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2月29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平静被一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紧急转入打破。这位54岁的男性患者,在外院转入我院时突遇心跳骤停,生命岌岌可危。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一边进行紧急复苏,一边迅速将患者送入ICU病房。

紧急救援,刻不容缓

面对患者突如其来的心脏骤停,ICU在李刚主任的带领下,迅速展开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然而,由于患者心功能状态极差,经过近30分钟的持续复苏,患者的心律依然未能恢复。这时,ICU副主任、ECMO小组组长王征火速赶到现场,果断决定实施体外心肺复苏即VA-ECMO支持。

ECMO小组迅速响应,拯救生命于危难之间

ECMO小组迅速启动,王征副主任与孟丽娜医生在不到20分钟内完成了预充、置管、装机以及远端灌注管置入等复杂操作,成功启动转机治疗。虽然患者的心脏仍未能恢复有效搏动,但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的各器官得到了宝贵的血液灌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持续胸外按压下王征副主任医师与孟丽娜主治医师迅速实施股动静脉穿刺置管并转机

医护团队日夜守护,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在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后,ICU的医护人员开始了有条不紊的抢救工作。李刚主任带领医生团队每日早晚两次重点查房,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护士核心小组则制定了精细化的护理管理方案,并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专门看护患者。王征副主任和郭淼护士长更是时刻守护在患者床边,随时进行精细化调整。

心脏奇迹复苏,患者逐步清醒

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患者的心脏在停止搏动4小时后,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微弱的跳动。在ECMO的支持下,患者的心功能逐渐恢复,散大的瞳孔逐渐缩小并恢复了光反射,神志也从深昏迷逐渐清醒。这标志着ICU高质量的复苏以及成功的高级生命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细治疗,患者成功转出ICU

虽然成功撤除了ECMO支持,但患者仍面临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挑战。在医护人员的精细治疗和护理下,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恢复,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为患者置入心脏转复除颤器以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经过42天的抢救治疗,患者成功转出ICU病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者转出时状态良好

康复出院,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转出后,经过肾脏内科的进一步评估和治疗调整,患者的肾功能得到全面恢复。在心血管内科和肾脏内科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最终在治疗55天后康复出院。这场生死时速的抢救不仅展现了我院医护团队的高超医术和无私奉献精神,也再次证明了现代医学在拯救生命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

体外心肺复苏(ECPR)助力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

体外心肺复苏(ECPR),即在潜在可逆病因可去除的前提下,对使用传统心肺复苏方法无法恢复自主心律或反复心脏骤停而不能维持自主心律的患者,迅速实施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为患者提供暂时的循环及氧合支持。在心跳骤停患者生存几率极低的情况下,ECPR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这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在李刚主任的带领下,我院ICU已成功申请并开展ECMO治疗技术,至今已完成ECPR治疗10余例,这一显著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我院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未来,我院ICU将继续深化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不断提升救治水平,为更多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供稿 | ICU 王征 孟丽娜

编辑 | 市场客户管理部 牛美楠(实习)

责编 | 市场客户管理部 王闰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