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戏热”这一现象的盛行,与现在社会急速发展的 环境背景和受众的文化意识演变息息相关,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受欢迎程度足以佐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宫戏作为文化历史与大众精 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一直以来备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 《延禧攻略》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抓准了大众的精神文化倾向,敏锐地感知到了影视剧的市场风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来自生活、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难有喘息的机会。

再谈到《延禧攻略》,其中的女主一改以往“圣母白莲 花”的形象,而是大胆的将女主设定成以暴制暴的“社会 姐”形象,以快节奏“稳准狠”的剧情迅速地俘虏了观众的心,恰好迎合了“爽文化”的文化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宫如职场—小白成长之路

魏璎珞,出身满洲正黄旗包衣,所谓的“包衣”就是皇帝的“家奴”。

这样一位没有家庭背景的女子进宫一般都是宫女,但是在她进宫后,在短短的20年中,生前凭借着过硬的实力和高情商,成功从贵人、嫔妃、贵妃进阶到皇贵妃,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

她从后宫成功逆袭的经历,活脱脱地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现代女性职场生存法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标明确,自守初心

她从一开始进宫的目的就很明确,那就是查明姐姐的死因,她不相信姐姐是上吊而亡,立誓要查出真相为姐姐报仇。

无论遇到多么复杂艰难的状况,她都始终没有忘记自己 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目标明确性,不仅只体现在为姐姐报仇这件事上,更多地还体现在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了完成自己的 一个小目标,她有着坚定地恒心和毅力。比如:为了学习写字,三更睡,四更起。为了赢得刺绣比赛,苦练穿针四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比到我们当下的职场和人生,以目标为导向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也至关重要。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们首学会的应该是给自己确定一个清晰的短期目标。

虽然有目标不一定会实现,但是没有目标就连努力的方向都没有,何谈实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存善良,更懂自保

古代后宫要想生存下来,没有足够强大的背景和权势 附,就犹如蝼蚁一般,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

在刺绣考核 中,绣女吉祥因刺破手,致使血染红了刺绣,在场的绣女们只会冷眼旁观,只有魏璎珞毅然地把自己的绣品和吉祥交换,让吉祥免于责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自己仅用了半柱香的时间,急中生智,化险为夷,并成功获得了吴总管的最高评价。

由于她的绣技出众,很快也受到了绣房总管张嬷嬷的青睐,却也惹来 了一些绣女的眼红和妒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善良并不代表她可以任人欺负,相比那些一味委曲求全的人,她更加懂得适者生存的宫 廷生活法则。

她深谙“人善被人欺”的道理,自己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但是如果别人欺负自己,她也不会软弱,任人宰割。所以,从刚开始进宫,她就以牙还牙,睚眦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心机,大智慧

剧中的她很勇敢,能抗事,不怕事,但从来不鲁莽。

每每遭遇各种阴谋陷阱,总能化险为夷,这全部得益于她的沉着冷静,从不情绪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为皇后赶制凤袍时,因专用的材料孔雀羽线被盗而无法按时交差。

正当张嬷嬷为此时着急上火的时候,她急中生智,提出用鹿尾绒毛代替孔雀羽线来赶制凤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向皇后献礼时,被众人质疑拿便宜东西糊弄皇后,她却冷静解释道,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顺应皇后勤俭节约 的美德,反而受到皇后的另眼青睐。

正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至于出现如此多险 象环生的情景,但是也有出现种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成功的解决问 题,首先就要克服情绪化, 一旦情绪化,往往大脑就会一片空白。其次,遇事不要惊慌,不要想着如何撇清责任,而是要找原因和方法,这样才能圆满的解决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臆想独善其身,难料世事弄人

“娴妃”可以说是《延禧攻略》中很特别的存在,也是剧中反转最大的女性形象。

最初的娴妃是有着自己信仰的 人,是一个不站队的人,清高、文雅、规行矩步,淡然处 世,犹如空谷幽兰一般遗世独立。

在遭遇家庭的巨大变故以 后,娴妃已不再是“贤”妃,而是在黑化的道路上一路走到 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厢情愿的与世无争

在后宫中妃嫔们要想生存下来,要么凭借于皇帝的宠爱,要么依附一个小团体。

剧中后宫明显地分为两个小团体,一边是追随富察皇后的嫔妃们,另一边是以高贵妃马首 是瞻的嫔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认为只要做好自己,与世无争,便能独善其身。

殊不知在后宫这种尔虞我诈的地方,有时候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也会来招惹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就像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保护罩里,任由外面环境如何险恶都与自己无关。

即便是自己 的母亲来求自己,她也依然不为所动,以致最后母亲惨死在自己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她的眼中,阿玛几乎是一个道德完人,是她学习的典范。

其实不然,她的阿玛实质上是一个虚伪、表里不一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教条地教育她要清高自持,教她女德与女则,给她灌输各种道德枷锁,而另一方面却骄纵儿子犯错,甚至以身犯法。

