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军已有70年了。”“那是我第4次见到毛主席。”“我被通知在闭幕大会上代表全国的战斗英雄发言,还要我在大会闭幕宴会上代表全国的战斗英雄去向毛主席敬酒。”

以上这番话,都来自于一个叫张英才的人,年轻一辈可能没咋听说过他,但不少看战争小说,尤其是“兵王”之类小说的人,或多或少会对他的故事有一定了解。

因为张英才是解放军真正的“兵王级别”存在,诸多小说中的传奇操作,都能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找到一丝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难得的是,他不仅本人成为传奇兵王,他还训练出一支钢铁营的部队,从解放战争一路打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成就了赫赫威名。

也正因如此,张英才才能够四次见到毛主席,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钢铁营营长称号。

在成都的某军队干休所,记者带着无限的崇敬之情采访了已经85岁高龄的原解放军陆军十三军副军长张英才。

这位老将虽然年事已高,但表现的依旧非常有精神劲,腰板挺得很直,走起路来,迈着大步甩着胳膊,一举一动之间充满着力量。

在记者面前,他骄傲的说:“我从军已有70年了。”随后在记者的询问下,老将军的思绪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向大家讲述了他那传奇般的经历。

张英才出生于1924年的山西万荣县,虽然相较于当年的开国将帅们,张英才登场的时间较晚,而且他是在1939年才正式参加八路军。但是和战神粟裕类似,张英才也是典型的后起之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首先来到115师学兵队学习,后来又被调到八路军总部宣传队担任宣传员,因为才干突出,很快得到领导提拔,又加入到太岳军区57团,成为一名连长。

正如老将军自己回忆的那样:他是一位抗战老兵,虽然进入抗日尾声,但他还是历练出了丰富的战场经验,开始显现兵王姿态。

抗战胜利后,他被提拔为晋冀鲁豫军区四纵队的连长,并且参加了上党战役——上党战役是我解放军的开门红,是刘邓两位领导人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张英才传奇之始。

时间回到1945年8月,张英才跟随大部队合围长治,他所率领的连队负责横穿北关直抵城门,歼灭北关之敌人。

那天晚上一片漆黑,天上下着倾盆大雨,张英才带着部队秘密冒雨前进,带两个排轻松杀入敌人关卡,快速占领制高点,不过十分钟,警觉之敌就被其全部击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因为战情激烈,其他的兄弟连队未能到达指定战斗位置,致使一路“开无双”的张英才所部陷入到敌人包围,被压在三面受敌的院落里,情况岌岌可危。

遇到这种情况,保守起见肯定带部队先行撤退,但张英才却占住据点,死战不退,并借助现有据点顽强阻击敌人。

虽然后续他们遭到恐怖反攻,但因为张英才调度有方,问题迎刃而解。

当时他首先利用烟雾弹掩护部队反击,顶住了敌人头波攻击;紧接着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下,利用掩体躲过轰炸,等到敌人靠近时回击,再次打退敌人。

随后趁着敌人撤退之际,张英才又组织战士们挖交通壕沟,戳暗枪眼,以此应对敌人大规模的集团式反攻。

当时敌人有大批敢死队往枪眼里扔手榴弹,用重火力一直对我军进行压制,但都无济于事,从早晨打到午后,敌人的连续两次大冲击都失败。而且张英才的部队还顺势找到机会进行反扑,甚至还派两个班主动出击,缴获到敌人一批枪支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张英才硬生生在绝境中创造了奇迹,在三面围攻、无尽炮火和机枪的压制下,从早晨一直守到天黑,打退敌人22次进攻,拖到友军部队的到来,成功完成对敌人的合拢,敌人终于被全部消灭。

而张英才的部队也因毙敌三百余人的彪悍战绩,所在的九连被授予“铁的九连”称号。

这一次战役张英才打出了威名,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但这还只是他开挂人生的初端,接下来他的能力还会在战争中不断得到磨砺。

除了上党战役之外,张英才还参加过吕梁、陇海、宛东、平汉、豫东等战役。

其中,在吕梁战役东阳村战斗中,他带着30多名战士杀入敌阵中,又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坚持战斗4个小时,因此获得“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根据统计,张英才前后有三次荣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要知道,在当时特等战斗英雄的含金量可是非常高,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中得此荣誉的就有黄继光、杨根思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继光,是我们从小课本中就有学习过他的传奇事迹;杨根思那更是号称无敌的兵王级别存在。而张英才居然三次获得特等战斗英雄称号,他的能力有多超群,可见一斑。

但这依旧不是张英才的极限,虽然他本人已经达到解放军单体作战的极限,但在随后的淮海战役中,他又有了新突破——训练一批兵王。

结合资料档案可知,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里,粟裕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在他的指挥调度下,那些一次次突破人类极限完成战略目标的战士们也于这次战斗中得到“升华”,其中自然也包括张英才和他的部队。

