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中旬,南方解放前线的战火还没有平息,毛主席急电萧劲光进京。萧劲光接到毛主席发来的电报后,连忙带着秘书赶往北京。毛主席一见到萧劲光就说:“现在我们要开始筹建海军,我想让你来当海军司令员。”

萧劲光十分震惊,他说:“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又不懂海军,怎么能当海军司令员呢?”毛主席笑着说:“我就是看中了你这个‘旱鸭子’!”从此,萧劲光开始了他30年的海军工作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萧劲光

1966年8月的一天,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萧劲光等人。毛主席主动走向萧劲光和他握手,并对一旁的李作鹏说:“萧劲光是老同志,也是一位好同志啊!”毛主席还在城楼上和萧劲光合影留念。

有一次,林彪向毛主席告状,想要罢了萧劲光的官。那么毛主席知道后是如何回复的?毛主席为何执意让萧劲光当海军司令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呼吁下,南京政府终于和我党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紧接着红军主力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萧劲光被任命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对内则称为留守兵团司令员。

八路军的主力即将奔赴抗日前线,那么该由谁来留守后方根据地呢?要知道延安虽然有利于指导敌后根据地建设,令前线的部队有回旋的余地,但这里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留守部队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最终在毛主席的提名下,经党中央慎重研究后,萧劲光担任留守兵团的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在首次举行的军政干部会议上,毛主席拍着萧劲光的肩膀说:“同志们,我在延安可是靠这位老兄吃饭的,靠你们留守兵团吃饭啊!”毛主席说完看了看萧劲光,然后说:“萧劲光啊,我准备死在延安,埋在清凉山,你也要做好准备啊!”

毛主席意味深长的玩笑话,令萧劲光受到很大的震动。当天晚上,他回到宿舍里写下“任务重于生命”六个大字,第二天挂在会场上警惕每个人。

在作报告时,萧劲光反复阐述留守部队担负的“保卫河防、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等任务的光荣和危险,号召大家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一切。

留守兵团想要立得住,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社会环境问题。起初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匪患问题尤其突出。

根据统计,当时边区政府所管辖的23个县境内,比较大的土匪团伙就有40股,共4000余人,拥有2000多支枪。这些土匪烧杀抢夺,无恶不作,那么该用什么办法来消灭这么多土匪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劲光

在剿灭土匪的问题上,萧劲光和李德发生了一场争论。李德向来以军事家自居,他提出:“剿匪应该采取平推战术,派大部队一起进攻,这样声势大,兵力集中,可以一次性剿灭干净。”

萧劲光不同意李德的看法,他说:“土匪非常狡猾,昼伏夜出,到处流窜,怎么可能会集合在一起等你去打?”李德听了萧劲光的话,又是摇头又是耸肩膀,显出一副不屑的样子。

萧劲光见和李德聊不来,便将这件事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听后笑着说:“没有李德就不行吗?”毛主席一句话,萧劲光心领神会,随即和有关领导研究部署了剿匪工作。

萧劲光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土匪的活动规律和当地的特点,采用军民结合、武力清剿等相结合的办法。不到一年时间,土匪基本被我军肃清。

一天晚上,萧劲光来到毛主席的窑洞,向他报告说:“主席,边区境内的土匪已经基本肃清了。”毛主席对这个结果又惊又喜:“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土匪给肃清了?”

萧劲光详细汇报了剿匪的经过和战果,毛主席听后十分高兴,亲自起草了一封电报,向全国的抗日根据地通报了这一战绩,着重表彰了边区的军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担负剿匪任务的同时,留守兵团还要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进行斗争。在这一方面,萧劲光和毛主席配合得十分默契。

1940年前后,阎锡山疯狂“反共”,大肆进攻我党领导下的山西新军。为了打击国民党顽固派,减少两党之间的摩擦,党中央派萧劲光和王若飞带着毛主席的亲笔信,到黄河边上的宜川秋林镇和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员阎锡山谈判。

毛主席在信中明确写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阎锡山看后觉得毛主席写的最后一句太过强硬,要求改为“我必自卫”,萧劲光果断拒绝。

回到延安后,萧劲光向毛主席汇报这件事,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很好,你坚持得很对,就是要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一个字也不能改!”

