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正式建城,一般认为在唐代的永泰元年(765年)。当时的南诏在盘龙江下游筑起了拓东城,城内不但建有王宫、官署、馆驿、寺庙、井池,还建起了规模宏大的鄯阐台,拓东城因此又叫鄯阐城。

元代初期,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把云南行政中心从滇西的羊苴咩城迁到滇中的押赤城(今天的昆明),昆明从此成为云南全省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当时鄯阐万户府下设置昆明二千户,滇池北岸被称为“昆明”,就是从此开始的。后赛典赤·赡思丁把昆明二千户改为昆明县,隶属于中庆路,中庆路府设在押赤城,又称中庆路城,简称中庆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壮丽大城”:中庆城·昆明县

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蒙古大军拿下云南之后,实行军事管制,在鄯阐万户府下设置昆明二千户——今天的滇池地区被称为“昆明”,就是从这时开始的。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派亲信赛典赤·赡思丁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主持云南大计。

赛典赤到云南后,撤销军事管制体制,正式建立云南行省,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在行省之下建立路、府、州、县。云南地区又一次正式成为中央直辖行政区,“云南”也首次成为中央直辖行政区的名称。至元三年(1276年),赛典赤把昆明二千户改为昆明县,隶属于中庆路。中庆路府设在原来的鄯阐城,叫中庆路城。

除了昆明县外,中庆路还管辖富民、宜良两县,并辖四个州:嵩明(辖杨林、邵甸)、晋宁(辖呈贡、归化)、昆阳(辖三泊、易门)、安宁(辖禄丰、罗茨),大致奠定了今天昆明市的规模。赛典赤又把省会从洱海边的羊苴咩城迁到中庆城。从此,云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就正式转移到了今天的昆明地区。

鄯阐城在战火中受损严重,经济初步得到恢复之后,赛典赤就在旧城基础上重建中庆城,城区范围向北扩大,北端大致到五华山,南端大致到今土桥,东端大致到盘龙江,西端大致到今福照街、鸡鸣桥一带,中心则是今天的三市街,全城南北长而东西窄,规模超过了南诏的上都和大理的东京,把今天昆明城中心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了。

中庆新城是夯土城,留下的遗址有两座桥:一是元代大德年间建成的盘龙江大德桥,就是今天连接拓东路和金碧路的得胜桥;一是元代至正年间建成的盘龙江至正桥,就是今天长春路东面的溥润桥。如今经过改建,原貌早已经看不出来了。

中庆城是当时云南最大的城市,被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壮丽的大城”。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城中有商人,有工匠,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者,是一个多民族杂居之地,盛产大米、小麦,但主食是大米,并能酿制“清澈可口”的美酒。城边的滇池“广有百里,出产各种鱼类,有些鱼的体积甚大”,堪称“世界最良之鱼也”。这里还有许多盐井,足以自给,百姓习惯用盐制作腌肉等,盐税还是国家的大宗收入。

交易时使用的是贝币,兼作头饰——贝币是云南历史上早就使用的货币。赛典赤到云南后,曾有人建议改用中原货币,但赛典赤从实际出发,仍然保留了贝币。从马可·波罗的见闻看,赛典赤的这个决策对“壮丽的大城”起了积极作用。

据说,兀良合台率蒙古大军杀奔鄯阐城而来,问身旁纳西族大将阿良:“这是什么城?”阿良应声道:“矣赤。”兀良合台一愣:“鸭赤?”这个地名就这么过了。于是,鄯阐城又被称为“鸭赤”城,或作“押赤”,或作“雅歧”,音同字不同而已。据方国瑜考证,“矣赤”是纳西族对鄯阐城的称呼,意思是“南方”(《中国历代疆域图西南地理考释》)。

明、清云南府城·昆明县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等率领30万大军平定云南后,班师时留下沐英镇守云南。当时20万土著武装进攻失败,原中庆城的土城墙已残破不堪。沐英决定放弃土城,另外修筑坚固的砖石城墙,把原来南城(今三市街、金碧路一带)商业区划到城外,仅把衙门、官府、兵营和一些寺庙圈在城中,又向北把城墙延伸到螺峰山上,居高临下,控制险要。翠湖也被圈进城内,以解用水之需。全城周长约九里三分,实测面积约3平方公里。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按照内地的行政制度,设置了云南布政使司,仍驻昆明城,直属中央管辖。行政上改中庆路为云南府,云南府驻新城,称云南府城。云南府下设四州九县,四州为嵩明、昆阳、安宁、晋宁;九县除了昆明外,还有呈贡、宜良、富民、三泊、禄丰、易门、归化、罗茨,基本上保持了元代的格局。

清代沿袭明代制度,仍然以今天的昆明城为省会,称云南府城为省会或会城。云南府辖八县:晋宁、宜良、嵩明、富民、呈贡、易门、禄丰、罗茨。清代云南府城修了23次,城内衙门达到30多座,比明代大为增加,但城市规模没有太大的发展。清代后期,云南府城内外商业繁华。据统计,清末府城人口约10万,城内外大小街道有150多条,大小巷道400多条,桥梁70座,祠寺151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明清昆明大南门

从明代“小南京”到清代移民“填昆明”

明代初期,为稳定在云南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最早的移民来自明朝征滇的30万大军,后来不少军人留在云南,参加屯垦。

