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清华金融评论》白浩辰

近日,六大行结束为期数月的行长“不全”局面,工、建、交、农四家国有大行纷纷公布新任行长人选。四位新任“70后”行长也面临不小压力,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银行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六大行业绩集体受挫,同时息差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窄。其中,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家营收及净利润均出现“双降”,息差下降幅度更是都超过20个基点。

日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先后官宣了新任行长人选。这标志着为期数月的六大行行长“空缺”终于落地。

张毅任建设银行行长

张毅出生于1971年,1993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有着丰富的国有行从业经验,曾在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履职长达十余年,2023年就任中国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2024年4月,张毅从中国银行调归建设银行任党委副书记,张毅长期专注信贷及货币领域,对息差管理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研究。

2024年5月22日,张毅任建设银行行长。2023年,建设银行总资产38.3万亿元,净利润3326.5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张毅

刘珺任工商银行行长

刘珺出生于1972年,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曾在光大系统中工作长达20年,2020年,刘珺任交通银行行长、执行董事。刘珺在经济及金融领域有广阔而丰富的研究成果,著有《新经济范式的非典型与非均衡》《金融论衡》《中国经济金融的国际化问题》等多部学术佳作,涉及领域包含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产业结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等。

2024年5月22日,工商银行董事会聘任刘珺为工商银行行长、副董事长。2023年,工商银行总资产44.7万亿元,净利润3639.93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刘珺

张宝江任交通银行行长

张宝江出生于1970年,2004年获得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长期供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22年,张宝江出任农发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在农发行工作中,张宝江长期深耕普惠金融领域,对“三农”信贷及乡村振兴有独到的见解。

2024年6月4日,交通银行董事会任命张宝江为行长。2023年,交通银行总资产14.1万亿元,净利润927.2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张宝江

王志恒任农业银行行长

王志恒出生于1973年,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得金融学专业硕士。曾就职于中国银行长达23年,2023年王志恒调任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王志恒在光大履职期间曾提出内涵式发展转型,并致力于将光大银行打造成“一流财富管理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普惠金融等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出色的实践成果。

2024年6月6日,农业银行董事会决议聘任王志恒为新任行长、副董事长。2023年,农业银行总资产39.9万亿元,净利润2693.5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王志恒

中国银行及邮储银行并未宣布行长换任计划。自此,六大行换任工作渐次落定。年轻化的管理层将为国有行经营决策提供丰富的创新能力与灵活的应变能力,并为围绕“五篇大文章”展开新一轮的战略制定及工作部署注入新动能。

表1:六大行董事长及行长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银行官网

在新任管理层的引领下,国有行将继续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与“压舱石”功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推动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银行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应优化资产结构、推动中间业务“破局”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六大行业绩集体受挫,同时息差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窄。其中,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家营收及净利润均出现“双降”,息差下降幅度更是都超过20个基点。

在业内专家看来,受LPR持续下调、存量贷款重定价以及房贷利率调整等多因素影响,银行业息差持续承压,进而拖累营收。而今年一季度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银行业经营压力进一步显现,后续净息差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资产规模持续扩张,利息净收入普降

从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一季度末,工商银行总资产达到47.6万亿元,继续排在首位,农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也超过40万亿,排在第二位,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为30万亿-40万亿之间,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相对体量较小,在10万亿-20万亿之间。

从增长情况来看,六大行的总资产均实现了上涨,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和邮储银行的总资产增速超过了10%,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扩张。

表2: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末总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盈利能力承压,净息差继续下滑

从营业收入来看,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营业收入超过了2000亿元,排在前两位,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在1000亿-2000亿之间,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排在后两位。

从增长情况来看,六大行一季度营业收入普遍出现下滑,除邮储银行外,其余均同比下降。其中,工商银行下降幅度达到3.4%,中国银行也下降了3%。

表3: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从净利润来看,2024年一季度,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净利润超过800亿元,排在前两位,农业银行超过700亿元,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均在300亿元以下。

从增长情况来看,除交通银行外,2024年一季度六大行净利润普遍下滑,其中,工商银行下降将近3%,中国银行下降2.84%。

表4: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从盈利能力来看,六大行一季度的ROE全部下滑,盈利能力承压。其中邮储银行下降了0.42个百分点。净息差也在继续下行,六大行净息差全部同比下降,其中工商银行下降了将近0.3个百分点。

表5: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RO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表6: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净息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具体来看营收部分,利息净收入的增长情况出现分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家大行的利息净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但同比均出现了下滑,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同比上升。

表7: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利息净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来看,六大行均出现了下滑。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将近400亿元排在前两位,邮储银行不足100亿元。农业银行同比下降了11%,邮储银行同比下降了18%。

表8: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覆盖率相对平稳

从资产质量来看,2024年一季度,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未超过1.5%,其中邮储银行在1%以下,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1.36%,也在较低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均不大。

表9:六大行2024年不良贷款比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均超过300%,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200%以下。与去年同期相比,邮储银行下降了54个基点,变化较大,其余大行变化不大。

表10:六大行2024年一季度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Wind

在近期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中,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在提到息差走势时态度不甚乐观,普遍认为2024年银行业整体净息差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应持续完善内部治理,不断优化资产结构,积极推动中间业务发展,提升投资能力,提高资产收益率,尽可能保持息差平稳或减缓息差收窄速度。

同时中金公司也分析指出,考虑到贷款重定价仍在发生、新发放贷款和新投放债券利率下行、存款定期化现象仍然存在,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环比收窄6bp,对应息差同比降幅在25bp,拖累净利息收入同比-5%。

本文编辑丨 白浩辰

责编丨秦婷、兰银帆

初审丨徐兰英

终审丨张伟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