她所追求“纯粹的道德”和“纯善的完人”,不过是她阿玛刻意教化后的结果。

更可悲的是,皇帝并没有因为她的“有德”而多宠爱她一点,她的娘家同样也没有因为她“有德”而获得些许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与人性的阴影

剧中的富察皇后和娴妃都以“贤德”著称, 但是两人 “贤德”的目的是有区别的。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富察皇后的贤德是为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后的本性善良,“贤德”出自她的本心,皇后的地位只是让她实现自我实现需要的途径更加高标准化和模仿化。

而娴妃的“贤德”则是为了实现尊重的需要,她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高度评价,以配得上人人口中所教的“娴妃”二字,对得起阿玛的教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她把“受到尊重”当成人生的最高目标,所以当她洁身自好、循规蹈矩却处处受到欺凌的时候,种种的打击使她心生阴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道路。

著名的心理学家 荣格曾说过:

“阴影是个体不愿成为的那种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 人都有阴影,而且它在个体的意识生活中具体表达得越少, 它就越黑暗、越密集。”

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相似。 当它不能被正视,就会分裂和压抑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并最 终造成我们的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谙中庸之道

她的恶最终战胜了善,究其根本在于她不懂中庸之道。

她把这个世界看得太过于二元对立,这世上本就不存在“纯 粹的道德和完人”,如果将这个作为自己的追求,那么迟早 有一天会信仰崩塌,三观破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确是如此。

她应该多学学富察皇后,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看淡、看透一 点,多一些包容,既包容自己也包容别人的“不完美”。

要 知道,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权笼罩下的女性

.宫廷“新”女性—叛逆者何为“新女性”?

我们谈到的现代“新”女性,多数是 指那些思想进步,个性独立,有自己的主见,不依附别人的 女性。而这里谈的宫廷“新”女性与现代“新”女性略有不 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宫廷“新”女性,“新”字说明了这些女性的身上存在着一些不同于一般宫廷女性的特质,她们的“新”在或是体现在对宫廷腐旧礼仪文化的叛逆、或是对事对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或是有着自由开放的爱情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她们的 “新”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但相似点在于她们内心深处都是对封建男权文化统治的一种反叛,因此在女性的形象塑造往往也打破了以往观众对宫廷女性的温顺、乖巧的思维定 式。

在《延禧攻略》中,女主魏璎珞从刚开始进宫开始,就给人留下一个“天生暴脾气不好惹”的形象,对谁都敢破口 大骂,皇上也不例外,彻底颠覆了以往清宫剧的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璎珞”这个形象设计更像是一个现代女性,有着极强的女权主义意识。

因此,在其他女性形象中脱颖而出,观众们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女性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宫廷“旧”女性—认同者

与清宫剧《如懿传》相比,女主如懿可以说是宫廷“新”女性。

剧中后来她的“断发”不仅仅是和皇帝情感上的割裂,她考虑到的更多是整个前朝后宫的统治,为江山社稷大胆进言,颇有国母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如懿自知已是油尽灯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一句“兰因絮果”让人唏嘘不已,将如懿的全部情感囊括在内。

“如懿”的女性形象塑造,表面上看她是一个失败者,最后结局几近废后,和皇帝的感情也分崩离析,死后还被葬 入妃陵。

但事实上,如懿最后完成的是一次精神上的逆袭,直到最后她的心里是抗拒紫禁城的。

她在死之前,毁掉了所 有和皇帝相关的东西,只留下一个自由的灵魂,心灵上也彻底得到了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可以做真正的自己,解脱束缚。

而《延禧攻略》中塑造的娴妃就是则是宫廷“旧”女性的代表,与《如懿传》中的女主如懿大有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的家庭突然横遭变故,弟弟获罪进入监狱,她的母亲求她向皇上求情,她左右为难,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不让皇上为难,不向皇帝求情,最终被逼的家破人亡。

然而,她的温良恭顺、与世无争并没有换来皇上对她的多一分怜爱,继而在黑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的“娴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包办婚 姻牺牲品,她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皇权所用,最大的悲剧也在于不知道自己的悲剧因何造成,一味的顺从和依附,而最终成为政治婚姻的祭奠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其实不管是魏璎珞还是如懿,她们的形象都是我们现实 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和生活中的我们太像。

魏璎珞这一女性 形象设计,是当下年轻人中流行的“爽文化”的一种反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否认,“爽文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可以使人发 泄情绪。

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现实生活与电视剧的差距,电视剧只是给我们提供一种休闲和发泄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终究还 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情商和心理素质,科学客观的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能沉浸在电视 剧中的虚拟情景而无法自拔。

参考文献:

[1]阿莫.透析《延禧攻略》: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想“爽”一 回?[N].新京报网,2018-08-20.

[2]刘绿雨.男权文化笼罩下的女性:认同者和叛逆者—中西文 学中的两类女性形象[J].中州学刊,199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