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感建立起来,引导也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①避免他对于回避型依恋的强化。

有人问“没有威胁性,没有侵略性” ,这样可以减弱他们的回避倾向么?

答案是:只能帮助回避型依恋短期放下戒备,可以互相信任,可以保持安全距离,可没有特别的付出回报交换,是很难有爱情的,也很难让他们停止回避的习惯。

有那么多朋友会愿意关照回避型的人,多一句温暖的话语,节日给寄点小礼物,偶尔线下约,朋友圈放出聚餐照片。这恐怕是回避型依恋最舒服的状态,没有人扒着他要他的回报。

那你又为什么是那个特别的?

你得是有资格拉他一把的人,身份与时间足以去影响他,首先要成为客观上很重要的人。

之后才能谈到调整和他的相处距离和相处模式,他给你展现的框架本身就是虚的(还记得我提过“伪”框架吗?),漫无目的一味满足他,就要警惕自己讨好被打压的可能了,这么做不仅帮不了他,还会强化他回避是为了舒服的逻辑。

总有一天到了他完全封闭自我,到了他也觉得和正常脱节的时候,无论是你还是他都会因此爆发。

目前新的对待情感类型分类有一种为成长型,培养取向(成长型)的人纵然有更大几率获得长久、稳定的关系,因为相信矛盾可以解决,伴侣可以成长。

感染到回避型依恋也开始相信美好未来的可能性,能帮助他们陷入回避再回避的死循环。不过警惕盲目乐观,算是小小的提醒。

“即时满足”回避型依恋的回避需求、“延时满足”他们的情感,这是缓解他们回避的一个重要手段。

回避的举动只会让他们舒心一时半会,情感的满足才不会让他们怀疑自我。

这有时间上的顺序,前期要适当留出回避型依恋所需要的空间。当信任感到达一定程度,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弥补内心的情感缺失,你可以感染他做出“延时满足”的决定。

强调长期关系的重要性,把幸福可视化——有人在家中永远会留一束灯光、想买奶茶第二杯半价有人搭伙,问问他谈恋爱的初心,发掘心动与激情等等。

如果他想要“即时满足”回避的欲望过于强烈,还可以“替代奖励”。

人下决心不一定能做到,会随着时间衰减。简单来说,回避型依恋人群就算知道情感维护很重要,也可能会更忍不住自己想要退缩的念头,即时总是有更大诱惑。

寻找他们回避需求的可替代品。用同等舒适的感受来转移他们对回避需求。这方面各人不同,可以是求知欲、好奇心、工作目标……对“有你在”的习惯,也可以消减一部分回避的想法。

对情感部分的触及需要循序渐进,减少引起强烈回避反弹的风险。

和回避型说明你的底线,让他大大方方地伸出触角,只要没有触到这里都不用怕,你不是定时炸弹。

回避型依恋退缩有时是为了保护你。他们经历了太多需求不能被满足的绝望时刻,明白没有任何人能够满足你自己的道理,要独立强大才能活得更好。这也是他们一直被教育且认可的“为你好”的方式。

但他们并没有形成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只是学会了压抑自己的需求,想要却给自己洗脑说不需要。

总而言之,如果你伴侣是回避型,你就得气场强大,不被他带着走,让他慢慢发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人格并且爱上你。

②帮助他摆脱对情感的恐惧。

作为回避型依恋人群痛苦的万恶之源,幼时环境培养出的对情感的冷漠与恐惧,这是他们要在接下来漫长人生中不断对抗和改善的。

脱敏法:帮助你的回避型依恋伴侣了解情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我写这篇文章是希望能够治标也治本的,从具备让回避感到舒适的能力到帮助回避面对自己的人生困境。

就像我写文章第一步是深挖回避型依恋如何对待感情,了解人、与人沟通、与自己沟通是必要的,为什么会认为情感不值得重视?是真的感受不到意义,还是经历导致了无法正确面对情感?接触时候是恐惧还是麻木,这个感觉都要去深挖。

目的其实就是去看清楚,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是由什么造成的,什么指挥了所有行为,这些行为到底当事人是否意识到……当那个人在你眼里透明的时候,你才是真的理解他了。

回避型依恋也是需要改变的,伴侣和他们是互利互惠的状态,让回避型了解到过去如何花这些精力掩饰自己情感缺失,因为恐惧而逃避是种不正确的状态。对长期亲密关系的才是有益的。

帮助他们摆脱对情感过敏是可行的。与生理过敏不同,心因性的往往可以通过长期训练跨过那道坎。

以一层一层不同强度的情感模拟为场景,牵手,互相说爱你,怀抱,交换信物,承诺等等。

找出这些模拟中进行到哪一步回避型依恋的开始焦虑退缩了,而哪些又使他觉得没那么恐惧,把这些因素分别整理出来,并利用这些因素来制订不同强度的暴露练习场景。

比如说他以“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说什么爱”为由拒绝了“互相说爱你”那一步的模拟,他对此就是有心结的,会有些影响因素包括:是否有他人知道你们互相的示爱,说了爱之后要承担的责任,他对你的信任程度,甚至包括从未说过相关话语的羞耻程度。

回避是对感情恐惧症的一种应对情况,上述部分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变其中一种或多种来调整暴露场景的强度。

意识到恐惧场景中那些使回避焦虑的特定因素,可以增加他对情感的控制感,也能加速他脱离逃避的进程。

如果从某一步跨到下一步时觉得有困难,你可以在其间再加一步来引导他。

还拿表达爱举例,比如他从有意向但有顾虑说不出“爱你”到自然地说出“爱你”是观念上的巨大改变,很难一步达成,你要做的是提出“我爱你,你也爱我”,让他先了解他也是有爱这个能力的,稳步推进。

这里已经可以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理解与交融,这永远是维系长期亲密关系的要因。

回避是每个人都有的心里防御机制,回避型只是这个特征稍微明显一点,我这篇文章已经是针对最严重的回避了,涉及专业心理治疗的技巧,大多数程度都是要更轻的,你可以对你们的未来有信心。

回避型的伴侣也不是圣人圣母才能做,大多数回避型找的伴侣还是一样的普通人。在比较日常的恋爱里,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你很难找到没有经历过任何成长挫折,相处起来毫无障碍的人。这不还有焦虑、抑郁、自负、暴躁、洁癖等等相处起来可能让人觉得“麻烦”的人性特质,但良好的关系能够重新塑造一个人,我们都会愿意为了爱的人改变。

你们少些纠结,行动就好,回避型伴侣没那么难攻克,他们也只是不擅长坦诚和表达的人罢了,不要被很多人吓到。爱错人不可怕,再换一个,倘若错过了爱的人呢?到了你真的无法接受的那个点,是否放弃也不需要纠结了。

最后的最后,我虽然说对回避型要有耐心,但“耐心”不代表“拖长时间”,如果你们的关系一直以来都不温不火甚至变差,那不代表你有耐心,你的方式肯定出问题了。

其他情况也是差不多处理,这边学问很多,实际操作和理论有些差别,可探讨。

这篇是和回避型相处你要如何自我保护,不要救一个溺水的人没救着,倒把自己搭进去了。失败的经验是不值得你们借鉴的,真的要好好在一起,借鉴成功经验。能自救者才有余力救他人,也不要逞强。

这里也咨询过更多的感情中的问题,有问题可以问我,有问必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