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一个黑色幽默:7人口亿嫌多,14亿人口嫌少,会不会算帐?可以说,幼儿园老师也说不明白,大学老师也讲不清楚!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同一片蓝天,同一块土地,同一个中国,50年前后的人口政策怎么会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50年前7亿人口的时候,我们担心人口增长过快而实行了计划生育,一对夫妻一个孩子。50年后14亿人口的今天,却担忧人口下降速度太快而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二胎、三胎,甚至有专家称“不生罚款”!

7亿人口嫌多,14亿人口嫌少,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在拷问,当年计划生育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政策,是否完全正确?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如果当初计划生育允许一对夫妻两个孩子,不是从5、6个孩子变成只生一胎的“急刹车”,还会出现这种状况吗?

当初嫌人口多,可当享受人口红利时,那可真正是叫一个“香”!劳动力资源充足,国家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而当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时,我们才认识到教员所说“人多力量大”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当年国家贫穷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我们人口多,而是生产力太落后,计划经济体制太僵化,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太落后。换句话说,我们是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落后原因,全都怪罪到了人口数量多的问题上了,甩锅给人口多的问题上!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而“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暂且不说超生带来多大社会问题,一个孩子政策确实带来了许多弊端。

一、限制了一婚,鼓励了二婚、三婚。一婚夫妻一个孩子,而有婚史且有一个孩子的男士,若二婚再娶一个未婚的女士,则可再生育一个孩子。我就见过一位男士,结了4次婚,生育了4个孩子!这也让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制订,多少感到莫名其妙。

二、农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五花八门,如万花筒。计划生育政策使“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扭曲变形为“实在不行了,男女都一样”。农村家里只有一个女儿的若结果,就不能去男方家里了,一走就剩老俩口了,于是报纸、戏剧宣扬“结婚男方到女家”,入赘倒插门成为时代的新风尚。

但是这种新风尚没演多久就演不下去了,农村劳动力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女人从生理天性上无法代替男劳动力!于是农村、渔村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宽调整由一孩变成可生育两孩子。而这种农村二孩政策又带来一定的弊端。

有专家撰文指出,城市一孩农村二孩政策,客观上会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少,农村人口越来越多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城市人口文化知识水平高,农村人口相对来说文化知识水平低,如此一来,“城一农二”的政策会使国家有知识文化的人口减少,知识文化低的人口相对增加,会拉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

三、失独家庭成为“灭顶之灾”。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坦率地说确实单薄,弊大于利。一则是孩子这一代孤单,没有兄弟姐妹。二是一旦出现意外失去孩子,这个家庭便是失独的“灭顶之灾”。我们初中时的一位老师便是这样。

这位老师是班主任,非常优秀,带初中毕业班,早出晚归陪伴班里的学生,疏于对家的照顾。那个夏天的下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她唯一10岁的独生儿子,跟着邻居到江边玩儿,溺水而亡。大家震惊,更是叹息……

我想起“微尘”一词,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相对于国家,就是那微不足道的一粒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