1939年以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边区的进攻和经济封锁,除此之外还停止了我军的军饷,这也导致边区财政发生极大的困难。

正当大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时候,毛主席将萧劲光、林伯渠等人找去,说:“我们到陕北是来干什么的?是干革命的!现在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都想困死、饿死我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顿了顿继续说:

“现在我有三个办法:第一、革命继续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老家;第二、不愿意解散,又没有办法,大家只能等着饿死;第三、大家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共同克服困难。”

1940年2月,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留守兵团不仅要开垦荒地种粮种菜,还开办了各种手工工厂和作坊,不少部队还搞起了畜牧业。运输业等等。

1943年,留守兵团开荒高达20万亩,陕甘宁边区“到处都是庄稼,遍地都是牛羊”。有天傍晚,萧劲光陪毛主席在延河边散步,他说:“大多数部队已经实现‘不要公家一粒粮、一寸布、一分钱’的口号,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我之前就讲过嘛,在延安要靠你萧劲光吃饭的!”

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全国上下都充满生机勃勃的迹象,然而最忙的还是中南海内的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此时毛主席的脑海里还酝酿着一个重大的决策,那就是建设人民海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中国人民自己的海军,是毛主席期盼已久的。作为政治家和战略家,熟知中国历史的毛主席深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对我国是有多么重要。因此在1949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向大家宣布:“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海军!”

然而该由谁来担任新中国海军的第一任司令官呢?毛主席陷入了沉思。20多年的战争,大大小小的战斗不计其数,数以百万计的解放军可以说是群雄并立,将官如云。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选一个海军司令员都是不成问题的。毛主席反复思考的是谁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没有装备,其次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还要边打边建,这个担子太沉重了,该将这个担子交给谁呢?

顺着这一思路,长期以来血火与共的将领们的身影一个又一个从毛主席的脑海里闪过,最后他定格在一个高大的身影上:萧劲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衡宝战役的炮火声刚刚停息,萧劲光刚想稍微休息一下,通信员就送来一封急电。电报是毛主席发来的:

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见报速来北京,有要事面商。

萧劲光急匆匆跟政委萧华交代完任务,便和秘书乘坐火车赶赴北京。在中南海,毛主席接见了萧劲光,他先是询问了衡宝战役的情况,然后开门见山地说:“现在我们要着手筹建海军,中央想让你来当司令员。今天我先和你打个招呼,顺便听听你的意见。”

萧劲光从1925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那天开始,一直在陆地上战斗,除了两次前往苏联留学时坐过轮船,在列宁格勒登上“阿芙乐尔”巡洋舰参观过一次外,从没有在海上生活过。

由于在思想上毫无准备,萧劲光坦率地说:“主席,我是个‘旱鸭子’,怎么能当海军司令呢!这么多年我只坐过几次船,还都晕得不行,要不还是让别人当吧?”

毛主席笑着说:“我偏偏看上你这个‘旱鸭子’了,让你去组织指挥,又不是让你天天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有海就必须要有海军,之前我国有海无防,受人欺辱,如今我们将海军搞起来的话,就不用怕被别人欺负了。再说,我们想要解放台湾,没有海军可是万万不行的。”

见萧劲光还是没有说话,毛主席继续说:

“让你当海军司令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搞海军的基础很差,现在除了起义人员带来的一些舰船和装备外,其他一无所有。你之前做过改造旧军队的工作,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了解我们部队的传统。

还有,我们搞海军要争取苏联的帮助,你在苏联留过学,也懂俄语,了解苏联部队的情况,这些都是有利条件。依我看,还是你当海军司令最合适!”

