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选自“菁华荟”系列文章汇编第4期,7月初,我会将这期汇编共享到群中。

学习“笔杆子”对优秀文稿的解构、分析文章,是新手文友提高写作水平的“快车道”,也是文友一直期盼的学习形式。

因此,我组建了好文“品鉴官”团队,由各领域的“笔杆子”对近2个月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署名文章、讲话汇报、经验典型、调研报告等优秀文稿进行筛选、甄别、推荐,并以文字的形式对优秀文稿进行点评、赏析,我按月汇总。

这里共享该系列汇编中的一些文章,与文友共同研讨学习。

今天,向各位文友推荐的是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在2024年第二届“博士沈阳行”活动现场的致辞的评析。

按照规定,本号作为自媒体,无权转发政务类文章,因此,只能分享这篇文章的评析文字,不能附原文。请按照作者和题目,自行网络查询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推荐理由

这篇文稿是5月30日,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在第二届“博士沈阳行”活动现场的致辞。

近期,一则“书中真有黄金屋!沈阳皇姑区给博士人才分120平精装修住房!”的新闻,引起了广大网友对沈阳市第二届“博士沈阳行”活动的高度关注。

尤其是在活动现场,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发表的致辞,虽然只有三千多字,但却充分体现了沈阳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观念之新、格局之新、面貌之新,向参加活动的六千多位博士发出了“沈水之阳,我心向往!”的热情邀约。

这篇致辞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主旨鲜明、意义重大。初夏时节,沈阳这座城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沈阳市委、市政府精心策划并举办了第二届“博士沈阳行”活动,这是沈阳市深入贯彻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沈阳自身发展需求的精准把握。

二是热情满满、诚意十足。这篇致辞的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沈阳作为东北重要城市之一,以诚挚的热情邀请天下英才共聚沈阳,共话未来的期望。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沈阳作为东北重镇的魅力和活力,也凸显了沈阳市委、市政府对于人才工作的重视和决心,向外界发出了强烈的求贤信号,展现了其对于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和尊重。

三是推介宣传、相得益彰。整篇致辞详细介绍了沈阳拥有的丰富文化底蕴和面临的难得战略机遇,为“博士沈阳行”的参与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蓝图画卷。沈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工业重镇,不光拥有曾经的辉煌、更是得到了包括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在内的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自身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为参与活动的广大博士朋友呈现了广阔的空间、无限的发展可能。

四是重点突出、定位准确。作为拥有博士学历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其重点作用就是科学技术类的创新、创造、创效。为此,这篇致辞着重介绍了沈阳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尤其是在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等方面的前景。积极围绕构建“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的科创格局,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创新环境,这些切实可信的举措,都为整篇致辞的影响力、传播力、渲染力增色不少,也为“博士沈阳行”整个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正文评析

第二段:一般而言,致辞的写作最不容易摆脱“八股气”和“讲话风”,但这篇致辞开篇点明时间和地点,直接引出活动主题。语言风格庄重而亲切,通过描绘初夏沈阳的美景,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同时预示着沈阳作为城市的人才新气象,以及人才与沈阳共发展的美好前景。整体写作的风格既展现了官方的严谨,又不失对人才的热情邀请。词句运用贴切而有力,突出了沈阳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

一级标题:沈阳之行,品读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级标题:

沈阳,历史文化绵延不息。

沈阳,工业文化积淀厚重。

沈阳,红色文化十分丰富。

沈阳,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第三段:这段文字不仅使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地名,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使得内容既具有历史深度,又具有时代感。例如,“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等历史遗迹的提及,让人感受到沈阳深厚的历史底蕴;而“嫦娥”登月、“祝融”探火等现代科技成就的引用,则展现了沈阳作为现代工业城市的实力与魅力。

第四段:本段落在写作技巧上,除了使用排比句式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比如,将沈阳的“历史文化”与“工业文化”、“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进行对比,突出了沈阳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同时,将“嫦娥”登月、“祝融”探火、“蛟龙”入海等现代科技成就与沈阳的工业文化相联系,象征了沈阳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辉煌与荣耀。

第五至第七段:讲到历史必然要庄重,但此时还能带有一种亲切和热情的语气,使听众既能感受到沈阳的历史厚重,又能体会到其作为现代城市的活力与包容。例如,“我们诚邀天下英才融入这里,感受文化脉动,汲取精神力量,共同续写新时代城市华章”这一句,既是对沈阳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第三段至第七段:通过描绘沈阳的多元文化景观和人文历史,营造了一种既庄重又亲切、既古老又现代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让人对沈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也激发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敬意。同时,这种意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沈阳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使得致辞也成为了一份优秀的城市宣传材料。

