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田守尧奉命率部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参加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临行之前,毛主席在延安接见了他和时任八路军敌工训练队长谢振华。

见面后,毛主席笑着与他们握手,并说:“辛苦了,马上又要到新战场去了。”

田守尧激动地说:“不辛苦,主席才辛苦了。”随后,伴随着几人的笑声,大家一起朝着屋里走去。

待二人坐下后,毛主席向他们询问了部队的情况,以及当前的安排。一说起部队,25岁的田守尧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完全没了拘谨感。毛主席听完他讲话后,笑着说:“看来两年前,你就能接任徐海东同志的位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守尧一听,立马就脸红了。

这次谈话,给毛主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3年之后,田守尧奉命到延安学习深造,毛主席说要隔天接见他,但他突然被保卫部给关押了起来。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田守尧1931年参加革命,次年入党。抗战全面爆发后,田守尧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7团副团长。

1937年9月24日,115师迂回敌后冒雨设伏平型关。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主力进入我军伏击圈内。战斗打响后,田守尧率687团一部,冒着密集弹雨向被围日军发起冲锋。

惨烈白刃战中,田守尧身负重伤仍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建立殊功。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来电表彰:“在平型关战斗中果断机动,身先士卒,奋不顾身,身负重伤。”

平型关大捷后,田守尧被擢升为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田守尧

1938年3月,以徐海东为旅长、黄克诚为政委的115师334旅奉命南下晋东南,进入太行山区,配合刘、邓领导的八路军129师作战。

4月,日军纠集3万多人,兵分九路大举进攻晋东南地区。4月22日,334旅687团、决死1纵队、游击2团及陆军第17师第97团,连续打退日军数次进攻,收复了高平县城。

7月,344旅在高平驻防期间,徐海东、黄克诚接到报告,日军晋城开来了百余辆汽车,并抓民夫抢修开往高平的公路。徐海东、黄克诚分析研究后,立即率部进抵町店地区设伏。

战斗打响后,由于我军没有先用炮火予敌重大杀伤,然后再冲锋,导致这一仗没打好。朱总司令闻讯,对徐海东进行了严厉批评。此时,徐海东重病在身,有时吐血不止。

这种情况下,徐海东离开部队去延安养病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徐海东

徐海东走后,旅长的位置便空缺了下来。黄克诚倾向于由687团团长田守尧接任,恰巧此时朱德来到旅部检查工作,黄克诚汇报工作时,说了他心中新旅长的合适人选。

第2天,朱德找来田守尧谈话,当面告诉他:“由你代理344旅旅长兼687团团长。”但当朱德打电报向中央请示时,没想到,毛主席不同意由田守尧出任344旅代旅长,而应该从中央红军派一个人去。指挥一个近万人的主力旅,可不是轻巧的事情。毛主席觉得田守尧在资历和领导能力方面,似乎还显不够。

很快,八路军总部派杨得志任344旅代旅长。

对于这样的人事变动,田守尧思想上有些想不通,就有点儿不高兴。之后为老旅长送行的聚会餐也不愿意来。

朱德见此情景,找黄克诚谈话:“马上召开党委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黄克诚

会上,黄克诚首先开口,但对田守尧的批评比较委婉。朱德立即叫停,他站起身来,指着与会领导干部,大声喝道:“这还是党委会吗?不敢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

接着,朱德毫不留情地批评了田守尧一顿。末了,朱德作会议总结,这样说:“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你就莫唱。我们都要听党中央的,不能再闹情绪了。”

田守尧虽说年轻,但党员服从党指挥,这点他还是知道的。尔后,朱德回到延安,向毛主席汇报了视察部队工作的成果。毛主席点头说:“处理得很好。”

1939年起,田守尧任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2旅旅长、第5纵队第2支队司令员。期间,他成功地指挥了一系列敌后抗日战斗,表现出了一个高级指挥员的过硬素质。

“皖南事变”后,第5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下辖第7、8、9旅,田守尧任8旅旅长兼任苏北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此后,8旅所辖22、23、24团在苏北开展游击战争,并在盐阜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田守尧(右一)与8旅将士合影

