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作为一个革命者,何香凝的资格非常老,对于中央提出的倡议,何香凝一直非常支持。正因为这样,何香凝的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心愿,不愿意对他人讲起,甚至连儿女都没有告诉。

直到在病重的时候,何香凝才激动地握着前来看望她的周恩来总理的手,艰难地说:“我不要火葬……”

何香凝:我不要火葬

1972年,何香凝因肺炎住进医院。虽然医院给予了何香凝很好的照顾,但她的病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何香凝感觉到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因此,何香凝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8月31日,得知何香凝的病情很重,周恩来总理放下繁忙的工作,立即来到医院看望。

在周恩来总理赶到医院的时候,何香凝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看着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的何香凝,周恩来总理非常难过,立即握住了何香凝的手,向她轻声呼唤。

听到是周恩来总理的声音,何香凝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看到何香凝醒来,周恩来总理关心地问:“您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紧接着,气息微弱的何香凝,断断续续地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一个藏在她心中的心愿,她说:“我……我不要火葬,我……我要去南京……”

听了何香凝的话,周恩来总理眼眶里充满了泪水,立即安慰道:“不烧,不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准后,何香凝的心里十分欣慰,心中再也没有了任何遗憾。

看到何香凝再次闭上了眼睛,周恩来总理心中十分感慨,不禁想起了第一次见到何香凝的时候……

周恩来:何香凝的这个要求应该满足

1924年,周恩来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前往广州参加革命。对于意气风发的周恩来,廖仲恺非常欣赏,便将他推荐到黄埔军校工作。

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也是一个革命者,与丈夫是志同道合的革命者。两人曾经有约:“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对于和丈夫之间的这个约定,何香凝一直藏在心里。

在黄埔军校工作期间,周恩来认识了何香凝。当时,何香凝正担任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兼管广东省的妇女工作。

后来,邓颖超来到广州与周恩来结婚。周恩来又把邓颖超介绍给了何香凝。得知邓颖超是1904年2月4日出生的时,何香凝高兴地说:“你和梦醒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真是太巧了,我们两家的缘分不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邓颖超就喊何香凝为“妈妈”。后来,邓颖超来到何香凝的身边工作。于是,两家人走得更近了。周恩来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

周恩来总理的话,得到了何香凝儿子廖承志的回应,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是实情啊,父亲廖仲恺早在黄埔军校就十分赏识周恩来,母亲何香凝一直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和爱护,姐姐廖梦醒不仅和周恩来革命关系密切,而她的女儿囡囡又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十分疼爱的干女儿。”

那时候,廖仲恺不屈不挠地奉行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密切同中国共产党人合作,支持工农革命运动。

此举虽然推动了中国国民革命发展。但也被国民党右派、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所不容,那些中外反动势力都视廖仲恺为眼中钉,欲置他于死地。

那段时间,国民党右派要杀害廖仲恺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得知这些消息后,廖仲恺没有惧怕,而是坚定地说:“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际此党国多难之秋,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所终日不能忘怀者,为罢工运动及统一广东运动两问题尚未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8月20日上午,在朗朗乾坤中,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乘车前往党部开会,半路上遇见陈秋霖,随即同车前往,不想竟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惨遭杀害。

得到廖仲恺遇刺的消息后,周恩来第一时间来到医院探望。那时候,为了料理廖仲恺的身后之事,周恩来整整三天三夜没回家。

后来,国民政府为廖仲恺举行了国葬,将他的遗体暂厝在广州驷马岗他的好友朱执信墓左侧。

那时候,为了悼念廖仲恺,周恩来亲自撰写了《勿忘党仇》、《沙基惨案与党代表之死》等悼文。1935 年9 月,廖仲恺被安葬于南京紫金山麓中山陵右侧。

在廖仲恺遇难后,周恩来对何香凝和她的孩子们都特别关心。这种无私的关怀,一直持续到周恩来生命的最后一刻。周恩来的关怀,给了何香凝心灵上很大的安慰。

何香凝也对周恩来和邓颖超非常好。1950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的结婚25周年到来之时,何香凝精心画了一幅“梅花松柏图”送给他们。在这幅图上,何香凝写上:“恩来颖超结婚25周年纪念。”亲近之意,跃然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4月27日,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151名高级官员联合签名,以个人名义倡导火葬。

1968年6月,在过完90大寿后,何香凝感到身体与精力大不如前。一年多后,何香凝又不慎跌倒,患上了肺炎,进入医院治疗。最终,在周恩来总理等人的关怀下,何香凝转危为安。

后来,何香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对于中央提倡的火葬,何香凝在内心是支持的。然而,为了与丈夫廖仲恺的那个约定,何香凝更愿意与丈夫合葬在一起。

1971年8月31日,在弥留之际,见到前来看望的周恩来总理时,何香凝这才把自己心中的愿望说了出来。

对于何香凝的这个临终遗愿,周恩来非常尊重,含泪说说:“不烧,不烧……我代表毛主席、党中央同意你的要求,放心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香凝去世后,中央决定满足她的愿望,由邓颖超将何香凝的灵柩护送到南京,与她的爱人廖仲恺合葬在一起。

后来,在见到何香凝和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时,周恩来动情地说:“何老太太一生革命,贡献很大,她的这个要求应该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