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葫芦,作者:陈飞,泥料:文革泥,容量:180 c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作物院葫芦壶鉴赏

紫砂艺术创作深谙谐音文化之道,一个词,就能拓展一种寓意。

葫芦,与“福禄”同音,自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主题,经久不衰。

葫芦壶的造型各有千秋,有直接取“葫芦”形态成型的,也有在细节过程中融入这一元素的。

这把葫芦壶,显然是后者。

直挺的壶身,兼具饱满的容量,无疑成为茶人钟爱的一个缘由。

再者,壶把中间略微内收,与壶身形成了一个类似葫芦形态的虚空间,点题扼要。

整把壶素面朝天,并没有一目了然、直抓眼球的装饰。恰恰是如此,我们反而有了思考“福禄”意义的空间。

正如作品向我们所呈现的模样,葫芦看似抽象,却又触手可及。

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难以用具体的语言去诠释幸福的含义,但我们却可以试着去偏爱每一个具体的、幸福的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