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福禄祯祥—长命锁民俗文化展”在新疆喀什地区博物馆二楼东侧临时展厅开展,一百二十件琳琅满目的长命锁,或精巧雅致、独具匠心,或精雕细刻、工艺复杂而精湛。开展后,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及游客前往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展览由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局)与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喀什地区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承办,伽师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协办,展览展出到8月1日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精选了佛山市博物馆收藏的120件长命锁等文物,以银和铜为主要材质,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展出的长命锁装饰题材多样,既有长命、富贵、福禄寿、吉祥如意等民间吉语,也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器物等吉祥图案;其造型富于变化,有常见的如意形、元宝形、锁形,也有动物、花卉等其他造型,工艺之精湛,材质之多样,无不反映了中华长命锁文化的发展历程。

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驻伽师县工作队、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伽师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伽师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喀什地区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封利、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黄宝坚先后致辞。封利谈到,多年来,在党中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部署下,佛山人民与喀什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相信此次展览的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喀什地区与广东省佛山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自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吹响全国19个省(市)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的号角以来,佛山与喀什地区、特别是伽师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地心手相连,在实施民生项目合作的同时,开展了多项文化交流活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黄宝坚谈到,这些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地人民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推动两地情谊加深,此次展览是两地文化交流的又一次尝试,希望把对生活最美好的祝愿带给喀什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结束后,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一同参观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出的长命锁展品,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文博知识开讲

据佛山市博物馆展览负责人介绍,长命锁也叫“寄命锁”,它是明清时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相传佩戴这种饰物,会避邪去灾,意为“锁住生命”。古代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以保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长命锁多为白银打制,其造型多被做成锁状,有长体形、如意状的,在锁上錾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文王百子”“福寿万年”“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吉祥文字,有的上面还刻着寿桃、蝙蝠、金鱼和莲花等吉祥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长命锁在明清时期的汉族地区十分流行。从造型到装饰都富于巧思,长命锁给人感受得最多的却是一种超越“长命百岁”具体形式的人生理想的生命情怀。从更多的意义上讲,这是人们对生命延续的一种渴望,对造福子孙的一种祈祷,是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

这些精美的展品,带着数百年的人世变迁,带着斑斑锈迹,带着古老风韵,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民间银器的无限风采,展示了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独特内涵。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些精美的长命锁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 通讯员何咏诗

图/佛山市博物馆高宇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