一级标题:沈阳之行,把握难得的战略机遇

第八段:这段文字庄重而富有力量,通过“念兹在兹、充满期待”等表达,凸显了国家对沈阳振兴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望。这种语言风格不仅体现了致辞的正式性,也传达了沈阳作为重要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八段至第十一段:通过描绘沈阳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全力打造多个中心的决心,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这种意境不仅让人对沈阳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也激发了人们抢抓发展风口、乘势奋楫而上的热情和动力。同时,致辞还巧妙地运用了“拔节生长”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沈阳在发展中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态势。

一级标题:沈阳之行,感受雄厚的产业基础

二级标题:

我们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第十二段:此部分文字简练而富有力量,每个字句都经过精心打磨,直戳要点,无冗言赘语。例如,“沈阳之行,感受雄厚的产业基础”一句,开篇即点明主题,让人一目了然。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和名词组合,如“改造提升”、“建成”、“培育壮大”等,使得整个描述过程动态而富有张力,展现了沈阳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第十三段:本段文字详细列举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的数量,高端装备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以及具体企业的成就,如“沈鼓集团压缩机组”、“中国航发燃气轮机”等,致辞用具体的数据和实例展示了沈阳在制造业领域的卓越实力。通过对比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突出了沈阳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第十四段:运用比拟方式而来的“产业蝶变升级”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沈阳产业发展的过程,又富有时代感,体现了沈阳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力。同时,“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也准确地传达了沈阳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追求的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第十二段至第十五段:不仅描绘了沈阳产业发展的现状,更通过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展现了沈阳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邀请天下英才扎根沈阳的呼吁,也体现了沈阳开放包容、广纳贤才的胸怀和决心,为沈阳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级标题:沈阳之行,体验优沃的创新生态

二级标题:

这里,科创空间广阔。

这里,平台载体丰富。

这里,政策体系完备。

第十六段:通过“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的具象描述,让听众对沈阳的创新空间有了具体的认识。列举“浑南科技城”、“沈北科教融合园”等具体实例,进一步增强了可信度。使用了“智慧之云”、“科学家工作坊”等词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沈阳在创新方面的具体实践。“梯度培育体系”等词汇,也展现了沈阳在创新生态构建上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第十七段:此段语言风格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如“平台载体丰富”、“引领国内机器人技术发展”等,都准确传达了沈阳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优势和成果。为听众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平台载体集群,进一步加深了听众对沈阳创新生态的印象和认知。)

第十八段:本段落的文字,为听众描绘了一个充满关怀和支持的政策环境,让广大博士群体感受到沈阳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诚意和实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听众对沈阳创新生态的信心和期待。)

一级标题:沈阳之行,领略独特的城市韵味

二级标题:

这座城有颜值。

这座城有活力。

这座城有欢乐。

第十九段:能够把致辞写出美感,是所有文字工作者的追求,本段文字采用了既古朴又现代的语言风格,如“东山西水、一河两岸”的表述,既展现了沈阳城市格局的壮丽,又带有一种古典的诗意美。

第二十段:如何避免平铺直叙,关键是要找到“燃点”,刚刚结束的CBA总决赛三连冠话题,在本段文字中被巧妙地引用进来。还运用了空间和时间上的交替叙述,从城市的空间格局到具体的景点和活动,再到不同季节的景致,使得听众仿佛置身于沈阳这座城市中,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通过具体实例的列举,让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沈阳的城市特色。

第二十一段:这座城有欢乐。到小河沿早市、彩塔夜市等品尝特色美食,在万象城、中兴等购物中心体验时尚潮流,去方特欢乐世界、森林动物园等度过休闲时光,赴世博园、稻梦空间等深入亲近自然,独具烟火气、人情味、时尚风、国际范的沈阳,是外国游客热衷的国内十大旅游目的地、全国游客满意度十佳城市。

第二十二段:本段文字选词精准且富有感染力。例如,“浑厚、大气、舒朗”的词汇准确地描述了沈阳城市骨架的特点;“处处有景致、无处不诗意”则生动地描绘了沈阳的诗意生活;“独具烟火气、人情味、时尚风、国际范”则全面地展现了沈阳的多面魅力。这些词汇的选用不仅丰富了致辞的内容,也使得听众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对沈阳的深厚情感。

第二十三段:这一段落以诚挚的邀请和美好的愿景作为结尾,进一步增强了致辞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听众对沈阳这座城市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第二十三段至第二十五段:文字展现了对沈阳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愿。语言风格上,文字简洁而富有力量,反复强调“沈阳等你、欢迎你、拥抱你”,构建出强烈的情感共鸣。选用“宏图大展”、“我心向往”等词汇,既富有诗意又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文字不仅传递了活动的祝福,更营造了一种沈阳作为梦想之城的意境,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