云南平定之后,沐英又回朝带来了250万移民,后来沐英的儿子沐春再移来30万江南(南京)人,加上征调来屯戍云南的军民,沐春当时移民不下50万人。如果扣除这些数字中的水分,减去来云南途中死亡、流散的人口,再加上充军流放到云南的人数,有学者估计,明初迁入云南的移民大约为120万,而当时云南的总人口不过200多万。

明初的昆明叫云南府城,是全省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沐英受封黔国公,世代在此镇守,府城和府城附近都是沐英驻军布防的重点。移民来到云南,沐英又多把他们留在昆明,以改变昆明的人口结构,保证昆明和沐家的安全。

明万历年间,云南右参政谢肇淛在《滇略》中说:明初朱元璋把江南良民和罪犯举家迁到云南,导致当时的昆明城中“土著者少”而“寄籍者多”。当时昆明汉人多从江南迁徙而来,说得一口的“金陵(南京)腔”。昆明城中,“衣冠礼法,语言习俗”,大多和南京差不多。“二百年来,熏陶渐染”,昆明“彬彬文献”,和内地相差无几。明万历年间到云南做官的学者冯时可也说当时的昆明“城郭壮丽,街衢整洁,士女装束、言语皆如金陵(南京)”(《滇行纪略》)。难怪有人称当时的昆明为“小南京”。

直到清末,人们还能在昆明找到不少南京市井习俗。罗养儒在《纪我所知集》(《云南掌故》)中说:过去很多昆明方言和南京话类似。最明显的是和人谈话,不离“您家”两字,而且把“您家”念成“您且(读平声jiē)。

罗养儒还说:“昆明人偿伸中指以向人,亦是江南人不满于对方之一种动作。昆明人之治肴,亦多类似江南人之烹调。更有几种事业,在情景上,直似南京人。如做水鞋、打皮底之铺,都是以凳搭板,成一约及二尺高之平台,人坐其上而工作。又昆明之兑换银钱铺,在形式上亦与南京相同。又甜浆馆之门面与其出品,亦与南京的相同。又银匠铺陈列各种银器之形色,亦是与南京的相同。此外,尚有很多的行业铺,亦无不形色相似也。”

清代后期,昆明“新移民”又多来自四川、江西、湖南和两广等地,其中有经商者,也有手工业者,形成了广帮、江西帮、湖南帮、四川帮、浙江帮、陕西帮等地方商派,并在昆明城里建起不少会馆。如前面提到的四川会馆、江西会馆、两湖会馆、陕西会馆、湖北麻城会馆、福建会馆、江南会馆、浙江会馆、两粤会馆、迤西会馆、建阳(水)会馆、石屏会馆、八省会馆等——可见当时移民之盛。

这些新移民的到来进一步改变了昆明城的居民成分。滇越铁路通车后,来昆的两广商人迅速增多,“由金马坊至云津铺之一大段街上,便为两粤商人聚集之地,专营广洋杂货商业,遂自名为广聚街”,另一方面,老昆明的原住民越来越少,“遂被淘汰”(《昆明市志长编》)。

清末新移民中以四川人最多,当时昆明“织机的增加从四川人迁来时开始,他们为本省人口过多而引起可怕的生存斗争所迫,迁来本城,便开始织布,后来四川人愈来愈多,目前云南大部分织布匠都是四川人”。“由于四川织布工匠的移居和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近几年云南省城内织布业有了显著增长”(《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不仅是织布,清末“轿夫、薙发匠、栈伙、厨役诸工,几无一而非四川人。裁缝及零星贩卖之流,几全操于江西、两湖人之手”(谢彬《云南游记》)。不仅昆明“东南城外全属四川人占籍”(清光绪《云南地志》),就是在南校场旁,也出现了一条四川街(今金碧路东端)。昆明有童谣唱道:小四川,背着包袱上云南。启刀子,磨剪子,毡子街上卖竹子,珠市桥边摆摊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清末金马坊下的昆明人

从“云南市”到“昆明市”

辛亥革命中,昆明爆发“重九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建立了云南军政府。1913年4月,当局裁撤云南府(辖今昆明一带),昆明县得保留,直属省政府管辖。昆明市区仍然属于昆明县,但市政管辖权划归省会警察厅。1919年,当局实行“民治”,设立云南市政公所,驻翠湖海心亭,管辖昆明市区。

1922年成立昆明市,云南市政公所改名昆明市政公所,管辖地域面积17.96平方公里,大致东到大树后营,南到官渡,西到渔街子,北到黑龙潭。1928年,昆明市政公所改名昆明市政府,并于8月1日在古幢公园召开成立大会,市民代表向首任市长赠送了一座半身铜像,高3尺多,成为当时昆明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1934年,昆明市辖地再次扩大,新划入市郊大小村子27个,人口超过20万,此后昆明才得正式设市,并于1939年成为省辖市。当时的昆明市地域东到席子营、苏家庄一带,东南到菊花村;南到佴家湾、刘家地一带;西到六合村、荣家营一带;西南到白泥坡;北到林家凹、大马房一带;东北到小厂;西北到王家坝一带。昆明设市之后,市容市貌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变,城市文明水平有所提高,成为云南“首善之区”,得到各方称赞。

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昆明规划建设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号保留最终解释权,本号不承担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