盐阜地区,是华中与华北的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田守尧率8旅进入盐阜区时,日伪军频频出动“扫荡”,地痞土匪无恶不作,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严峻态势下,田守尧主动打击歼灭日伪军,剿除土匪恶霸安定民心,大幅提高了新四军在群众中的口碑。

1943年2月,日军华中、华北派遣军出动2.4万兵力,开始对阜宁抗日民主根据地实施“拉网式扫荡”,形势异常严峻。在敌人扫荡前夕,中共中央和华中局,向新四军各抗日根据地发出了“一面支持斗争,一面保存干部”的指示,要求各地抽调优秀干部,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深造,准备全国性大反攻。

接到命令的当天,新四军第3师就组成了赴延安学习的干部队。干部队由师参谋长彭雄任队长,8旅旅长田守尧任副队长。干部队团以上干部11人。根据中央的规定,已婚的团以上干部夫人可以随同赴延安学习。

田守尧的夫人陈洛涟等7位女同志也参加了干部队。为了行动安全,几个领导还带了一两个警卫员,这样一来,全队共计51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田守尧和陈洛涟的合影

2月11日,干部队从第3师驻地阜宁县启程,打算从赣榆进入滨海区,再从山东到延安。可是,干部队出发不久,就有一股日军尾随追击,最后,日军聚集了2000多人,妄图围歼干部队。

危急关头,在第3师警卫连和突围路上相遇的2个兄弟连队的掩护下,干部队虽然摆脱了尾随的日军,但是并没有冲过日军封锁线。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1个月。

此时,日军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苏北地区“扫荡”,在陆路受阻的情况下,大家都盼望能尽快赶赴延安。万般无奈下,田守尧提出从海路走,利用夜色掩护,只要绕过连云港敌人的海上封锁线,部队就安全了。

3月16日,一艘大型帆船载着化装成商人、水手的干部队,从盐城县盐河口出发,在黄海上向北行驶。

3月17日凌晨,海面上风突然停了,木帆船一下没了动能,停在海面上一动不动。当时,船的位置很特殊,离登陆地柘汪口仅有30海里,但其北边的岚山头和南边的连云港都有日军的据点。若是长时间滞留,就有可能被日军发现。

在征得船老大的同意后,田守尧决定,为了干部队的安全,木帆船随大海退潮波浪方向飘去,等待起风后再航行。

没多久,天放亮了。船上的哨兵报告,在木帆船的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小黑点,正在迅速向帆船飞快开过来,看上去像日军的巡逻艇。田守尧立即通知干部队所有人员,快速布置了战斗任务,让警卫连隐藏在各仓伺机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巡逻艇上的日军渐渐清晰可见,他们凶狠地示意木帆船停船接受检查。就在汉奸翻译官踏上大帆船的那一刻,田守尧大喊一声:“打!”他和警卫员一跃而出,向日本兵开火,又将集束手榴弹扔在日军巡逻舰上,炸死炸伤10多名日本兵。

日军反应过来后,立即用机枪开始扫射。下午,海上渐渐起了风,干部队在船老大的指导下扯起篷帆,木帆船顽强地向着港口驶去。

就在这时,从连云港方向又增援了4艘日军巡逻艇。他们保持“群狼阵”形,远远地交替发起进攻。

由于木帆船过重,吃水深,在离海岸线很远的地方就搁浅了。最后,田守尧下令弃船,轻伤的一律自己下海,重伤的相互照顾,背到岸上去。大家高喊着“誓死不当俘虏”的口号,艰难地朝着岸边游去。

新四军干部队不断有人负伤倒下,游在最前面探路的田守尧和陈洛涟夫妇,不幸被海流卷入海底光荣牺牲了。

“连云港海上遭遇战”几个月后,汪伪特务机关费了很大功夫,终于弄清了大部分新四军阵亡将士的身份名单。

当时,因为交通条件和情报条件限制,延安方面并不知道干部队牺牲的细节。狡猾的军统通过自己安插的眼线,获得了这份绝密情报。经戴笠亲自策划,派出一名高级特务李代桃冒充田守尧前往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戴笠

