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古称武当县,是由十堰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江汉平原与秦巴山区结合部,地势高低悬殊,山地、河谷纵多,特别适合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厂的厂址选择原则,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上世纪六十年代,丹江口市成了三线厂的宠儿,包括国营3611厂在内共有“五厂一院”六家三线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丹江口市的大山深处,陆陆续续出现许多神秘的单位,这些都是三线厂,诸如国营3602厂、国营3607厂等等,相比起来国营3611厂面积最小,位于十堰市丹江口浪河镇的土门沟,地处丹江口市西南城郊位置,距离城区不远,只有不到40公里,不到1个小时的车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营3611厂距离国营3607厂不远,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兄弟单位,3611隶属于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又名国营长城油料机械厂,是全国生产油料器材专业厂家,虽然不涉枪不涉弹,但属于三线厂,出于保密需要,也有自己的军工代号,国营3611厂,工厂于1968年开工建设,1970年建成投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营3611厂是土门沟面积最小的三线厂,但有三线厂的光环,规模依然不小,厂区生活区连成一片,矗立在山沟沟的平地上,延绵几公里,包括员工宿舍、学校、医院、俱乐部等在内的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三线厂都有严格的保卫,国营3611厂也不例外,家属区都不说了,生产区域都是JF军执勤站岗,用戒备森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同多数三线厂一样,国营3611厂的辉煌并没有得到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缓和,军品订单减少,国营3611厂为了生存,“军转民”,生产民品不说,到1989年还被迫把部分车间搬迁到襄樊,原厂区变成丹江分厂,员工人数也从最初的几千人骤减到几百人,地广人稀,有点旧址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国营3611厂幸福呢,老厂拆分的时候,几百名工人仍在继续老厂的辉煌,时至今日,已有三十多年过去了,工人已经退休不再生产,但他们仍然居住在丹江厂生活区,白天遛弯喝茶,晚上灯火辉煌,偶尔从青砖楼房飘出饭菜香,稍不留神,还以为又回到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线厂是时代的产物,功过是非颇受争议,从80年代开始,国际局势发生改变,三线建设宣告结束,不少三线厂适应不了社会发展,要么整合,要么搬迁,在大山深处留下老厂区,自生自灭,令人惋惜,相比起来,国营3611厂虽然搬离大山沟,但是厂区并有老职工坚守,没有废弃,确实幸福,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