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低空经济”四个字听上去非常“高大上”,但它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比如通常以“烟花秀”的形态,出现在全世界的各类节日之中的“无人机表演”,就算是其中的一种。

比如无人机摆出中国的“大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也做无人机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普通人眼里的“低空经济”,就是在空中“作画”的各种无人机。实际上,现在我们所倡导的“低空经济”,泛指3000米以下的飞行经济活动,以无人机和垂直起降飞机(VTOL)为载体,应用于载人、载货等经济形态之中。

但如上述所言,不少人还将“低空经济”飞行载体单纯地等同于无人机,其实VTOL也非常适合城市运行场景,无人机的使用场景更多的停留在“表演”层面,最多只能“载物”,而从载人等场景来看需要的还是“VTOL”。

而VTOL又包含“直升机”和“eVTOL”,直升机通过燃油获得动力驱动,eVTOL以电池电力作为动力驱动。不论从安全性或成本,还是环保角度,相比较于“直升机”,“eVTOL”或许才是低空经济的“最优解”。

不少人对直升机比较直观的认识,可能来自于2020年科比的一场直升机事故,后续事故原因被认定为飞行员操作不当导致。直升机的安全隐患也体现在其架构设计上,多数直升机的设计构造包括一个主旋翼和一个尾旋翼,主旋翼负责提供大部分升力和推进力,而尾旋翼则用来对抗主旋翼产生的扭矩,帮助控制飞机的方向。

任何一个“旋翼”损毁,都可能导致飞机坠落。而eVTOL的设计结构有三种,其中复合旋翼兼顾传统飞机的大翅膀,在翅膀上安装旋翼,受益于噪声低、航程可观、综合安全系数高,御风未来、峰飞航空、亿航智能、沃兰特等国内创业公司基本都采用这种技术路径;倾转旋翼类型的eVTOL在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可以实现90度倾转,Joby、Archer等头部企业基本都采用这类方式,这类技术路径的速度快、航程长,但在机械设计和飞控系统方面的设计复杂,研制周期和适航周期都很长;多旋翼型的效率较低,但技术难度小,小鹏汇天、Volocopter均使用这一路径。

eVTOL的安全优势之一,是它比直升机多了更多“翅膀”,掉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影响安全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刘巨江,谭郁松《不同构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安全性评估》(2022),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除了安全性,eVTOL最吸引人的是“性价比”,根据沃兰特内部人士透露,一架eVTOL的造价成本基本是直升飞机的1/2甚至1/3,未来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类似“打出租车”的方式来使用eVTOL。

此外,高效率、低费用的载人交通也是高性价比的体现。根据中金研究部报告显示,出行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量费用、耗时、速度。

飞机覆盖超长距离的出行需求,比如上千公里的出行;高铁覆盖中长距离的出行需求,汽车覆盖百公里短途出行需求。根据Porsche Consulting预计,eVTOL在50-400km的中短途出行更具有便捷性。eVTOL一旦实现规模化运营,边际效应递减,成本也可能不断下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Porsche Consulting,中金公司研究部)

根据时的科技预计,从“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到“苏州东方之门”单程约100公里,eVTOL用时仅25分钟以内,单人收费300元。相比较于驾车费用成本低、相较于高铁时间成本更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时的科技,滴滴打车,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安全性和成本上来看,eVTOL最有可能成为低空经济的主赛道。

但除了价格,价值的存在是eVTOL具备的长期优势。腾讯研究院专家认为,“eVTOL作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未必要比地面交通运输方式便宜,才会有价值、有市场。”

举例来说,中国在2023年底汽车保有量达到了4.35亿辆,虽然公交车和轨道交通出行成本低于私家车,但大部分家庭仍然会买车。“如果说eVTOL的运营成本要降低到社会大众普遍能接受的范围内,那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也需要一定时间实现。”

多方面来看,eVTOL未来在C端的应用似乎更具备性价比,但它的发展,只可能先从少数群体开始,蔓延到普通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 明: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源飞行邦;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本平台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