这段时间,幸存下来的战士在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的带领下,继续经山东、河北、山西到达延安。噩耗传来,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罗荣桓十分悲痛,亲自主持了隆重的公祭仪式和追悼会后,将遇难的16位干部及船上水手等遗体,安葬在了赣榆县马鞍山抗日山烈士陵园。

此时,李代桃已经在中央军委招待所住了5天了。由于他伪装得很好,没有人对他的身份起怀疑。按照领导人的日常安排,2天后,这个特务就要受毛主席的接见了。

这天,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卫处处长的陈泊,在翻阅过一份文件后,马上对其中的一则消息起了疑心。他立刻赶到了中央军委保卫部,向保卫部长钱益民询问:“6月22日上午10点,毛主席要接见新四军第3师第8旅旅长田守尧,你不觉得奇怪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陈泊

钱益民不解地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陈泊拿出了李代桃报到的材料,上面详细地记载着:“田守尧同志3月上旬从华中出发,经渤海、冀东、平西进入晋西北,在那儿进入边区的。在抵达晋西北时,有电报发给中央军委,但所持的中共中央华中局的介绍信在渡海战斗中丢失。”

钱益民看着陈泊,还是有些困惑:“因为他介绍信丢了?”

陈泊突然想到了什么,直接给晋西北的两个兵站去电。几个小时后,陈泊等到的回复是,并未查证有田守尧经过。

陈泊说:“这下你明白了吧。”

钱益民一拍大腿,大声说道:“立即审查田守尧。”

事后,陈泊解释说,田守尧从3月份就离开了华中,到现在3个多月过去了,这中间可能发生了很多事情,存在很多变化。我们的同志誓死都会保护文件,不会那么轻易丢失的。

钱益民问道:“要不要向毛主席报告?”

陈泊说:“谨慎为好,先审问清楚再说。”

田守尧牺牲后,接触过他的人都说他好。田守尧原来文化水平不高,但很爱学习,知识水平提高很快。原8旅政治部主任李雪三(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委、中将)说:“田守尧同志是知识化的工农干部,谈吐文雅,有儒将之风。”

抗日战地记者周立波曾偕同美国记者卡尔逊去前线采访,是田守尧一路护送,从此二人结下了很深的友谊。田守尧甚至还救过周立波一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田守尧

后来,周立波在他编写的《田守尧同志》一书中,这样写道:“在娘子关前的大山上,我病倒时,田守尧比什么人都关心我,我至今不能忘记。他敦厚、驯良、既温和而又满含潜力的姿态。把青春的经历和热情统通献给了战斗,一切都是为了民族的解放。”

对于田守尧的夫人陈洛涟,当地群众回忆说:“她身穿一身灰色军装,一派巾帼英雄形象。她见人就笑,和蔼可亲。老百姓很愿意与她攀谈,是一位很会做开辟抗日新区工作的民运工作队员。”

这对烈士夫妻,一直在盐阜老区很受老百姓爱戴。尤其是赵守维,对夫妻俩的感情更深。原来在1943年,田、陈离开盐阜赶赴延安前夕,两人在赵守维家用晚餐。席间,才五岁的赵守维天真活泼可爱,田、陈见了很是喜欢。

那时,有大人就开玩笑地说:“让守维给你们做义子吧。”田、陈高兴地答应了。

田守尧牺牲时,年仅26岁,陈洛涟牺牲时,才24岁。两人未留下子女。赵守维作为两人的干儿子,每年清明节都会前去祭拜。

话说,经陈泊审讯后,李代桃很快交代了事情的原委。不敢耽搁,保卫部部长钱益民向毛主席说明情况后,说:“人已经扣押了。”毛主席等领导人,对陈泊、钱益民等人提出了表扬。

不久,毛主席得知了田守尧牺牲的消息后,心情很沉重地说:“田守尧同志可惜了。”

1943年6月29日,刘少奇主持召开记者招待会,严厉谴责军统特务企图暗害毛主席的阴谋活动。后来,电视剧《延安锄奸》就取材于此题材。

1950年秋冬间,组织将一份陈洛涟的烈属证寄给了她的妹妹陈学文。陈学文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生活方面得到了很多帮助。

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300名,田守尧名列其中。

田、陈夫妇短暂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