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的消息,有三名消息人士透露,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的谈判目前进展缓慢。俄方认为中国提出的天然气价格和要求的输气量不太合理,可以说是中国方面提出了较高的期望。报道指出,中国方面要求的天然气支付价格接近俄罗斯国内通过政府补贴后的价格,而且双方在采购数量方面也存在一定分歧,这导致谈判陷入僵持状态。

俄罗斯方面对于“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规模及其建造和维护费用表示质疑,他们认为该项目无法带来可观的利润。事实上,“西伯利亚2号”项目的进展曾经充满波折。早在2019年,当“西伯利亚力量”项目正式将天然气输送至中国时,俄罗斯迅速向中国提议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然而,由于“西伯利亚2号”项目的预计路径需要通过蒙古国,这与中国的利益需求不符,因此该项目最终未能得以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之间西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受地势限制,难以通过位于阿尔泰山附近的一小段国界线。即便能够通过,工程量也非常庞大。因此,唯一的两个选择是向东绕行蒙古国或向西绕行哈萨克斯坦。最初,俄罗斯计划从蒙古国经过,借此进一步促进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此举将为蒙古国每年带来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对于这个总人口只有384万人的国家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了个大馅饼,并且直接送到了他们的口中。

考虑到管线建设完成后,中国会担心蒙古国是否会受到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影响,以某种理由限制或中断通过其领土的天然气供应,从而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不确定和风险。因此,中俄两国需要仔细计划,以避免第三方的干扰。对于这些技术和战略考虑,中国必须谨慎行事,这解释了为什么谈判目前受阻。这些问题在中俄油气合作中是正常出现的阶段性过程。

我国目前的能源进口主要依赖于海上航运,同时也包括中亚管道、中缅管道以及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然而,尽管中俄远东管道已经开始施工,但若继续推进西伯利亚2号项目,将对我国的能源进口安全平衡构成挑战。此外,在我国的能源转型战略中,天然气在过渡期中虽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我国光伏和风能等真正的清洁能源技术提升和成本降低的速度超出了预期。因此,尽管在减碳过程中天然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对其角色的期待并不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媒体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来煽动中俄关系的分歧,这一点不容忽视。有关"西伯利亚力量2号"输油管道项目,在中俄两国来说,它是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涉及到未来能源安全的保障。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它本质上是一项商业行为,商谈和讨价还价在其中是相当常见的。正如发言人毛宁所指出的,寻找中俄利益的交集和深化利益融合是两国的共同目标。在寻找利益交汇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洽谈,这并不等于存在着不合理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外交部网站披露的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近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并回答了法新社记者提出的问题,该问题涉及《金融时报》有关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报道。据报道称,中国方面在该项目的供应价格和供应量方面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在回应中,发言人表示,中俄双方一直致力于寻找双方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并不断深化彼此间的利益交融,这也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共识。发言人强调,中国方面愿意与俄罗斯方面共同努力,全面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并继续扩大双方全方位的互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