时间回到1948年11月12日,此时的张英才是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13旅38团1营营长,该部队负责阻击敌于孙元良的第122师,不让对方通过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英才所率部队动作迅速,以极快的反应力抵达车站、铁路,随后利用铁路旁的山包路基和涵洞,以一个营的兵力挡住敌人数倍于己的冲击,始终没被击溃。

而且还前后歼敌500余人,像一颗钉子牢牢钉死在津浦线上,敌军终究没能逃脱。

当然此战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机炮连连长、排长等40余人壮烈牺牲,二连指导员、四连指导员等40余人负伤。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战斗的成功。

再加上此前豫东战役时,一营官兵在张英才的带领下打退国民党军的十一次进攻,消灭敌人500余人,俘虏敌人200余人,荣获“坚守阵地,稳如泰山”锦旗。

一营的部队,已经在张英才的带领下成为了“铁营”。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战斗更加激烈,张英才率领一营500多人奉命接受宿县以南的小张庄,负责阻击黄维兵团的31团和53团以及一个老虎营。

要知道黄维兵团的十八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在国民党中号称“作风剽悍,悍不畏死”,因此这场阻击战很难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张英才却丝毫不惧,他所率领的第一营部队坚决贯彻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顶住了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并且还“以攻为守”,趁着夜色出击,摧毁敌人突围阵地。

靠着张英才的灵活指挥,敌人尽管进攻连绵,却始终无法突破阵地。

不过这次的敌人毕竟属王牌之一,他们也曾多次给我部造成巨大压力,导致我方不得不与其进行白刃格斗战。后来的战斗激烈到双方杀红眼,我军也一度打到弹药不足。

但张英才所率第一营部队,依旧能趁着战斗间隙,在侯永福的带领下跳出阵地,跑到敌人的尸体堆里捡机枪、冲锋枪,之后反击敌人。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这样的战斗中,张英才还能俘虏敌军士兵,在逆境中促使敌人弃暗投明,让他们端起枪跟着我们一起打国民党,这在当时一度成为“奇闻”。

战斗越来越激烈,打到后来敌人开始步炮坦空协同作战,火力铺天盖地压制而来,对方坦克炮击开路,步兵紧随其后,飞机到处轰炸,这换成一般的部队,恐怕早就崩了。

但张英才临危不惧,率领部队先用烟雾弹迷惑敌人飞机,紧接着让士兵投掷大量手榴弹来攻击敌人坦克,最后又与敌人步兵展开白刃战,牢牢占据制高点进行火力反击,成功顶住了敌人这波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斗结束后,第一营部队鏖战24小时,居然毙伤敌军千余人,俘虏敌人200余人,粉碎了敌人19次空步炮弹协同进攻,低音部队再次获得“智勇结合,寸土不让”锦旗,一营部队还诞生了一位孤胆英雄和射击英雄。

可这还没结束,在张英才的带领下,第一营的部队又配合友军部队攻占国民党第十四军指挥所,歼敌一个师,并击毙敌军长,第一营部队再次荣获“攻如锥,守如钉”荣誉锦旗。

到整个淮海战役结束时,淮海战役总前委亲自授予第一营部队“钢铁营”的荣誉称号,至于率领这支部队的张英才,也得到至高荣誉,被授予钢铁营营长和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什么是真正的兵王?毫无疑问,张英才就是真正的兵王,他本人算是单兵作战的巅峰,更是突破极限训练了一批“新兵王”。

也正因如此,张英才在建国以后4次见到毛主席。

尤其是1950年9月,张英才出席首届全国战斗英模代表大会,他当时作为代表发言,还代表全国战斗英雄向毛主席敬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建国以后,张英才步步高升,从13军112团的副团长,一路被提拔为1969年的13军副军长,后来还担任过重庆市市委书记的重要职务,直到1983年离休。

从当初八路军宣传队的一名宣传员,到一营营长的兵王,13军副军长,张英才的人生绝对远远超过兵王类小说主角的人生,也难怪这位老人会如此自豪的对记者说:我从军有70年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英才老人不仅本人颇具传奇性,他的孩子也都是个个参军。

比如他和妻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获得了硕士学位,担任过联合国驻柬埔寨军事观察员。二儿子毕业于空军飞行学院,是一级飞行员。

至于他的小女儿更了不得,是一位传奇的女军人,她创造了我军历史上好几个“第一”。

第一位作战部队女作训参谋;第一位攻读作战指挥专业的女研究生;第一位野战部队装甲团女副团长。除此之外,还两次得到中央的接见,2000年更是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不得不说,张英才老将军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非常了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其一生,四次得到毛主席接见,三次获得特等战斗英雄称号,9次荣立特等功,多次在阵地一线肉搏战斗,屡屡身陷重围还能全身而退,还没负过大伤。

这样的铁人,还是从抗日尾声从基层崭露头角走到省委书记、副军长的高级干部,某种程度上来看,400万解放军或许仅此一人,所以他的光荣事迹与战斗场景,至今仍然被无数人期待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