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来,伴随着美国在对华问题上的日益尖锐和针对,一向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欧盟,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主要体现在新能源领域,因为无论是中国光伏产业,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客观现实上都对欧盟相关国家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然而面对于这种威胁,欧盟如今选择的不是直面竞争,而是学美国搞起了贸易保护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对华新能源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拟对自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此消息一出,立马引得外界的轩然大波,因为在过去的一两个月里,无论是德国州长还是欧盟外长,都曾公开表达过反对对华加征关税的行为,中方也多次强烈反对欧盟的这种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本以为欧盟能够认清现实,直面竞争而不是加征关税,然而如今欧盟却突然表示还是要加税,属实令人意外。

仔细分析欧盟此次的表态,是临时反补贴税,显然欧盟对该政策的前景不明朗不自信,决策非常冒险。那么到底是什么推动了欧盟,面对内外多方劝阻,面对加税可能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依然要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关税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美国的隐形压力。欧盟拟加关税之前,美国早已经正式决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税从25%提高到100%,如此夸张的涨幅,足以见得其抵制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决心。同样的,美国通过其在欧盟内部扶持的政治力量,也会大力地抵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并且编造一切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欧盟不得不跟随。即便欧盟不想遵循,也不得不搞出些动作应付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欧盟弱势的汽车工业产业需要保护。仔细分析欧盟内部的分歧,其实各有各的道理。德国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受益者,其自然不愿意通过这种加关税的行为,为自己的贸易全球化添堵,所以德国更希望公平竞争。然而欧盟内部不是每个国家都如同德国一样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旦大量引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必然伴随着欧洲内部一些弱势的汽车工业产业被淘汰,这显然是一部分政客不能容忍的。

第三,欧盟政治格局集体向右,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最新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欧洲多个主要国家都出现了右翼激进政党崛起的现实状况,而这些右翼政治力量存在一个普遍的共同点,那就是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强调本国利益优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不可避免成为了政治家们表达立场的舞台,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披上了保护国家利益的外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欧盟顶着压力和风险做出如今的冒险决定,其实质上是给整个欧洲都给埋下来衰退的种子。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崛起的本质,绝不是极高的性价比那么简单,愈发先进的技术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欧盟继续搞这种关税保护,短期内也许可以回护住自己的一些小企业,但是长远来看,它只会让欧洲本土的一些全球车企,进一步失去竞争力,最终走向没落。以小见大,如果未来欧盟依然长期盛行贸易保护主义,那么欧洲的衰退几乎是必然的。