听了毛主席这一席话,萧劲光决定服从中央的决定。

1949年12月,毛主席率领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临行前,毛主席再次召见萧劲光,向他了解苏联有关方面的情况,还征询他对海军建设的意见。

有了前车之鉴,萧劲光这次比较系统地谈了自己对创建海军的一些想法。毛主席听后十分满意,连说:“好好好,不过还要考虑得更细一点,一步步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1月1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为了统一管理现有各地海军人员、舰艇以及建立人民海军,任命萧劲光为解放军海军司令……”

接到任命后,萧劲光立即交换了在湖南的工作,前往北京上任。从这以后,萧劲光开始了海军生涯,一干就是30年,为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初建的海军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1950年3月,萧劲光视察刘公岛的海军部队时,一时间竟然找不出一艘可以开动的舰艇送他渡海,最后不得不乘坐渔民的小船上岛。

当时渔民十分疑惑地问萧劲光:“你真的是海军司令?那怎么还借我这个渔民的船啊?”萧劲光感慨万千,事后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记下,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乘坐渔船视察刘公岛!”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多月后,人民海军奉命参战。1950年5月25日,解放万山群岛的战斗正式打响,此次人民海军16艘改装的各式舰艇的对手是国民党30多艘排水量上千吨的舰艇。

战斗打响后,人民海军仅有的28吨“解放”号炮艇突然冲入敌军的阵营,向他们展开猛烈的进攻,打得国民党舰队猝不及防。最终敌军的舰艇竟然互相射击、相互碰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号抓住有利战机,全速扑向国民党舰艇“太和”号,从距离该舰艇800米一直打到100米。一艘小炮艇竟然直接向一支舰队发起进攻,这在世界海战史上恐怕也是唯一的战例。

1950年8月3日,万山群岛和广东沿海全部岛屿宣布解放。人民海军共击沉国民党6艘军舰,歼灭敌军700多人。当这一消息被传入毛主席耳中的时候,他高兴地在捷报上批示:“这是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例,应给予表扬!”

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视察“长江”舰,他在舰艇上和水兵们一起生活了四天三夜,这也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深入基层部队时间最长的一次。而在战火的淬炼中,人民海军也日益强大起来。

在萧劲光担任海军司令期间,他曾用毛主席的饭,请毛主席的客,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夏天,毛主席来到青岛准备视察海军,结果突然患上了感冒,不能到海面上吹风,因此只好委托周恩来检阅人民海军。8月1日,毛主席的感冒好多了,这天下午他突然来到萧劲光的住处,喊道:“萧司令,我来蹭饭了!”

萧劲光感到十分突然,他连忙迎上去说:“主席,您怎么来了,快进来快进来。”说完便将主席迎到书房。紧接着萧劲光将孩子们叫过去见毛伯伯,当孩子们进来后,毛主席站起来一一询问他们在哪里学习,学习怎么样。

萧劲光的孩子们也热情地喊毛主席“毛伯伯”,主席听了十分开心,笑着说:“萧劲光啊,你的孩子们都很懂礼貌。”介绍完了以后,萧劲光让孩子们出去,自己则和主席在书房里聊天。

萧劲光猛然想起毛主席进门前说的话,他说:“主席,今天可没有什么好吃的。”毛主席笑着说:“我的要求不高,能填饱肚子就行。”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的卫士附在萧劲光的耳边小声说:“主席今天是真的要在这里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劲光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毕竟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到部下家中吃饭,但毛主席又有节俭的习惯,他不知道该如何准备。海军的同志只好和毛主席的随行人员联系,想要从他们口中获得一些信息,然而令海军同志没想到的是,这次联系竟然帮了他们大忙。

原来毛主席的随行人员不知道主席要在外边吃饭,因此早早就准备好了饭菜。毛主席吃饭一向简单,只是几样湖南风味的小菜,由于今天是建军节,所以额外加了个红烧肉。

海军的同志和毛主席的随行人员一商量,便决定将已经准备好的毛主席的饭菜给运过来,这样既可以不浪费,又能解决这一难题。不一会,一名警卫员走了进来,轻声对萧劲光说:“司令,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要现在吃饭吗?”

