说,未献血的情况下,人体每天都有细胞衰老死亡,被人体内的造血“工厂”骨髓等所生产的新生细胞所替代。与其让体内血液细胞自然消亡,莫不如捐献出来为他人所用,挽救和治疗更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

此外,人体循环血量的缓冲能力也很强。人体的血液约有20%~25%分布在肝、 脾等脏器和组织内, 在献血后,肝、脾等器官的血液能及时补充并恢复血管内的循环血量,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与此同时,机体会刺激造血器官加快制造新的血液, 血液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补充。

因此,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献血后多久能恢复?

人体造血系统有着强大的代偿功能,在献血后骨髓造血速度可增加到正常的6~ 8倍。在献血后,血液内的水分和无机物在2小时内即可由组织液渗透入血管得到补充,血容量恢复正常;血浆中的蛋白质会在肝脏中加速合成,2~3天即可恢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恢复在 21~42天左右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因此,符合我国法定的献血周期(捐献全血的间隔周期为 6个月, 而单采血小板的间隔周期为14天)进行献血,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

参加无偿献血的身体要求

年龄

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55周岁

既往无献血反应

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

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

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体检标准

体重

男≥50kg 女≥45 kg

血压

12.0kpa(90mmHg)≤收缩压<18.7kpa(140mmHg)

8.0kpa(60mmHg) ≤舒张压<12.0kpa(90mmHg)

脉压差

≥30mmHg/4.0kpa

脉搏

60次/分~100次/分

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 次/分

一般健康状况

皮肤、巩膜无黄染

皮肤无创面感染

无大面积皮肤病

四肢无重度及以上残疾

心肺等器官无严重功能障碍

双臂静脉穿刺部位无皮肤损伤

无静脉注射药物痕迹

献血量及间隔时间

全血献血者

每次可献全血200ml、300ml、400ml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单位

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L

全血献血间隔

不少于6个月

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

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

单采血小板后于全血献血间隔

不少于4 周

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

不少于3个月

(转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无偿献血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

是人们传递真情的红色纽带

捐献一颗爱心

救助一个生命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

用爱心与热血来温暖这个社会

在天津经开区建区40周年到来之际,泰达街道举办招商证券杯“城·景·人”泰达风华摄影大赛,用影像定格泰达的奋进风采,书写泰达的璀璨新篇,为即将到来的盛典献上最真挚的礼赞。奖品丰厚等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