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护理界(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txj52431826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名护士在夜间被一名患者持刀伤害。这起事件不仅给受伤护士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也引发了我们对医护工作者职业安全问题的深思。

6月13日凌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情况说明,全文如下:

6月12日,网上有媒体报道《海口一护士夜间被患者持刀伤害,警方已介入》的新闻,该伤医事件发生在我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但其说法与事实有出入。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6月11日中午,患者林某因病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时林某情绪正常,未发现精神异常表现,无医疗纠纷情况。

6月12日00:01,在当班护士蔡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该患者突然绕到其身后勒住其脖子,用水果刀割向护士颈部。蔡护士用左手进行遮挡,左手上臂内侧被水果刀割伤。科室其他医护人员及医院安保人员立即协同当场将林某控制,并立即报警,当地派出所警员及时赶到,将林某带往派出所进一步处理。

目前公安部门正在介入调查中。

事件发生后,医院高度重视,积极处置,受伤的蔡护士被紧急送往手术室,术中探查可见伤口长约7cm,左尺侧腕屈肌部分断裂,肌内动脉断裂出血,尺神经外膜淤血水肿,行清创缝合术后安返病房。

我院党政负责人、工会及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全院职工及时到病房对蔡护士及其家属进行慰问。目前蔡护士情绪稳定,由家属进行陪护,已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在此,我们感谢社会各界对该事件的关注,以及对蔡护士的同情与关心。我们强烈谴责伤害医务人员的恶劣行径,坚决支持司法机关依法执法,坚决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

当下暴力伤医伤护的情况频发,护士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要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安全。

护士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1、提高安全意识:护士应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认识到自己身处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在护理过程中,要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并报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加强沟通与交流: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状态。通过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患者攻击医护人员的风险。

3、规范操作流程:护士应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进行工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患者的不满和攻击。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与患者发生肢体冲突。

4、掌握自我防护技能:护士应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防护技能,如防身术、紧急避险等。在遇到患者攻击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5、及时求助:当护士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时,应迅速向同事、安保人员或医院领导求助。不要试图独自面对危险,以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注意事项

1、加强医院安保工作:医院应加强对安保工作的投入和管理,确保医院内部安全。加强安保人员的巡逻和值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建立患者风险评估机制:医院应建立患者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存在暴力倾向的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和评估。对于高风险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巡视、安排专人陪护等。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要教育医护人员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减少因医患矛盾引发的暴力事件。

4、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对医护工作者职业安全的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于伤害医护工作者的行为,应依法严惩,维护医护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和尊严。

总之,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医院安保工作和法律法规保障,共同为护士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