还没等萧劲光开口回答,毛主席就说:“好了,既然饭菜都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去吃饭吧,这些问题饭后再聊。”在吃饭过程中,毛主席一再称赞饭菜味道好,殊不知他吃的却是自己的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12月1日,在舟山以东海区配合训练的“418号”潜艇和“衡阳”号舰艇相撞,最终“418号”潜艇沉没,38名舰员遇难。1960年1月12日,又发生了飞行员杨德才架机脱离编队,并在台湾东北部撞毁的事故。

为了减少重大事故发生,萧劲光指示海军开展安全运动,同时从整顿部队纪律入手,进行“三反”和整风运动。东海舰队发生的重大事故不仅惊动了海军,还惊动了军委。

因此在1962年4月,军委派出总参军训部部长李作鹏、总政组织部副部长张秀川等人组成的检查团来到东海舰队。当检察团的工作结束后,李作鹏和张秀川并没有离开,而是留在海军工作。李作鹏担任海军常务副司令员,张秀川则担任海军政治部主任。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萧劲光等人。毛主席一见到萧劲光就直接走过去,主动和他握手交谈,并对一旁的李作鹏说:“萧劲光可是个好同志!”紧接着毛主席还和萧劲光单独合影,当时能和毛主席单独照相可是不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林彪

这件事以后,林彪还是有些不甘心,有一次他向毛主席告状,要求将萧劲光罢免。也许是被林彪说的有些心烦了,毛主席怒斥道:“海军司令还得是萧劲光来当,萧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

1980年1月11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免除了萧劲光海军司令员的职务,并任命叶飞为海军司令员。从这以后,萧劲光彻底告别了战斗30年的海军司令员的工作岗位。

尽管萧劲光离开了一线,但他仍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和海军部队的建设。萧劲光孜孜不倦地钻研海军知识,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世界各国海军的最新消息,思考总结海军30年的成败得失。

1982年,在海军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同志的鼓励下,萧劲光决定写一部回忆录。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内,萧劲光每天上午都拿出一两个小时来回忆、介绍情况。为了能令回忆录准确无误,萧劲光还翻出早年的工作笔记、日记,认真列了提纲。

这本回忆录历时3年,最终于1985年初《萧劲光回忆录》基本定稿。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萧劲光突然被查出患有结肠癌,随后住进301医院治疗。在中央、军委和海军各级领导人的关怀下,萧劲光的身体经过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于1985年底病愈出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劲光刚出院,就在张炜等人的协助下,立即着手回忆整理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司令员30年的工作经历。1988年秋,《萧劲光回忆录(续集)》最终定稿,送去解放军出版社。

此时萧劲光的结肠癌已经转移到肝上,再加上几次大面积心肌梗塞,他的病情慢慢严重起来。尽管如此,萧劲光还是强忍疼痛,亲自审阅回忆录,签字。不久后,萧劲光再次住进301医院。

1989年元旦过后,萧劲光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时常连续几个小时都处于昏迷状态。

3月中旬,在各方的努力下,萧劲光的回忆录终于印出了第一批样书。当秘书将样书送到萧劲光的枕边,他摸着还散发阵阵油墨香的书,喃喃自语道:“这是我的心意,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留给党,留给后辈子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20日,医院给萧劲光的家属发出病危通知书。萧劲光从昏迷中醒来,当他看到子女、工作人员都在自己身边后,吃力地说:“我这里没事,你们都回去休息吧。”紧接着萧劲光问起邓小平、彭真、王震等老战友的情况,断断续续地说:“你们有空,记得经常去看看王新兰、林月琴、楚青……”(这些都是萧劲光已故战友的遗孀)

3月29日,萧劲光因病逝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